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小朋友在上小學之前的暑假,突擊到校外培訓班上拼音課,為幼小銜接做準備的現象越來越多,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不可以在幼兒園里做一些基礎性鋪墊嗎?或者說小學語文課里就沒有拼音教授環節了嗎?是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拔苗助長,還是迫于現實的無奈?小編不上小學好多年,也無法分辨其中原委,還是看看各方的觀點如何。
公立幼兒園不允許教拼音嗎?
其實大多數家庭從孩子進幼兒園開始,就開始有意識的教孩子認字了,到了幼兒園大班,處于對幼小銜接的自然意識,是很期望幼兒園能進行一些漢語拼音的基礎性教授的,但實際是大多數公立幼兒園被教育部門以幼兒園需要去小學化的指導思想,停掉了這些幼小銜接相關的課程。
教育部門又為何出臺了這樣的規定呢?據一些專家解釋:在幼兒階段,是不宜進行系統的拼音教學的。小學生學習拼音,不能脫離具體的語境,一旦進入機械狀態(如單純默寫拼音),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就會嚴重下降,失去學習興趣。
此外,幼兒容易“喜新厭舊”,提前學習這些超出孩子認知能力的知識,不僅容易使其喪失學習興趣,更有可能干擾小學課程的系統學習。
所以無論是教育部門還是專家更倡導家長、學校引導孩子在心理、情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上做好準備。
小學語文課沒有拼音教授環節嗎?
今天的小學語文課本已經和幾十年前不同了,開篇不是從最基礎的拼音開始教起,而是直接進行識字,在語言和閱讀環節里學習拼音,這個指導思想倒是沒錯,但實際情況下是,小學語文課本容量比以前大了很多,老師的教學壓力和速度要求也自然增加了。
一個小學語文老師就曾表示:現在的小學語文比想象中更難,對拼音識字的要求都在提前、提高,若從一開始跟不上,孩子很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所以雖然不喜歡給孩子增加壓力,但是在中國,面對應試教育,家長就要面對現實。
面對這種情況,許多家長求助于補習班,提前學習拼音,這也導致孩子在進入小學時水平參差不齊,許多孩子在學前就已經補習過拼音,老師在遇到大多數孩子都學過的情況時,會適當加快教學進度,讓“零基礎”的孩子學習吃力??吹竭@里小編也大致能理解家長們急切的心情了。
家長們表示很無奈!
在這樣的困惑環境下,家長愈發無奈,畢竟大多數家長都知道,漢語拼音是語文學習的基礎,缺乏系統化的學習和梳理,導致的結果是不少孩子即使到了二年級,漢語拼音中的一些特殊點還混淆不清,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語文知識的學習。
一些家長表示:“鄰居家的孩子上小學前已經識字2000個了,不提前學拼音,孩子上學后會跟不上?!?span>在中國應試教育大環境下,競爭從小開始,眼看著周圍的孩子都在學這學那、上拼音補習班,原本想遵循“科學成長”信條的新生家長開始擔心孩子入學后是否會跟不上?面對“拼音”這塊幼小教育的“灰色地帶”,家長們會何去何從呢?
歡迎留言和盒子互動,也可以加入納米盒幼升小家長交流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