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預習講義(5)(6)(7)
201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預習講義(5)
第五章 市場失靈和政府的干預
一、市場失靈的含義
(一)資源最優配置的含義和標準
考試內容:掌握資源最優配置的含義和標準。
當整個經濟的價格體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時,經濟就處于一般均衡狀態或瓦爾拉斯均衡狀態,當經濟處于一般均衡狀態時,資源便實現了最優配置。
資源實現最優配置的標準是:當一種資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經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一個人的境況變壞。
帕累托改進:既定的資源配置狀態能夠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況下,通過重新配置資源,使得至少有一個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則稱這種資源重新配置為帕累托改進。
帕累托最優狀態是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態。帕累托最優狀態又被稱作經濟效率。
【例題·單選題】(2007年)如果既定的配置狀態能夠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況下,通過資源重新配置使至少一個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這種資源重新配置被稱為( )。
A.一般均衡狀態  B.帕累托改進
C.瓦爾拉斯均衡  D.帕累托最優
[答案]B
(二)市場失靈的含義
1.實現帕累托最優標準的條件:經濟主體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場是完全競爭的;經濟主體的行為不存在外部影響。
2.市場失靈的含義:由于市場機制不能充分地發揮作用而導致的資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資源配置失當的情況。
【例題·多選題】經濟社會中,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的條件是( )。
A.信息是完全的
B.市場是完全競爭的
C.經濟主體是完全理性的
D.政府提供公共物品
E.經濟主體的行為不存在外部影響
[答案]ABCE
二、市場失靈的原因
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對稱等。
【例題·多選題】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主要有( )。
A.壟斷  B.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信息不對稱  E.價格波動
[答案]ABCD
(一)壟斷與市場失靈
考試內容:掌握壟斷對市場機制運行的影響。
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生產者不再是完全的價格接受者,資源已不可能在部門之間自由流動,導致生產者生產的產量不是最大的產量,市場價格不是最低的價格,長期來看成本也比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的生產成本要高,消費者將不再可能獲取最大滿足。市場機制很難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資源不可能實現最優配置。
【例題1·單選題】按照微觀經濟學的分析,只有在( )上,企業的生產成本從長期來看才是最低的,市場機制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A.完全壟斷市場  B.完全競爭市場
C.壟斷競爭市場  D.不完全競爭市場
[答案]B
【例題2·多選題】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將會出現( )。
A.生產者只能接受價格
B.資源不能在部門間自由流動
C.生產者的產量不是最大產量
D.市場價格達到最低
E.市場機制不能充分有效的發揮作用
[答案]BCE
(二)外部性與市場失靈
考試內容:掌握外部性對市場機制運行的影響。
所謂外部性或外部影響,是指某個人或某個企業的經濟活動對其他人或其他企業造成了影響,但是卻沒有因此付出代價或得到利益。外部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
由于外部影響的存在,市場機制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資源配置,導致資源配置失當。存在外部不經濟時,會造成產品供給過多,超過了帕累托最優所要求的產量水平;存在正外部性時,通常會使市場主體的活動水平低于社會所需要的水平,這就是資源的無效率配置。
【例題1·單選題】(2007年)某造紙廠在其生產過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導致了附近某糧食產量大幅度下降,但該廠卻又不對附近種糧農民進行相應的賠償。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 )。
A.生產的外部經濟  B.生產的外部不經濟
C.消費的外部經濟  D.消費的外部不經濟
[答案]B
【例題2·多選題】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正的外部性的存在,通常會使市場主體的活動水平低于社會所需要的水平
B.正的外部性的存在,通常會使市場主體的活動水平高于社會所需要的水平
C.存在外部不經濟時,會造成產品供給過多
D.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的存在,都意味著資源配置未能達到最優
E.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產權不清晰引起的
[答案]ACDE
【例題3·單選題】(2008年)從經濟學理論上說,生產的外部不經濟會造成( )。
A.資源均衡配置  B.資源有效配置
C.產品供給過少  D.產品供給過多
[答案]D
(三)公共物品與市場失靈
考試內容:掌握公共物品對市場機制運行的影響。
1.公共物品的含義
