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管理 丨作者 / 酵母酵研院 整理 / 涂山
管理和經營企業,三分靠戰略,七分靠執行。一家公司能保持持續發展和創新,在員工眼中形象好,負責戰略落地的管理者,起了決定性作用。
但管理者也是地位和心態最微妙的一群人,因為你既要對老板負責,也要對下屬負責,本質上是個打工的,卻必須要站在老板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所以管理者的委屈,在于“心力”上的付出不被理解,簡稱心累。無論你人品有多好、承受的壓力有多大、解決的問題有多少,完不成目標一切都是零。
因為你的老板只會為結果付費,你的同級可能會把你當成最大的競爭對手,而你的下屬會把大多數決策層的責任算到你頭上。
在管理者的考卷上,根本沒有“大家都滿意”這個選項。
管理的重點在于“理”
為什么做管理者難?因為我們實際上要進行三個方向的管理:向下管理員工的執行,平行管理同級的關系,還要向上管理自己的老板。
身負重任的管理者,在公司里永遠是夾心餅干。今天的最好成績是明天的最低標準,為了公司發展,老板會一直給你壓力。而你的團隊也在等著你輔導和帶領,你必須以身作則。
所以我們說,管理兩個字拆開看,“理”比“管”更重要。管理者要理清工作上的千頭萬緒,理清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理清公司戰略和一線業務之間的矛盾統一,才能在員工和老板之間架起橋梁。
既然什么都要“理”,對管理者來說,最需要鍛煉的工作技巧就是溝通。
我們向老板溝通要有膽量,能頂得住壓力,也要堅持傳達自己認為正確的想法。
我們向平級溝通要有肺腑,不計較眼前的一點得失,才能說服對方跟你合作共贏。
我們向下級溝通要有良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想做的事,或者你認為做不到的事,盡量不要讓下屬去做。
主動管理你的老板
做管理者,越是有理想有時候就越無奈,會覺得自己權利不夠高,所以改變不了老板的想法,也很難為自己的下屬爭取權益。
人的主觀能動性會影響能力的發揮。當你覺得自己在這個崗位上只能做這么點事的時候,你就把自己的路給走窄了。
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倒著想正著做。
我們應該換一種思維方式:假如你能改變這些問題,那你的職位會越做越高,權限也越來越大,未來你能改變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
管理者做到了一定的層級,就一定要學會做向上管理,也就是學會怎樣搞定你的老板。
因為在這個位子上,你代表的不再是你自己,而是你的團隊和部門。如果你搞不定老板,爭取不到合理的績效標準和資源支持的話,你整個團隊的工作都會很艱難。
就像前面說的,管理者在跟領導溝通的時候要有勇氣,只要你認為自己的初心是對的,你就應該勇敢的跟老板去探討問題。
但光有勇氣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講策略。
上面這張圖叫做“猴子屁股理論”,老板就是這棵樹最上層的猴子,一眼看下去到處都是笑臉,但老板的壓力也是全公司最大的。
因為老板要時時刻刻警惕有沒有競爭者來搶地盤,要考慮怎么帶領大家去搶別人的地盤,還要努力尋找下一棵資源豐富的樹。所以你的老板可能每天都特別焦慮。
所以我們在向上管理的時候,一定要用最短的時間、最簡單明了的溝通方式,提供最有可行性的解決方案。主動思考、主動提出解決方案的管理者,才能最快跟老板達成一致。
最快達成一致的向上管理方式:
△ 不附帶解決方案的問題,不要提;沒有可行性的方案,不要提;
△ 用共同的管理工具,建立一套統一的工作量化標準;
△ 在跟老板談目標的時候,一定要界定清楚:
· 為什么要定這個目標?
· 為什么認為我能完成這個目標?
· 目標具體要完成到什么程度?
· 目前哪些策略是可行的?
· 我能拿到哪些資源和支持?
擁抱身份的變化
我們從員工到基層管理者,再到中層管理者,從熟悉的部門調換到完全陌生的業務領域,這不僅是一條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路,也是一條擁抱變化、承上啟下的道路。
想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首先要掌握平衡管理。
平衡管理不僅是平衡團隊目標落地執行的流程,更要平衡你部門內的利益,平衡所有事情的優先級,平衡時間管理,平衡跨團隊和跨部門的責權利分配,平衡員工需求與老板需求。
這種困難,正是很多人不愿意做夾心餅干、害怕兩頭不討好的原因。
但換個角度看問題,你會發現平衡管理在實際操作中,并沒有之前想象的那么難。
怎么做好平衡管理?首先你要提煉出不同部門、不同團隊工作流程的共性,比如團隊怎么定目標、追過程、拿結果?哪些是需要抓大放小的重要節點?怎么用老板認可的激勵方式提升員工績效?這些就是管理過程中可復制的模式。
當你提煉出一套可復制的管理模式,之后一定要躬身入局。每一次職位變化、業務變化、戰略變化、協作伙伴變化的時候,你要把你的管理方法,在新職責上重新測試一遍。
不要害怕試錯,但一定要復盤,這樣才能針對每一次轉變做最有效的調整,讓你負責的每一個業務能夠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
管理的過程本身就是結果,做好過程就是拿到結果。但意外永遠存在:
如果你的老板實在是無法溝通,
如果公司的價值觀的確有問題,
如果你真的沒有辦法開掉團問題員工,
如果你遇到像今年疫情一樣無法抵抗的因素,
作為管理者你也要學會放過自己。
承認失敗不是自己的錯,拒絕過度焦慮和自責,也是內心強大的表現。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優秀的管理者應該主動擁抱并且創造變化。
當變化來臨的時候,當規則改變的時候,我應該抱怨,我還是應該先去理解?
其實最好的應對方式,是先問為什么。為什么要這樣變化?變化的背后有哪些驅動力?規則改變會帶來哪些不同?
通過思考發現變化的結果是好的,我們就應該選擇擁抱變化,再去想怎么解決隨之而來的問題。
因為只有去改變、去創造,才能夠去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