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流行的各派風水,幾乎都直接或間接與《天玉經》有關,歷來師傅授徒,怕洩漏天機,往往不立文字,而用心傳口授。但是堪輿學的涉及面廣泛而深奧,沒有文字難于掌握和記憶。
《天玉經》是楊公授徒用的,弟子們通常只有經師傅口傳心授后才能掌握其中內容。就像深奧的迷語,很難猜出來,一旦告訴你迷底,你就會愰然大悟。
《天玉經》是很多個互相交織的迷語組,只有猜出全部迷底才能正確掌握。《天主經》從唐朝到現在已經傳了一千多年,能全面掌握的不知還有誰?也許全面掌握者還在走秘傳之道,我們不得而知。
一千多年來很多人去猜,猜出很多迷底,也不知對不對,各人按自己猜得的迷底去發揮,于是便生出許多流派,真叫后學者難于取舍。
衍洛山人學習《天玉經》,有一點點體會,也不知對不對,拿出來讓師傅和同道朋友們檢驗。
衍洛山人天資笨拙,經驗淺簿,但能虛心向能者請教,不斷向書本學習,發現問題愛尋根問底。我們的時代,是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在互聯網上,大家研究問題,無論距離千里之遙,瞬間即可勾通,這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山人把自己的見解供之于眾,希望得到師傅和同道朋友的指教或評論。
山人的見解,或許很多人早已知道,但或為了奉行師傅告戒,或怕洩漏天機得到天遣,皆不愿說。衍洛山人請教過不少地師,得到了不少收益,但是這些見解不是直接從地師口中得來。因此山人公開這些見解,應不算違背師傅告戒。衍洛山人這些見解,是有了眾多地師的幫助,有了眾多堪輿書藉的啟示,經過長期學習實踐所感悟到的。
至于洩漏天機問題。山人認為,天會逞罰那些危害人民的人,而不會逞罰對人民做好事的人。風水,用對了是利,用錯了是害。山人檢驗過不少陽宅陰宅,發現出問題者,多為風水利用之不當也。其中犯殺人大黃泉者尤為甚也。山人心中實在不忍,故把自己看法供之于眾,或許可以減少誤用風水造成的災害。假如山人的看法不對,也許會引起堪輿界師傅和同道朋友的關注,大家合力,研究推廣避免犯大煞的理論,對減少誤用風水的災害有所幫助。
其實風水之法,只要不犯三合與玄空三元之忌,不管有地無地,皆可保眼前之平安。
故衍洛山人把見解公之于眾,不知正確與否,還望師傅與同道朋友們指點。
試從《天玉經•外編》談起。
《天玉經》為唐朝風水祖師楊筠松著,分上篇、中篇、下篇、外篇,共四篇。載在《四庫全書》上,一些書載了《天玉經》,只載上、中、下三篇而不載外篇,認為“外篇”不是楊筠松著而是他的子弟曾文辿著。山人認為,若是曾文辿著,也是我們學習《天玉經》的好材料,曾文辿是楊公的頭徒,外篇必然包含了他學習《天玉經》上、中、下三篇的體會。這是后人學習探討《天玉經》的一把鑰匙。
先先探討黃泉水:
《天玉經•外篇》有關黃泉的詩句有多段,其中一段是:庚丁坤上是黃泉乙丙須防巽水先甲癸向上憂見艮辛壬水路怕當乾這一段“黃泉水”稱之為“殺人大黃泉”。
首先說明,衍洛山人極其崇拜歷代堪輿大師,這些大師在堪輿歷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但是,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可能會有某些缺限,他們定會希望“長江后浪推前浪”。他們沒有弄清的問題,后人弄清,他們在九天之上定會感到由衷的高興。