所謂公共物品,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對應的,私人物品有兩個明顯的特征:競爭性和排他性。
2.公共物品的特點
(1)非競爭性。即消費者對某一種公共物品的消費并不影響其他人對該公共物品的消費。
(2)非排他性。
3.公共物品的分類
可以將公共物品分為兩大類:純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
(1)純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競爭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國防、治安等,純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2)準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如教育、醫療衛生、收費公路等。
4.公共物品和市場失靈
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所有消費者需求曲線沿縱向(即價格方向)相加得到的;私人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個人需求曲線在水平(即數量)方向相加得到的。
由于純公共物品存在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消費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車行為,導致市場產量遠遠低于最優產量。
對于準公共物品來說,如教育、醫療服務等,市場機制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通過市場機制來引導資源的配置。
【例題1·多選題】公共物品的特點包括( )。
A.競爭性  B.排他性  C.非競爭性
D.非排他性 E.效用的可分割性
[答案]CD
【例題2·多選題】(2007年)下列關于私人物品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增加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必然減少另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
B.增加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并不影響其他人對該物品的消費
C.該物品在財產所有權上具有獨占性
D.一個人不進行購買就不能消費該物品
E.一個人不進行購買也可以消費該物品
[答案]ACD
【例題3·多選題】下列公共物品中屬于準公共物品的是( )。
A.國防  B.治安  C.醫療衛生  D.教育  E.收費公路
[答案]CDE
(四)信息不對稱與市場失靈
考試內容:掌握信息不對稱對市場機制運行的影響。
信息不對稱是指市場上買賣雙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樣。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就會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等問題。
【例題·單選題】交完汽車保險后不認真開車,從而造成保險公司的損失,這屬于( )。
A.違法行為  B.道德風險  C.逆向選擇  D.順向選擇
[答案]B
三、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政府對市場失靈進行干預的方式和措施:
1.為了限制和消除壟斷,保護和促進競爭,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限制壟斷和反對不正當競爭;此外,還可以對壟斷行業進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對壟斷行業的產品或服務的價格進行管制——或規定限價,或規定利潤率。
2.消除外部性的傳統方法包括:使用稅收和補貼手段,將相關企業合并從而使外部性內部化的手段以及明晰產權。
科斯定理: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一旦考慮到交易成本,可以引伸出的一個重要結論:不同的產權制度,會導致不同的資源配置效率。
3.為了提供適當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擔了主要提供者的職責,例如國防、治安、消防和公共衛生。
4.為了解決因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市場失靈,政府對許多商品的說明、質量標準和廣告都做出了具體的法律規定,政府還通過多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信息服務。
【例題1·多選題】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的目的主要是( )。
A.為了克服市場失靈  B.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和不足
C.優化資源配置    D.控制生產產品的總量
E.控制市場價格
[答案]ABC
【例題2·多選題】為了消除外部性對市場的影響,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稅收和補貼  B.規定限價  C.合并相關企業
D.公共管制   E.明晰產權
[答案]ACE
201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預習講義(6)
第六章 國民收入核算和簡單的宏觀經濟模型
一、國民收入核算
(一)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
(掌握)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含義: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例題:
1.國內生產總值的形態可以分為(?。?。
A.價值形態
B.收入形態
C.產品形態
D.支出形態
E.實物形態
『正確答案』ABC
2.國內生產總值是用(?。﹣碛嬃康?。
A.半成品
B.最終產品
C.中間產品
D.在產品
『正確答案』B
