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稻絕大部分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區,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米生產國,年產量連續多年排名第一。2018/19年度,中國大米產量預計占全球產量的28.9%。
世界水稻絕大部分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區,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米生產國,年產量連續多年排名第一。2018/19年度,中國大米產量預計占全球產量的28.9%。產量排名第二的是印度,印度的大部分農業都是基礎的傳統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但是印度有過半的人都是以農業為生,同時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僅次于中國,印度的大米產量占全球約23.1%的比重。
2017年,中國水稻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省份有9個,其中有中國糧倉之稱的黑龍江以2819.3萬噸的產量排在首位。除此之外江浙地區和兩湖兩廣地區優勢明顯。原因在于這些地段亞熱帶季風區,即使冬季光熱也較為充足,能夠滿足秋稻的生長條件。
從生產方面來看,中國國內糧食產量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但在個別年份偶有波動。以2018年為例,水稻產量出現下降情況,政府下調最低收購價水平和銀行對糧食企業惜貸都是主要原因。
通過對比近幾年中國稻米價格可發現:中國糧食流通市場存在明顯的價格剛性,稻谷價格下跌和最低價收購啟動將是大概率態勢。如果因災減產,由于庫存較大,也不能根本改變產大于需的局面,但稻谷市場價格將止跌反彈,小幅上升。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后期國內稻谷市場價格走勢并不樂觀,但是由于最低價收購價的存在,中國稻米價格并不會出現雪崩式的坍塌。
部分水稻加工企業的關停給了龍頭企業擴大市場份額的契機,使得行業集中度有所提升。2018年,中國四大稻米加工企業市場份額共占80%,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越發擁擠。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行業集中度的上升可加快稻米加工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以上部分數據、內容參考來自艾媒研究院發布的:《艾媒報告|2019-2021年中國糧食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下載完整高清PDF版本報告內容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研究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是全球知名的新經濟產業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艾媒每年公開或定制發布新經濟前沿報告超過2000份,覆蓋了新技術、新零售、教育、生物、醫療、出行、房產、營銷、文娛、傳媒、金融、制造、區塊鏈、環保與公共治理等新興領域。艾媒咨詢的數據報告、分析師觀點平均每天被超過100家全球主流媒體,1500家(個)自媒體、行業KOL引用,覆蓋語言類型包括中、英、日、法、意、德、俄、阿等約二十種主流官方版本。艾媒累計成功為超過3000家政企機構提供常年大數據咨詢服務。艾媒也是中國科協九大代表優秀重點研究項目、廣州市先進制造業創新發展項目、廣州市建設國家級科技思想庫研究課題等重大課題的承擔單位。更多行業數據分析報告,請訪問艾媒報告中心(https://report.iimedia.cn?acPlatCod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