衍洛山為了說明問題,必然會提到他們的名字。這不是否定前人,而是把前人未完成好的論題,繼續去完成。下文提到的《入地眼全書》的作者宋代靜道和尚,《地理直指原真》的作者清代徹瑩和尚,衍洛山人十分崇尚他們的書和他們的人品,他們書中的一些不足,好比碧玉上的小疪瑕,不能掩蓋碧玉的光彩。
現代很多書,很多人,在研究《天玉經》,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見解。衍洛山人的論述,必然會與很多人的見解有所不同,這并不說明見解不同的人都不成,不完善的見解是一種過程,它的前面是真知綽見,衍洛山人看到的是他們在易海中探索的堅忍不拔的求索精神,從他們的各種不同見解中得到啟示。衍洛山人的見解如果正確,那是無數古人和現代人的研究成果所促成。
衍洛山人得地利之便,生活在楊公堪輿十八年的連州,得到了楊筠松著的《楊公記》的啟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本油印本《楊公記》,楊公和他的弟子記錄的地穴實例,使山人感悟,結合學習《天玉經》等經典名著及古今各派學說,產生了一些看法,寫出來與大家一起探討。
清代趙九峰的《地理五訣》,“十二水口斷法”體現了這段殺人大黃泉的運用,但沒有明確引用這段原話。書中其中有一段“殺人黃泉水法圖”,共有四張圖,所標示的內容卻與“殺人大黃泉的”四句詩的含義不一樣。
清代王道亨著的《羅經透解》(李非注釋),《天玉經》的“黃泉水”卻變成了“八路四路黃泉”,四句“黃泉水”也加到了八句。變成了“庚丁坤向是黃泉,坤向庚丁切莫言。巽向忌行乙丙上,乙丙須防巽水先。甲癸向上憂見艮,艮逢甲癸禍連連。辛壬乾路最宜忌,乾向辛壬禍亦然。”這八句錄了《天玉經》的四句,卻把“庚丁坤上是黃泉,”改成“庚丁坤向是黃泉。”把“上”字改成“向”字。一字之改,含義已變。把“辛壬水路忌當乾,”改成“辛壬乾路最宜忌。”這一改,原意也變得含糊難明。
當今流行的三合派羅盤(其實是綜合盤),羅盤上標明的黃泉方位,與《羅經透解》一致,即是與《天玉經•外篇》的含義不相符。
宋代靜道和尙著的《入地眼全書》(李非校釋),原原本本地錄了“黃泉水”之四句,而且作了這樣的解釋:“見坤水來,不可立庚、丁二向;見庚丁二向來水,不可立坤向,是為黃泉。乙水來,不可立坤向,是為黃泉。乙水來,不可立巽向;巽水來,不可立乙向,此為黃泉。若丙水來立巽向巽水來立丙向,此得巨門水也,為六秀水,出聰明,主富。艮水來,不可立甲癸二向,甲癸二向水來,不可立艮向,是為黃泉。若壬水來立乾向,攬水來立壬向,此不為黃泉,此得武曲水也,主發富貴。
此段“黃泉水”的解釋,與《羅經透解》的基本一致,可能是校釋者有所懷疑,加了一些解釋。
清代徹瑩和尚蓍的《地理直指原真》(李非校釋),對四句“黃泉水”分別作了解釋。
如第一句“庚丁坤上是黃泉”,解釋是:庚生在巳,立庚旺向,是官祿水到堂。書云:“庚向水朝流入坤,管教此地出英豪。”立丁向,乃亥卯未局暮向也。穴前左水倒右出丁去。書去:“丁坤終是萬斯箱”。如右水倒左,往辰巽而去,立丁向,乃申子辰養向,得坤水來,螽斯千古,富貴雙全。若水出丁位錯立未丁向,坤水來犯木局,墓絕水到堂,故為黃泉。
以上就事論事解釋是正確的,但對原句本質,卻避而不談。
以同樣的道理解釋了“黃泉水的其余三句”。為節省編幅,不作重錄。
解釋《黃泉水》的書還有不少,這里就不再列舉了。
還是清代趙九峰的《地理五訣》,給我們提供了讀董“黃泉水”的啟示。那就是書中載的:
“乙丙交而趨戌,
辛壬會而聚辰,
斗牛納丁庚之氣,
金羊收癸甲之靈。”