(二)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掌握)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兩種主要方法。
例題: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有三種,即( )。
A.支出法
B.生產法
C.市場價格法
D.不變價格法
E.收入法
『正確答案』ABE
1.支出法
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全部經濟單位 (居民、企業、政府、進出口部門),對最終產品的支出總量相加,得出總支出來計量GDP的方法。包括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和凈出口。
如果用字母C表示消費,用I表示投資,用G表示政府購買,用(X-M)表示凈出口,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為:
GDP=C+I+G+(X-M)
例題:
1.(2007年、2008年)如果C表示消費、I表示投資、G表示政府購買、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則按照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公式是( )。
A.GDP=C十I十G十X
B.GDP=C十I十G—M
C.GDP=C十I十G十(X十M)
D.GDP=C十I十G十(X—M)
『正確答案』D
2.(2007年)在我國統計實踐中,用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時應包括的項目有(?。?。
A.消費支出
B.固定資產投資
C.凈出口
D.營業盈余
E.政府購買
『正確答案』ABCE
2.收入法——也稱為要素成本法
用收入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包括提供生產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產要素(間接稅、折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的收入。
按收入法核算所得的國內生產總值為:
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統計誤差
例題:
1.(2007年)按照收入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其公式是(?。?。
A.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十利潤十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十折舊十統計誤差
B.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潤十折舊十統計誤差
C.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潤十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十統計誤差
D.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潤十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十折舊十統計誤差
『正確答案』D
2.(2008年)用收入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時,屬于非生產要素收入的項目是(?。?。
A.工資
B.利息收入
C.租金收入
D.企業間接稅
『正確答案』D
二、宏觀經濟均衡的基本模型
考試內容:掌握兩部門、三部門和四部門條件下的儲蓄-投資恒等式。
含義
從支出角度看GDP
從收入角度看GDP
儲蓄-投資恒等式
兩部門經濟
只有消費者(居民)和企業兩個部門
消費支出和投資支出的總和。
GDP=Y=C+I
國內生產總值=消費+儲蓄
GDP=Y=C+S。
I=S
三部門經濟
消費者(居民)、企業、政府部門
消費支出、投資支出和政府購買支出的總和GDP=Y=C+I+G
T表示政府凈收入
國民收入Y=C+S+T。
I=S+(T-G)
(T-G)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門的儲蓄, S為家庭儲蓄和企業儲蓄之和,可以通稱為私人儲蓄
四部門經濟
消費者(居民)、企業、政府部門和國外部門
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購買支出和凈出口的總和 GDP=C+I+G+(X-M)
Y=C+S+T
I+G+(X-M)= S+T
簡化為:I= S+(T-G)+(M-X)
其中,(M-X)可以代表外國在本國的儲蓄。
例題:
1.三部門條件下的儲蓄-投資恒等式涉及的部門是( )。
A.企業
B.國外部門
C.消費者(居民)
D.地方部門
E.政府部門
『正確答案』ACE
2.(2009年)如果用I表示投資、S表示儲蓄、T表示稅收、G表示政府購買,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則四部門經濟中儲蓄和投資的恒等關系是(?。?div style="height:15px;">
A.I=S+(T-G)+(M-X)
B.I=S+T-G+M
C.I=S+(T-G)
D.I=S+(M-X)
『正確答案』A
三、消費、儲蓄和投資
(一)消費理論
1.凱恩斯的消費理論
凱恩斯的消費理論是建立在三個假設或三個前提上的: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即隨著人們收入的增長,人們的消費隨之增長,但消費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卻不斷減少。
例題:
1.(2009年)凱恩斯消費理論的主要假設有(?。?div style="height:15px;">
A.邊際消費傾向遞減 B.收入是決定消費的最重要的因素
C.平均消費傾向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
D.消費取決于家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 E.長期消費函數是穩定的
『正確答案』ABC
2.平均消費傾向的取值是(?。?div style="height:15px;">
