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A波段,又稱為長波黑斑效應紫外線,波長320~400nm。它有較強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普通玻璃以及透明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長波紫外線絕大部分可以穿透臭氧層和云層到達地球表面,UVA可以直達肌膚的真皮層,破壞彈性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將我們的皮膚曬黑。
UVB波段,又稱為中波紅斑效應紫外線,波長275~320nm。它的穿透力中等,波長較短的部分會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含有的中波紫外線大部分被臭氧層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達地球表面,在夏天和午后會特別強烈。UVB紫外線對人體具有紅斑作用,能促進體內礦物質代謝和維生素D的形成,但長期或過量照射會令皮膚曬黑,并引起紅腫脫皮。
UVC波段,又稱為短波滅菌紫外線,波長200~275nm。它的穿透能力最弱,無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短波紫外線幾乎被臭氧層完全吸收。短波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很大,短時間照射即可灼傷皮膚,長期或高強度照射還會造成皮膚癌。紫外線殺菌燈發出的就是UVC短波紫外線。
UVD波段,又稱為真空紫外線,波長100~200nm。由于被地球大氣阻隔,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影響。
綜上所述,短波紫外線(UVC)對生物組織的傷害最大,但其穿透力也最弱,即便穿越了大氣層,一般的玻璃也可將其完全阻隔。中波紫外線(UVB)穿透力稍強,只要不長期過量照射,對人體還有一定是益處,但在地球大氣和玻璃的阻擋下,這部分紫外線幾乎全被吸收——這就是為什么要到戶外進行日光浴的道理。相對來說,長波紫外線(UVA)穿透力較強,但對生物組織傷害較弱,對人體來說,也只是將皮膚曬黑而已。
很多生產商和銷售商都鼓吹某品牌車膜防紫外效果如何好,可以阻擋99%的紫外線。不可否認,廠家在制造中會采取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了車膜防紫外的效果,但通過上面介紹的這些基本知識我們就會明白,普通玻璃就能阻擋絕大部分的紫外線,特別是幾乎可以完全阻擋對人體傷害較大的中短波紫外線。也就是說,即便沒有那層所謂的抗紫外車膜,只憑車窗玻璃,防紫外效果也基本足夠了。目前廣泛使用的“防紫外線綠色隔熱玻璃”,就是采用反射涂層工藝或改善玻璃的成分,只讓陽光中的可見光進入車廂內,擋住紫外線和紅外線。
廠家商家為了推銷產品,賺取高額利潤,利用大家這方面知識的欠缺,大肆宣傳乃至夸大其產品的功效。其實,科學知識告訴我們,即便是一張不做任何處理的塑料薄膜,也具備相當的防紫外能力。車窗玻璃的防紫外效果已經很好了,在此基礎上,花錢貼膜再實現一次防紫外功能,有必要嗎?
保護車內隱私,你就隨便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