菜用甘薯葉又稱甘薯芽苗、地瓜葉,被譽為“蔬菜皇后”、“長壽蔬菜”及“抗癌蔬菜”。近年來人們發現,甘薯葉病蟲害甚少,很少使用農藥,越夏栽培比其他葉菜類較抗暴風雨,生長迅速,為良好的夏季葉菜。它在人們追求享受自然的風味中獲得重視,在臺灣省它作為一種優良的深綠色蔬菜發展很快。陽臺盆栽:湘菜薯1號可盆栽,城市居民栽上3~4盆于陽臺上或庭院中,既可觀賞到惹人喜愛的綠色和菜薯生長的勃勃生機,又可隨時吃上自己親手種的放心菜。
1、營養成分及保健功效
1)營養成分
2)保健功效
3)食用方法
2、品種選擇
1)福薯7-6
2)商薯19
3)湘菜薯15號
3、選盆裝基質
(1)
(2)栽培用土:選用疏松、肥沃的優質園土,也可用泥土、鋸木屑、谷殼等作基質加入餅肥或腐熟有機肥制作栽培用土。肥料應以氮素肥料為主,磷、鉀為輔,作全有機栽培。有機肥可利用喝豆漿后剩余的豆渣腐熟后作為優質氮素肥料。也可購買其他種類的有機肥經充分腐熟后適量加入土中,這樣肥效持久而且蔬菜品質極佳。將準備好的園土與有機肥充分混合(體積比為5:1),經太陽暴曬消毒后,裝人種植箱或花盆內備用。填土高度為箱、盆高度的4/5。
4、育苗
定植苗可以用從市場上買來準備食用的優質紅薯葉品種,將稍老的莖段剪下8~10cm長備用。
也可以自己育苗,利用塊莖(紅薯)的萌芽特性培育薯苗。
5、種植方法
剪取紅薯莖段或紅薯芽苗8~10 厘米栽入土中,深度約5厘米,每個花盆視栽培面積栽5~株。第1次澆足水分,以后保持床土濕潤,約3~4 天就可以生根長葉。夏秋經15天、冬春經30天左右即可采摘嫩莖葉食用。如果采用盆栽,可搭架即可作下垂式方式栽培:一般利用竹桿、樹棍或其他材料,用繩子固定成架。讓紅薯的藤蔓沿架下垂,這樣可擴大生長空間,有利光合作用,提高產量。也可以作上爬式栽培:一般利用竹桿、樹棍或其他材料,用繩子固定成架,讓紅薯的藤蔓沿架上爬。
栽苗時最好選擇陰天土壤不干不濕時進行,晴天氣溫高時宜于午后栽插。栽苗后壓實土壤,讓根與土緊密接觸,提早成活。
(1)植株調整:紅薯的莖葉(藤蔓)生長速度快、容易老化,當紅薯葉長出5~6片葉的嫩枝后,即可采收食用,因為枝梢採摘可以讓枝條持續分枝旺盛,因此應及時采食。同時遠離地面的莖節其萌芽生長力逐漸減弱,因此主莖上的分支不宜留太多、太長。每隔一段時間將嫩莖葉采摘后,主莖上宜留3~5根分枝,每根分枝留5cm長,以上部分全部剪去。3~4個月后,若植株出現早衰現象,采用重剪回縮的方法,并松土、施肥,兩周后即可恢復正常生長。花盆栽植的可搭架栽培,稍加綁縛即可。
(2)施肥、土壤消毒在陽臺、樓頂種植紅薯葉不為產薯塊只為獲取優質的嫩芽苗,因此必須有充足的有機肥持續供應養分。一般在連續采摘2~3次以后一定要加施追肥,可澆施或埋施于根系周圍,隔1周左右,又可以迎來新的生長高峰。一般在種植紅薯葉3~4個月后,須進行重新栽種,將種植土徹底挖翻,再重新施入充足的有機肥。只要是陽光、水分、肥料充足就可以持續不斷地生產出優質的紅薯嫩莖葉供應城市家庭所需。
為防止土壤病害,在第2年種植紅薯葉時最好換新土種植,也可以與其他蔬菜輪換種植或者作為其他花卉的種植土壤。在種植各類蔬菜時,利用陽臺、樓頂充足的光照資源,最好將所有配制好的土壤都進行暴曬消毒,以做到不施用任何化學藥劑。
(3)夏季遮陰、澆水雖然紅薯是喜陽植物,但夏季的陽臺溫度高、光照強、水分蒸發量大,會影響紅薯葉的生長,甚至會萎焉死亡,需搭建遮陽大棚。可用50%黑色遮陽網遮光栽培,同時需要勤澆水才會長出嫩綠的莖葉,一般是1~2天澆1次。其他季節利用自然雨水,保持床土濕潤即可,土壤過干時才人工澆水。
(4)除草、松土肥水條件好的土壤,也適合雜草生長。因此在種植紅薯葉的過程中也需常查看,發現任何雜草一律拔除,以減少土壤養分的消耗。同時如果發現土壤有板結現象,也需利用小鋤等工具將土壤適當鋤松,以利地下根系生長良好,保證地上部莖葉生長旺盛。
(5)病蟲害防治 陽臺種植紅薯葉只要方法適宜一般極少有病害,偶有蟲害發生。主要有金龜子、地老虎、甘薯天蛾、卷葉蟲、斜紋夜蛾等,可進行人工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