A.等于l B.可能小于、等于l
C.可能大于、等于l D.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
『正確答案』D
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論
強調了消費與個人生命周期階段之間的關系,認為人們會在更長的時間范圍內計劃他們的生活消費開支,以達到他們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消費的最佳配置,實現一生消費效用的最大化。各個家庭的消費取決于家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
年青時期:收入偏低,消費可能會超過收入
中年時期:收入大于消費
老年時期:消費超過收入
一個家庭的消費函數:  
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論
消費者的消費支出不是根據他的當前收入決定的,而是根據他的持久收入決定的。所謂持久收入,是指消費者可以預期到的長期收入。
掌握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的關系是: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互為補數,二者之和總是等于收入。
APC+APS=1;MPC+MPS=1
例題:
1.有關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的表述錯誤的是(?。?。
A.消費等于自發消費和引致消費之和
B.儲蓄與消費之間的依存關系被稱為儲蓄函數
C.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互為補數
D.消費函數公式為:   
『正確答案』B
2.(2008年)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的關系(?。?。
A.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為互補關系
B.消費函數大于儲蓄函數
C.消費函數小于儲蓄函數
D.消費函數恒等于儲蓄函數
『正確答案』A
例題:
1.某國的邊際消費傾向為0.6,則其投資乘數k為(?。?。
A.1.67
B.2.5
C.4
D.5
『正確答案』B
2.(2009年)假定邊際消費傾向β是0.75,則投資乘數k應為(?。?。
A.1
B.2
C.3
D.4
『正確答案』D。投資乘數k=1/(1-β)=1/(1-0.75)=4。
201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預習講義(7)
第七章 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一、經濟增長
(一)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掌握經濟增長的含義: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總產出與前期相比所實現的增長??偖a出通常用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衡量。
熟悉經濟增長率的計算公式:
用現行價格計算的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可以用來計算經濟增長速度。
經濟增長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
掌握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區別:(1)經濟發展是一個比經濟增長含義更廣的概念。(2)從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來看,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基礎和核心,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長,就不會有經濟發展。
例題:
1.(2006年)下列關于GDP(國內生產總值)指標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用現行價格計算的GDP可以用來計算經濟增長速度
B.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可以用來計算經濟增長速度
C.GDP包含了伴隨經濟增長而來的生態與環境變化的影響
D.提出“綠色GDP”概念是為了強調在經濟增長過程中要注意對環境的保護
E.用現行價格計算的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
『正確答案』BDE
2.(2007年)當使用國內生產總值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規模時,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應采用( )。
A.不變價格
B.現行價格
C.平均價格
D.預期價格
『正確答案』B
(二)決定經濟增長的基本因素(掌握)
1.勞動的投入數量
2.資本的投入數量
資本的投入數量受多種因素制約,其中最重要的是資本的利用率或生產能力利用率。
3.勞動生產率
4.資本的效率
例題:一個國家的長期經濟增長主要取決于(?。?div style="height:15px;">
A.消費需求
B.政府支出和凈出口
C.生產要素的投入量
D.生產要素的效率
E.投資需求
『正確答案』CD
例題:
1.( )是將勞動、資本等要素投入數量等因素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扣除之后,技術進步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
A.兩因素分解法
B.三因素分解法
C.經濟增長率
D.全要素生產率
『正確答案』D
2.全要素生產率的計算公式是( )。
『正確答案』C
3.某國經濟增長率為10%,勞動增長率和資本增長率均為4%,勞動產出彈性為0.7,資本產出彈性為0.3,則該國技術進步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為( )。
A.3%
B.4%
C.5%
D.6%
『正確答案』D。
