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內人均知邵大箴先生是著名的美術史家、評論家、學者。但同時他畫名在外,少有人親睹他的畫作,即便是交往多年的老友,常伴左右的學生也概莫能外。而今日,由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文心墨韻——邵大箴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吸引了美術界許多重量級的美術理論家、畫家和書畫愛好者絡繹前來。
邵大箴藝術展現場
當天上午,邵大箴先生協同夫人奚靜之老師到達會場觀展。此次展覽不僅呈現了邵大箴先生長期以來研究西方美術史和中國現代美術的學術文獻,還有邵老中國畫和書法等作品100余幅,這既是對邵老藝術人生的全面回顧,也是邵老將藝術與學術、理論和實踐融會貫通的成果。
邵大箴先生(右三)與夫人奚靜之老師(右四)在中國美術館前合影
邵大箴先生在業界不止于學術的深度,還有藝術繪畫的高度。他以其豐沛的學養為基礎,筆下的文脈自有淵源,氣象天然而不見門派習氣。一水一石,一樹一居,都可見其忘情山水、氣定神閑的開闊胸懷;一筆一畫,一點一滴,都隨著心境去創作作品,給人真實、樸素、自然而又超越世俗功利的超然境界。
久藏文化總經理張印昌陪同邵老師觀展
邵大箴先生為人為藝都如他低調謙恭的性格那般“只問耕耘,不問收獲”,而這種踏踏實實的樸質精神使他的作品有著淡泊內斂,曠達純真的韻味。他的水墨氣象與主張中外古今比較、交融的學術追求相一致,印證了“文人”“畫家”兩相契合的靈識,被譽為真正的當代文人畫。
據悉,該展持續至12月5日結束,歡迎廣大藏友前來觀展。
文心立畫心 墨韻生雅韻
——致《文心墨韻——邵大箴藝術展》
邵大箴老師是中國美術理論界的領軍者。他為中國近現代美術理論的研究和梳理、對歐洲繪畫的介紹和評說,做出了核心性的貢獻。他的穿越中西、當代出新的思想主張,深深地影響了我們這代人,并被引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繪畫界尤其是油畫創作的核心話語,架構起領航中國當代油畫創作的重要的理論思考的力量,引導著中國繪畫藝術的自信架構和持續發展。作為央美的教授,國美的眾多畫家藝者也多有機會,在向邵先生請教之時、頻獲收益。邵先生的學問在我眼中真如宮墻重仞,不敢妄置多言。在這里,只從邵先生的畫作來談他的文心墨韻。
邵大箴藝術展展出作品
看邵先生的繪畫最早是在2014年杭州中國畫雙年展上,數幀山水冊頁,正應了那年“輯頁掇英”關于中國畫冊頁的獨特生態和形制內涵的主題。那山水冊頁,清清點點,秀氣特出,自有一份素潔的氣息。我當時就給邵先生電話談了感受。一晃六、七年過去,邵先生超心冶煉,輯頁掇英,積成這個畫展,值得我們祝賀。
邵大箴藝術展展出作品
丹青猶文。邵先生的畫有一種文氣,滿目秀語,恬恬詩心。他的畫有濃墨,黑云翻墨,天風海立;有疏筆,白雨跳珠,苔痕點點。無論濃墨抑或疏筆,都蘊著一種簡約和洗練。他的山與水都是立起來的。山壑如屏如淵,鋼墻鐵壁,山腳飄卷道道煙云。山壑與云煙,彼此呼喚,形成獨特的翻卷之勢。他的諸多荷圖,飛雨過江,渾然一體。無論淡荷還是殘荷,俱是雨色空濛,上下一白。山不煉不純,水不洗不遠,這份洗練來源于一種特殊的文心畫趣,仿佛空潭瀉春,幽谷宏鐘,自有一份素潔的神彩。黃賓虹先生有一對七言畫趣文思篆書聯:畫趣日長山靜處,文思花放水流時。說的正是這般境味。
邵大箴藝術展展出作品
筆墨一道,用意為尚。邵先生的畫,趣在筆意。他的筆一邊黑密濃重,另一邊疏朗簡約,但都圈圈點點,有動于中。有時漫不經心,仿佛戲筆,任性率意之間,正在伺機尋變。一旦意之所至,一點精神在微茫之間,綻然躍出。這正是他的白描、素描的樂趣。此素描非素描大綱的素描,而是體素儲潔、乘筆率性、直寫胸臆的素之描也,是活躍天穹、磨洗返真的素心之描也,是文心墨韻隱在其中成為一個趣意整體的素意之描也。這種素筆有一種獨特的清朗,甚至有幾分清癯,一如他的書藝,清癯之中帶有一種淡然的超脫,淡然的放意,一種日常書意、詩心獨照的沖遠。
邵大箴藝術展展出作品
文心立畫心,墨韻生雅韻。邵先生的畫,以簡遠的筆墨,把我們帶入當代文人繪畫的意趣之中,從那里辨識率性綻放的力量,于天地往來中共享藝術的心靈歸舟。
邵大箴藝術展展出作品
祝文心墨韻——邵大箴藝術展圓滿成功!祝邵先生文心常青,意韻常新!
許 江
2021年11月24日
邵大箴,江蘇丹徒人。1934年生,1955年赴蘇聯列賓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60年回國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曾任《世界美術》雜志負責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美術》雜志主編,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委員。著有《現代派美術淺議》、《傳統美術與現代派》、《歐洲繪畫簡史》(與奚靜之合著)、《西方現代美術思潮》,主編《外國美術名家傳》(與奚靜之合作)、《現代藝術辭典》,譯有《論古代美術》(原著者為德國溫克爾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