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鸮 又名白鸮,是鴟鸮科的一種大型貓頭鷹,也是一種大型猛禽,因全身幾乎為雪白色而得名,而且它們多為晝行性鳥類,因此是很有特點的一種貓頭鷹。
雪鸮的叫聲多種多樣,當遇到威脅或騷擾時,會發出一種奇怪的敲擊聲。
中文名:雪鸮(拼音:xuě xiāo)
英文名:Snowy Owl
學名:Bubo scandiacus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鸮形目 Strigiformes
科: 鴟鸮科 Strigidae
屬: 雕鸮屬 Bubo
種: 雪鸮 B. scandiacus
雪鸮是大型猛禽
雄性平均體長為59厘米,雄性平均重1.8千克;
雌性平均體長為66厘米,雌性平均重2.3千克;
翼展125-165厘米,雄性體型明顯小于雌性。
雪鸮與哈利波特的比例
雪鸮通體幾乎純白色,體羽端部近黑色,因而在頭頂、背部、雙翅、下腹布有黑色扇形斑點,而雌鳥和幼鳥的黑色斑點更多,無其他鸮類常見的耳狀羽。
雄性雪鸮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白,部分年老的雪鸮全身會接近純白色。
雌性雪鸮身上的一些斑點終身不消失。
雪鸮渾圓雪白的頭部看起來頗為可愛,虹膜黃色,喙為黑色。
雪鸮一周表情包
雪鸮的足為黃色,強健有力,覆有密羽,爪黑色,鉤曲,能迅速征服大型獵物。
雪鸮的羽毛非常濃密,正是這些濃密的羽毛使它們能在氣溫零下50℃的環境下還能保持38-40℃的體溫。
因此,如果它們遇到強風,就會找到石堆、雪堆或是干草堆作為避風處,然后蜷縮身體貼在地面上,這樣它們濃密的羽衣就能為它們御寒。
與很多鸮類不同的是,雪鸮在很多地域屬于晝行性鳥類,白天活動晚上休息,偶爾也在黃昏后捕獵。
它們大部分時間都會棲息在視野開闊的地點,如籬笆、草垛、樹木、建筑物、電線桿,密切注意其他貓頭鷹入侵者,或是伺機從獵物背后悄悄捉住它們。
它們的飛行姿態平穩有力,俯沖力量強,而升空速度也很快。
它們能進行短程貼地飛行,并會不時降落在地面或桿上停息。
在天氣炎熱時,雪鸮會通過呼氣和張開翅膀來降溫。它們是獨居、劃定地盤的鳥類,在食物充足的年份里,1平方公里中平均只會有兩對雪鸮,而在食物匱乏的年份里則會更少。冬季時雌鳥會定居一處并劃分地盤,而且會保衛領地,阻止外來者入侵,直到春天它們才會離開此地向北遷徙。
雪鸮主要以極地常見的小型哺乳動物為食,食物匱乏時也會游蕩到其他地域取食其他嚙齒類動物、小型哺乳動物、雉類、雁鴨類和雪兔等,也會吃魚類和腐肉。雪鸮常會將獵物整個吞下,18-24小時后將不能消化的部分變成唾余吐出。它們常在固定的地點吐出唾余,唾余數量較多,通過分析唾余中的殘骸可以準確地了解它們的食性。當大獵物被撕成小塊食用時,唾余就不會產生。
雪鸮為一夫一妻制,不過當食物極度充足時也可能有一夫多妻制的情況。
繁殖期通常為5-9月,每巢產卵3-16枚,只有雌鳥會孵蛋,從產下第一枚卵,到所有雛鳥孵化,雌鳥大部分時間都要坐在蛋和雛鳥上以保證它們的溫暖,在這段時間里,雄鳥要負責配偶和雛鳥的食物。
雪鸮的卵
剛孵化的雛鳥為雪白色,雙眼緊閉。
過不了幾天身上就會長滿灰色的絨羽,因此10天大的雛鳥看起來就是灰黑色了。
雪鸮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人類活動對它們生活環境的影響,它們主要的死因是與輸電線、籬笆、汽車發生碰撞,而且人們有時也會因為食用它們的肉、作為紀念品或者保護狩獵得到的動物而捕殺雪鸮。目前,在雪鸮分布較廣泛的加拿大各省和地區已經頒布條例,禁止在全國范圍內捕殺雪鸮,不過雪鸮有時仍會被用於特定的研究目的。不過由於全球雪鸮的數目達到29萬只,活動范圍大約為100萬-1000萬平方千米,而且數量穩定,因此被IUCN評為無危物種。雪鸮目前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受到《1918年候鳥保護條例》(MBTA)的保護,并于1997年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CITES)的附錄Ⅱ中,于1989年被列入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雪鸮是加拿大魁北克的省鳥,而1986年發行的面值50加拿大元紙幣上也有雪鸮的形象。
前任加拿大總督朱爾斯·萊杰(Jules Léger)的紋章的主要圖案也是雪鸮。
在系列兒童文學作品《哈利·波特》中,具有魔力的主人公哈利·波特豢養了一只名為海德薇(Hedwig)的雪鸮作為他在魔法世界的信使,這部作品和由它所改編的電影的流行,使得雪鸮可愛的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