4.(2007年)如果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年均經濟增長率為8%,勞動增長率為2%,資本增長率為4%,勞動產出彈性和資本產出彈性分別為0.75和0.25,根據索洛的余值法,在8%的經濟增長率中,技術進步的貢獻約為( )。
A.2.0%
B.2.5%
C.5.5%
D.1.0%
『正確答案』C。
(四)經濟周期和經濟波動
1.經濟周期波動的類型(熟悉)
(1)經濟周期的含義
又稱商業循環,是指總體經濟活動沿著經濟增長的總體趨勢而出現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經濟周期指的是總體經濟活動,而不是個別部門或個別經濟總量指標。
(2)經濟周期的類型
分類標準
分類結果
按照周期波動的時間長短
長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按照經濟總量絕對下降或相對下降的不同情況
古典型周期:經濟運行處在低谷時的經濟增長為負增長。
增長型周期:如果處在低谷時的經濟增長率為正值,即經濟總量只是相對減少而非絕對減少。
例題:當一國經濟處于低谷時,經濟總量表現為相對下降,經濟增長率為正值,以此為特征的經濟周期通常被稱為(?。?。
A.增長型周期
B.古典型周期
C.大循環
D.長波循環
『正確答案』A
2.經濟周期的階段劃分和階段特征 (熟悉)
可以把經濟周期首先劃分為兩個階段,即擴張階段和緊縮或衰退階段,如果衰退特別嚴重,則可稱為蕭條。擴張階段又可以再細分為復蘇階段和繁榮階段。緊縮階段的最低點叫做谷底,擴張階段的最高點叫做峰頂。谷底和峰頂也叫轉折點或拐點。
在經濟的復蘇和繁榮階段,經濟上可能出現的一般特征是,伴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持續提高,投資持續增長,產量不斷擴大,市場需求旺盛,就業機會增多,企業利潤、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常常伴隨著通貨膨脹。
在經濟的衰退或蕭條時期,伴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持續下滑,投資活動萎縮,生產發展緩慢,甚至出現停滯或下降,產品滯銷,就業機會減少,失業率提高,企業利潤水平下降,虧損、破產企業的數量增多,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趨勢。
例題:在經濟周期的復蘇和繁榮階段可能出現( )。
A.通貨膨脹
B.失業率高
C.投資活動萎縮
D.生產發展緩慢
『正確答案』A
二、價格總水平
(一)價格總水平的含義和度量
掌握價格總水平的含義:也叫一般價格水平,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全社會各類商品和服務價格變動狀態的平均或綜合,一般用價格指數來度量。
度量價格總水平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編制各種價格指數,如消費者價格指數、批發價格指數等;二是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縮減指數。
價格指數有很多種類,很多國家或地區都是用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作為度量價格總水平的主要指標。
(二)決定價格總水平變動的因素(掌握)
1.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和總產出
以M代表一定時期內貨幣的供給數量,V代表貨幣流通速度,P代表價格總水平,T代表各類商品的交易數量,則有:
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與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成正比,而與總產出的變化成反比。
2.總需求和總供給
價格總水平是由總需求和總供給共同決定的。如果總需求增長快于總供給的增長,價格總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總需求增長慢于總供給的增長,價格總水平就有可能下降。
例題:
1.(2007年)決定價格總水平變動的主要因素有(?。?div style="height:15px;">A.貨幣供給量
B.貨幣流通速度
C.總需求和總供給
D.產業結構
E.總產出
『正確答案』ABCE
2.下列關于價格水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與貨幣供給量的變化成正比
B.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與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成正比
C.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與總產出的變化成反比
D.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與貨幣供給量的變化成反比
E.如果總需求增長快于總供給的增長,價格總水平就有可能上升
『正確答案』ABCE
(三)價格總水平變動的經濟效應(熟悉)
(1)對工資的影響
實際工資的變動與名義工資變動成正比,與價格總水平變動成反比。
(2)對利息率的影響
實際利率=名義利率-價格總水平變動率
在名義利率不變時,實際利率與價格總水平變動成反比(書上的說法是錯誤的),在價格總水平不變時,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相等。
(3)對匯率的影響
匯率實際上由兩國價格總水平變動之比決定。
價格總水平的變動會在一定條件下影響到匯率的變動,從而影響一個國家的進出口產品價格,并進而影響到凈出口和總供求關系。
(4)間接效應
對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影響,對收入分配結構的影響,以及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例題:在價格總水平上漲過程中,如果名義工資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價格上升幅度,實際工資就會(?。?。
A.下降
B.不變
C.增加
D.有時增加有時減少
『正確答案』A
三、就業和失業
(一)就業和失業的一般含義
就業的含義:一定年齡段內的人們所從事的為獲取報酬或經營收入所進行的活動。可以從三個方面對就業進行界定,即就業者條件;收入條件;時間條件。