四句三合四局口訣。
“乙丙交而超戌”。
是三合火局。乙木生于午,旺于寅,墓于戌;丙火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乙木與丙火陰陽相交于戌,合成火局。火局用“乙丙”表示,亦可單用“丙”或單用“乙”表示。
“辛壬會而聚辰”。
是三合水局。辛金生于子,旺于申,墓于辰;壬水生于申,旺于子,墓于辰。辛金與壬水陰陽相交于辰,合成水局。水局用“辛壬”表示,亦可單用“壬”或單用“辛”表示。
“斗牛納丁庚之氣”。
是三合金局。“斗牛”表示“丑”。丁火生于酉,旺于巳,墓于丑;庚金生于巳,旺于酉,墓于丑。丁火與庚金陰陽相交于丑,合成金局。金局用“丁庚”表示,也可單用“庚”或單用“丁”表示。
“金羊收癸甲之靈”。
是三合木局。“金羊”表示“未”。癸水生于卯,旺于亥,墓于未;甲木生于亥,旺于卯,墓于未。癸水與甲木陰陽相交于未,合成木局。木局用“癸甲”表示,也可單用“甲”或單用“癸”表示。
明白了三合四局。就可理解《天玉經•外篇》的“黃泉水”四句了。
“庚丁坤上是黃泉”。
“庚丁”,是指“庚丁”之局,即是金局。而不是指“庚”向和“丁”向。金局坤方去水,坤為金局臨官之方,坤方去水,為沖破臨官。是為黃泉水。
“乙丙須防巽水先”。
“乙丙”,是指“乙丙”之局,即是火局。而不是指“乙”向和“丙”向。火局巽方去水,巽為火局之臨官方,巽方去水,為沖破臨官。是為黃泉水。
“癸甲向上憂見艮”。
“甲癸”,是指“甲癸”之局,即是木局。而不是指“甲”向和“癸”向。木局艮方去水,艮為木局之臨官方,艮方去水,為沖破臨官。是為黃泉水。
“辛壬水路忌當乾”。
“辛壬”,是指“辛壬”之局。即是水局。而不是指“辛”向和“壬”向。水局乾方去水,乾為水局之臨官方,乾方去水,為沖破臨官。是為黃泉水。
以上四句“黃泉水”,稱之為“殺人大黃泉”,四句總結起來,就是臨官位上去水,就犯殺人大黃泉。
還有四句“黃泉水”詩句。就是:
“辛入乾宮百萬莊,
癸歸艮位發文單,
乙向巽流清富貴,
丁坤終是萬斯箱。”
“辛入乾宮百萬莊”。
“辛”表示辛局,不是表示辛向。辛局,就是辛壬局,也就是水局。“辛入乾宮”,是倒裝句,解作“乾宮入辛”,是水局從乾宮來水,乾是水局的臨官位,申子辰水局,乾方臨官水到,即能“百萬莊”。
“癸歸艮位發文章”。
“癸”表示癸局,不是表示癸向。癸局,就是甲癸局,也就是木局。“癸歸艮位”,是倒裝句,解作“艮位歸癸”,是木局從艮方來水,艮是木局的臨官位,亥卯未木局,艮方臨官水到,即能“發文章”。
“乙向巽流清富貴”。
“乙”表示乙局之向,不是表示乙向。乙局,就是乙丙局,也就是火局。“乙向巽流”,是倒裝句,解作“巽流乙向”,是火局從巽方來水,巽為火局的臨官位,寅午戌火局,巽方臨官水到,即能“清富貴”。
“丁坤終是萬斯箱”。
“丁”表示丁局,不是表示丁向。丁局,就是丁庚局,也就是金局。“丁坤”,也是倒裝句,解作“坤流入丁”,是金局從坤方來水,坤為金局的臨官位,巳酉丑金局,坤方臨官水到,即能“萬斯箱”。
以上四句“黃泉水”,稱之為“救貧黃泉”,四句總結起來,就是臨官位上來水,就能發富發貴。
以上四句“殺人大黃泉”,和四句“救貧黃泉”,合起來共八句。八句同論四局。論四局的臨官去水與臨官來水兩個方面。
金局巳酉丑含庚金與丁火。庚金生于巳,旺于酉,墓于丑;庚為陽,有陽必有陰,與庚金相配的是丁火,丁火生于酉,旺于巳,墓于丑。故金局用天干表示則為“丁庚”局,也可簡稱“庚”局或“丁”局。
為了節省篇幅,其余“木”、“水”、“火”同理,分析就省略了。
總而言之。
