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unsplash
背景音樂:A Footprint of Feelings
又到一年求職季。
每一年,這個時期公司都有一批應屆生加入。有的同事很出色,很快能勝任各項工作,也善于處理職場中的人際關系。而始終有一小部分,依舊充滿了學生心態,從工作狀態到人際溝通,都表現出青澀和生疏。
從學校到職場,屬性的轉變會讓我們不得不更快的適應職場的規則。而這個適應過程中,我們難免會用學生心態思考問題。
這幾年,我所見的學生心態有這些。
我不懂,所以你要教我。
我不會,所以我可以犯錯。
我愿意從零開始學,可是公司沒有給我培訓。
其實還有很多,這些錯我也犯過。關于這事,我想分享這些經驗。
---------------------
【1】打造自己的口碑
可能大學四年,你在班級里是一個開心果,也可能是一個段子手。但在職場里,你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和口碑。
初入職場,你可以依舊保持學校時的著裝風格,發型也可以無暇顧及,隨意凌亂,懶得打理。上班也穿著圓領T恤,牛仔褲。見誰都可以袒露心聲,無視他人的隨意大笑。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搭配一身西褲襯衣和皮鞋,手帶腕表,干凈整潔。也可以做到上班期間不茍言笑,下班也做到少說多聽,遇見他人背后討論同事,做到也只聽不議的狀態。對待工作高效穩重,注重細節,善于總結。
這兩種不一樣的行事和著裝風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接觸到的能量場和產生結果都會不一樣。
見誰都可以袒露心聲的那位,會成為負能量的聚散地。匯聚一批時常吐槽公司負能量的同事,遇事容易抱怨,容易養成在背后議論他人的習慣。
而另一位,聽到負能量的機會要少很多,就算有機會,也從不議論評價他人,時間一長,負能量圈子會離他而去,而與他討論最多的就是工作本身。
職場中的形象和口碑,包括個人的原則,做事方式,都可以由自己刻意去塑造。
【2】主動能讓別人記住你
這里不當俯視者,我讀書時也有這樣的心態:“這事跟我沒關系,有人負責”或者“我不做,有人做”
學生時代,我們很容易忽略一些事,看起來跟自己毫無直接關系的事。大學宿舍也總會遇到不打掃衛生的室友,因為他不做,有人做。
而在職場,我們要主動。
比如電梯內,早晨遇見同事主動問候。電梯看見同事搬東西,主動起身幫忙。
飲水機無水,主動裝水,空調冷暖,主動調節,部門其他同事離開座位,電話主動接聽。這里的主動不是成為職場的“萬金油”,而是分擔和具備眼力見。去分擔輕而易舉不添亂的簡單事。
只要主動,一定可以讓別的同事記住你。
主動和禮貌,從來都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最佳搭檔。
【3】懂得請教和反饋
職場初期,遇到不清楚的事和工作流程、方法,要記得善于請教。
請教不一定要找部門領導。基礎名詞知識,自己主動搜索了解。不要為一個非常膚淺的知識點,去打擾他人。關于公司文化、業務流程不清,可以請教部門內的老同事,哪怕比你早來一個月,他也一定比你了解這個公司的處事方式。
任何一件工作,要懂得及時反饋。
如果心想我工作還沒做完,領導也沒問我,那我就先不管,自己悶頭做。猶如讀書完成作業的心態,不到老師規定的日子,一定不會上交。而職場不同,需要時刻記得反饋事情進度。通過郵件、微信等工具反饋進度。
相信我,這事一定是對的。
如果一件工作任務,領導一旦開始過問,這事就已經非常緊急了。
【4】保持每天完成五件事
職場初期,會覺得好像沒有事情可做。學生時代,這樣的情況也無需擔心,有課就上,無課就嗨。但職場不同,職場需要成績,需要數據,需要工作績效。
很多公司沒有硬性規定,寫當日的總結報告。但我建議自己養成制定工作計劃的習慣。
每天到公司,先寫今天工作五件事,下班前記得點檢是否完成。就算沒事也一定要找到五件事,并完成它。
保持這個習慣。
長此以往,就算后面要寫月度總結報告、試用期述職、轉正申請,這時你會慶幸這個習慣。因為有非常詳實的數據和內容支撐。
不然你會苦惱沒有內容可寫。
后續,你可以增加每日完成八件事,或者十件事。
看起來簡單四點,其實都是我自己職場所見和積累的真實經驗。
---------------------
這是一個專欄。
關乎《大學生不可不知的職場那些事兒》,我喜歡這個名字,因為職場這些事兒太多了。
而這些事兒,的確與我們都有非常大的關系。
八年的職場經驗,一句話一個觀點,我都希望能帶給你啟發。
畢竟,我認真和真誠。
(完)
《昨天,因為這篇EXCEL教程,我卸載了王者榮耀。》(推薦)
《這篇PPT排版指南,重要性僅次于你的女朋友。》(推薦)
《主題閱讀,讓公眾號推送不再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