失業的含義:有勞動能力并愿意就業但在目前沒有從事有報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現象。
按照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標準,凡是在規定年齡內在一定期間內屬于下列情況的均屬于失業人口:沒有工作;當前可以工作;正在尋找工作。
例題:按照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標準,凡是在規定年齡內在一定期間內(如一周或一天)屬于下列情況的均屬于失業人口(?。?div style="height:15px;">A.沒有工作
B.當前可以工作
C.正在尋找工作
D.每天工作半天
E.在自己家中從事家務勞動
『正確答案』ABC
(二)我國的就業和失業的含義和統計口徑
就業人口,是指在16周歲以上,從事一定社會勞動并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人員。其中,城鎮就業人口,是指在城鎮地區從事非農業活動的就業人口。
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指有非農業戶口,在一定的勞動年齡段內(16歲至退休年齡),有勞動能力,無業而要求就業,并在當地就業服務機構進行求職登記的人員。
(三)就業與失業水平的統計
失業率是失業總人數與民用勞動力總人數的比率,即:
失業率=失業總人數/民用勞動力總人數×l00%
就業率是就業人口與民用成年人口總數的比率,即:
就業率=就業人口/民用成年人口總數×100%
目前,我國統計部門計算和公布的就業和失業水平方面的指標主要是城鎮登記失業率。
我國的失業率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失業率的含義和計算是具有很大差別的,在進行國際對比時一定要注意其不可比性。
例題:(2007、2008年)我國統計部門計算和公布的反映失業水平方面的指標是( )。
A.城鎮實際失業率
B.城鎮預期失業率
C.城鎮登記失業率
D.城鄉登記失業率
『正確答案』C
(四)失業的類型(掌握)
1.自愿失業
自愿失業是指勞動者不愿意接受現行的工資水平而寧愿不工作的一種狀態,也可以說是當工資水平下降時勞動者自愿退出勞動力隊伍的情況。自愿失業包括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兩種形式。摩擦性失業是因為勞動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引起的失業,也就是由于勞動者從一個工作轉換到另一個工作的過程中出現的失業。結構性失業是由于產業結構調整所造成的失業。
2.需求不足型失業(非自愿失業)
也叫非自愿失業,或者叫周期性失業,是指勞動者在現行工資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狀況,或是指總需求相對不足減少勞動力派生需求所導致的失業。這種失業是與經濟周期相聯系的。需求不足型失業是宏觀經濟研究關注的重點。
例題:
1.(2009年)下列失業類型中,屬于自愿失業的是( )。
A.需求不足性失業
B.摩擦性失業
C.隱性失業
D.周期性失業
『正確答案』B
2.(2005年、2006年)摩擦性失業是指由于(?。┮鸬氖I。
A.市場信息不完全和工作變換
B.經濟衰退和蕭條導致需求不足
C.產業結構變動
D.季節變化
『正確答案』A
3.由于經濟衰退導致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業屬于( )。
A.季節性失業
B.摩擦性失業
C.結構性失業
D.周期性失業
『正確答案』D
(五)失業的經濟影響(熟悉)
失業影響經濟增長的速度,使經濟增長速度低于正常的水平或者說潛在的增長率。
奧肯定律:相對于潛在的GDP,GDP每下降2個或3個百分點,失業率就會上升l個百分點。或者說,相對于自然失業率,失業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GDP就會下降2~3個百分點。
奧肯定律的政策含義:在經濟增長和失業之間存在一定的負相關關系(注意書上61頁的說法是錯誤的),政府應當把促進經濟增長作為降低失業率的主要途徑。
62頁圖l-26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描述通貨膨脹與失業或經濟增長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表明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
(六)我國就業和失業問題的特點
由于二元結構和體制轉軌,我國的就業和失業矛盾比較嚴重。所謂二元結構,是現代工業部門和傳統農業部門并存的經濟結構。該理論把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分為兩個部門:一個是現代的城市工業部門;另一個是傳統的農村農業部門。
我國需要通過保持經濟長期穩定增長,加快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加強教育,以及提倡新的就業觀念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夠實現擴大就業、減少失業的目的。
例題:二元結構理論把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分為兩個部門,包括(?。?。
A.生活資料生產部門
B.基礎產業部門
C.現代的城市工業部門
D.傳統的農村農業部門
E.制造加工業部門
『正確答案』CD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筆記(2023年大綱)一(2)
2012經濟師《中級經濟基礎》強化提高試題6-10
二次函數例題答案
西方經濟學脈落整理(宏觀經濟學)
生活中的經濟學 周敏芬 ( 轉帖一起學 )
高考數學解題100招,經典例題 詳解答案,零基礎也能看懂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行唐县| 锦州市| 辽宁省| 绥化市| 蓬莱市| 汉中市| 海伦市| 塔河县| 北辰区| 军事| 华亭县| 汉沽区| 观塘区| 怀柔区| 辽中县| 南木林县| 家居| 青龙| 莱芜市| 上虞市| 孝义市| 屏边| 平昌县| 绵阳市| 阳山县| 娄底市| 玉山县| 仙居县| 贵南县| 渑池县| 静海县| 荥阳市| 乾安县| 门源| 兰考县| 手游| 玉溪市| 昌邑市| 晋宁县|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