金局可稱作“丁庚”局,也可稱作“丁”局或“庚”局;
火局可稱作“乙丙”局,也可稱作“乙”局或“丙”局;
木局可稱作“癸甲”局,也可稱作“癸”局或“甲”局;
水局可稱作“辛壬”局,也可稱作“辛”局或“壬”局。
四局有個重要特點,就是每一局,本局之陽干所在之向包含在本局之內,而本局陰干所在之向則不包含在本局之內。很多書分析“殺人大黃泉”和“救貧黃泉”,往往陽干之向對了,陰干之向卻是錯的。
“黃泉水”與三合四局探討分析如上,對了是是古今地理師傅與學人的共同成果,若錯了,由衍洛山人一人的錯。很希望聽到“周易風水網”的師傅朋友的各種意見。
謝謝了。
《天玉經》探討之二—雙山四生四旺四墓三向便是江東江西南北三卦衍洛子(衍洛山人)
《天玉經內傅上》云:
江東一卦從來吉,八神四個一。
江西二卦排龍位,八神四個二。
南北八神共一卦,端的應無差。
二十四龍管三卦,莫與時師話。忽然認得便通仙,代代鼓駢闐。
從唐朝至今一千多年來,注家家輩出,觀點多種多樣。衍洛山人在閱讀經文和各家地理著作的基礎上,經過一定實踐,悟出一種解法,特寫出來,讓各位尊師和同道朋友檢驗。
以上幾句話的注釋,多得難于勝數。其中說理透徹的,真可可使人耳目一新;其中牽強附會的,真使人讀得頭暈目眩。
以上江東江西南北三卦,只見用于三元派上,未見有人用于三合派中。衍洛山人受祖師楊救貧《楊公記》的啟示,嘗試把江東江西南北三卦與三合四局聯系起來。
衍洛山人并沒有否定各派的意思。
衍洛山人的堪輿思想是:形勢為體,理氣為用。理氣又以三合為本,玄空三元為用,其他各派為輔。
三合是很好的堪輿風水學派(應當是體系),但近十來年以來,三合派不斷受到貶斥。衍洛山人認,三合既然是好的體系,就必定能經得起理論和實踐的檢驗。山人一條一條地檢驗《楊公記》中條文,發現凡是標明坐向和來水或去水的,全都符合三合體系學說。三合體系是正確的堪輿學說無疑。但三合體系之書如《地理五訣》等,因為正確論述不足,同時摻進了不少假東西。于是就到《天玉經》等經典名著中尋找。
四庫術數類叢書《天玉經》開頭(提要)有這樣一段文字:
《內傳》首言江東一卦,江西一卦,南北八神一卦,術者難通其說。近時潘思榘作《天玉近箋》,許清奇作《天玉經注》,始推繹下文,有“天母三般” 卦,又有“天卦江東掌上尋之語”疑所謂江東卦者,即天卦,所謂江西卦者即地卦,所謂南北卦者即即父母卦。大抵以甲丙庚壬四陽干左旋起長生者為東卦,陽數奇,故曰天卦,曰八神四一;以乙丁辛癸四陰干右旋起長生者為西卦,陰數偶,故曰地卦,曰八神四二。又以山家之坐向為南北一卦,……”。
這段文字不一定全對,但左旋右旋卻很有價值。根據五行基礎知識作如下分析。
陽干左旋:
甲木生于亥,旺于卯,墓于未;
丙火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
庚金生于巳,旺于酉,墓于丑;
壬水生于申,旺于子,墓于辰。
陰干右旋:
癸水生于卯,旺于亥,墓于未;
乙木生于午,旺于寅,墓于戌;
丁火生于酉,旺于巳,墓于丑;
辛金生于子,旺于申,墓于辰。
我們把天干看成是物質,把地支看成時空,左旋物質:甲生于亥,丙生于寅,庚生于巳,壬生于申。右旋物質:癸生于卯,乙生于午,丁生于酉,辛生于子。
江東卦為陽,左旋。甲丙庚壬四種物質始生于亥寅巳申,故亥寅巳申為江東卦。
江西卦為陰,右旋。癸乙丁辛四種物質始生于卯午酉子,故卯午酉子為江西卦。
南北卦為陰陽交會之處,在四維方。不在正東西,也不在正南北,東南西北均可說,東西二字已有,為避重復,故說南北。
故未戌丑辰為南北卦。
雙山三合五行,二十四山干支相配。所以。
