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經常有患者問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別,都有關節病變,但二者在病因、癥狀、治療上卻有明顯不同。
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病的一種,是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的,反復發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結締組織炎癥,表現為游走性多發性關節炎,但以大關節多見,有時也影響心臟瓣膜等重要組織,導致心功能受損或遺留心臟瓣膜疾病。抗生素治療后,關節的病變往往痊愈,不留關節畸形。而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是多種原因引起的關節滑膜的慢性病變,主要侵犯的是小關節,尤其是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腕關節等,晚期往往造成關節的畸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的關節畸形
在診斷上,風濕性關節炎往往抗O高,而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因子高。
治療上,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主要以抗生素為主,清除鏈球菌感染,同時對關節疼痛、心臟瓣膜病變進行處理,控制后預后良好。類風濕性關節炎則主要以防止關節破壞,保護緩解功能,鎮痛,提高生活質量為主。在這方面,疼痛科有比較成熟的辦法,比如幾丁糖關節注射等,可以防止關節功能受損,延長關節使用壽命。
保護關節,健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