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大教堂的管風琴
編輯版刊于2018-11-8
編輯 申沁宇 謹此致謝
德國柏林天主教堂的管風琴
中國旅游看廟堂,歐洲旅游看教堂。
無論你有無或何種宗教信仰,這些人類文化結晶和優秀建筑典范,都值得一看。
如果你進過歐洲國家大一些的教堂,對里面的管風琴是否有點印象?
早在十世紀左右,管風琴就開始進入教堂。到十四世紀,管風琴已遍及歐洲各大教堂,因節日或儀式需要,衍生出各種大小不一、功能不一和類型各異的管風琴,成為大教堂的必需標配和重要裝飾。
我參觀過歐洲百多所教堂,對里面的管風琴饒有興趣。管風琴大都安置在教堂后方的二樓上,正對著神壇。也有的在教堂一側。管風琴多嵌入教堂建筑之中,融為一體,據說是同時建造的。雖然形態各異,但管風琴都很高大,一排排豎立的音管裸露在外,高低粗細不一,有的粗如電線桿,根根锃亮發光,氣勢莊嚴。
德國德累斯頓大教堂的管風琴
德國科隆大教堂的管風琴
德國法蘭克福大教堂的管風琴
沒有見過教堂管風琴的人或許在熒屏上見過蘇聯紅軍的火箭炮“喀秋莎”,二戰時,喀秋莎就被歐洲人稱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教堂管風琴的周圍有繁復華麗的裝飾,上有穹頂,周圍有廊柱,背后有彩色馬賽克玻璃窗,使管風琴顯得豪華綺麗,堪稱為杰出藝術品。
冰島雷克雅未克大教堂造型就是管風琴
冰島雷克雅未克大教堂的管風琴
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大教堂造型就是管風琴,里面也有一座非常別致漂亮的管風琴。我在冰島時,當地人告訴我,當年,吳儀副總理去訪問時,特別喜歡這座管風琴。
管風琴是歐洲歷史悠久的大型鍵盤和氣鳴樂器,最早靠水壓發音。后來用風箱,靠空氣壓縮發音。現在有的用電動或電子發音。傳統管風琴由音管、音栓、鍵盤、軌桿機、風箱、琴箱組成,是工業革命前所有機械設備中最復雜的,精致度可與手表媲美。
德國斯圖加特大教堂的管風琴
德國特里爾大教堂的管風琴
德國紐倫堡大教堂的管風琴
去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更新,在新增項中就有德國的管風琴制造。德國的管風琴文化源遠流長,目前共有超過5萬架管風琴分布在教堂和音樂館。德國制造的管風琴銷往世界各國。前不久,我在德國多所教堂參觀了德國傳統管風琴,座座都是藝術精品,讓人喜愛。
莫扎特稱贊管風琴是“樂器之王”,因為管風琴的每個音符都對應一個獨立管道,所以最多擁有上千根管道,構成的音域極寬,可以覆蓋整個人耳聽覺范圍的上下限。管風琴音量洪大,氣勢雄偉。它的音色優美和多樣化,還能模仿管弦樂器效果,演奏豐富的和聲。現在,管風琴仍是交響樂中的重要角色,世界上著名交響音樂廳大都在建造時就配置了巨大的管風琴。新建的江蘇大劇院也有,據說是我國第二大的管風琴,有一千多個管子。
萊比錫托馬斯教堂巴赫演奏的管風琴
能夠在歐洲著名的大教堂中擔任管風琴師,是歐洲音樂家們引以為豪的榮譽。我在德國萊比錫的托馬斯教堂,看到西方近代古典音樂之父—巴赫彈過27年的管風琴。從1723年起,他就是托馬斯教堂的管風琴師,兼托馬斯男童合唱團的首席指揮,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童聲合唱團之一,至今已有806年歷史,是德國人的驕傲。巴赫創作的管風琴作品集有9冊之多,把管風琴曲帶入黃金時代。
芬蘭赫爾辛基巖石教堂的管風琴
紀念著名音樂家的雕塑也多有管風琴。我在赫爾辛基西貝柳斯公園看到西貝柳斯紀念雕塑就是巨大的管風琴。
赫爾辛基大教堂的管風琴
波蘭華沙教堂的管風琴
在歐洲,參觀教堂時如巧遇管風琴演奏,感覺中了大獎,我一定會坐下來聆聽,陶醉其中。前不久就有幾次。在德國美因茨,一大早散步到大教堂,聽到管風琴聲響,就坐下來聽,后來人越來越多,還來了一個完整的管弦樂團。原來巧遇了德國一個重要的宗教節日,這是一場正式演出,管風琴轟鳴,提琴悠揚,管樂低沉,大合唱,回旋在教堂穹頂,演奏了半日,使我大飽耳福。我在萊比錫的托馬斯教堂,竟然有福聽到了巴赫彈過的管風琴和托馬斯男童合唱團,真是天籟之聲。
赫爾辛基大教堂地下巖洞的管風琴
今年6月,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大教堂的地下巖石洞,我特意聽了一場管風琴音樂會,門票8歐元,三十幾人,有老有少,國籍各異,膚色不同,圍坐在一臺管風琴前,聽一位赫爾辛基大學音樂教授演奏巴赫的管風琴曲。琴聲在四周巖石上撞擊回蕩,豐富的聲音不遜色于一支管弦樂團,還有神秘感。教授彈了兩個多小時,大家聽的如醉如癡,一次又一次鼓掌,久久不肯離去。
全文配圖攝影:顧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