江東一卦為:
乾亥,艮寅,巽巳,坤申。共八神。一為陽,故曰:八神四個一。
江西二卦為:
甲卯,丙午,庚酉,壬子。共八神。二為陰,故曰:八神四個二。
南北卦為:
丁未,辛戌,癸丑,乙辰。共八神。“端的應無差”,強調正確無誤也。
三卦共二十四神,曰“八神”而不用“八山”者,“神”水神也,向也。
“二十四龍管三卦,莫與時師話。忽然認得便通仙,代代鼓駢闐。”
“二十四神”也可以說“二十四龍”,龍含“山龍”“水龍”也。
“莫與時師話”者,這幾句,是《天玉經》的關鍵所在,豈可輕易泄漏。
“忽然認得便通仙,代代鼓駢闐”。“通仙”言其作用神奇,“忽然”,一言經過長期的考驗后,師傅一朝面授機宜;一言經過長期廣泛學習和實踐過程后,“忽然”有所感悟,不經師傅親傅而能感悟是可以的,不然,《天玉經》一書就不會長期隱瞞不外傳了。單憑聰明才智,沒有特定的環境,憑一朝一夕冥思苦想,是不能領悟其真諦的。
以上是衍洛山人對江東江西南北三的一些感悟,請師傅和朋友檢驗。
下面我們再把江東江西南北三卦與三合四局聯系起來。
清代趙九峰的《地理五訣》里面,摻有不少無用的東西,這些無用東西構成了迷魂陣,這迷魂陣不知是作者故布的呢,還是作者在寫書時兼收并蓄造成的呢,還是在流傳中后人摻進去的呢?現在很難考證。
總之《地理五訣》有很有價值的東西是,但這些有價值的東西和錯誤的東西混在一起,叫人難于分辨。因篇幅問題,請原諒山人不作一一分析。
“十二水口斷法”,這部分最有價值。水法按照此做,就不會出錯。但是不按四局順序排列,而是按雙山五行二十四山十二向排列。使人找不到要領。
其中有兩個部分分別從山龍和向首解釋“乙丙交而趨戌,辛壬會而聚辰,斗牛納庚丁之氣,金羊收癸甲之靈”。四句,每一句均為四局中之一局。但圖解卻令人費解。
在圖解來龍時,每一局都有六方雙山來龍,四局合起來,就有二十四,雙山就有共有四十八山來龍。
在圖解向分四局龍水配合時,每一局都有雙山十二向,四局合起來,就有雙山四十八向,雙山四十八向含九十六向。羅盤才二十四山,一山一向,才二十四向,哪來的九十六向?至于一向有有兩個分金,才四十八局,更何況四十八局在二十四方位之中。因此,圖解四局龍水配合,重復太多。含有很多無用的東西。
雙山二十四山,共有十二向,四局平分,一局才三向。因此,每一局只有生、旺、墓三向,其余正養向、衰向、病向、胎向、冠帶向、沐浴向、臨官向等,都不是本局的向,而是其他三局的向。
定向之法,因向前方位而定。
向前方位是坤申、壬子、乙辰的,是水局,或叫“辛壬”局,或叫“辛”局或“壬”局;
向前方位是乾亥、甲卯、乙辰的,是木局,或叫“甲癸”局,或叫“癸”局或“甲”局;
向前方位是艮寅、丙午、辛戌的,是火局,或叫“乙丙”局,或叫“乙”局或“丙”局;
向前方位是巽巳、庚酉、癸丑的,是金局,或叫“庚丁”局,或叫“丁局”或“庚”局。
根據以上定局原則,我們再分析《地理五訣》的“十二水口吉兇斷法”,這“十二水口吉兇斷法”,按雙山五行二十四山順序排列,共十二向每向有十二個出水口,十二向總共一百四十四個出水口。
如果我們按三合四局生向、旺向、墓向排列,就會發現水口方位斷法幾乎是一樣的。
我們再把幾乎一樣的合拼了,三合四局就只剩下三十六個出水口了。只是《地理五訣》出水口的四分之一,易記多了。
。
至此,可以肯定地說,三合體系來源于《天玉經》,《天玉經》是三合體系的理論基礎。
以上是衍洛山人的感悟,不知是否經得起考驗,敬請師傅和同道朋龍們檢查。
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