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微博上@英國報姐 發了國外一個案例,一個可愛小女孩,當時才8個月,因為父母分開了被爸爸帶著過周末,一個半小時后竟然呼吸心跳停止被送往醫院,診斷為腦出血、骨折等問題做了包括半腦切除等多次手術。手術后孩子嘴里插著管子,身上多處手術疤痕,經過后繼的康復治療情況逐漸好轉,但依然遺留了癲癇、右下肢無力等后遺癥,而這一切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哭鬧不止被爸爸劇烈搖晃過。
這個故事轉發量很大,也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恐慌,搖晃孩子竟然能造成這么大的傷害?
這個案子是真實的,醫學上也確實有“嬰兒搖晃綜合征(Shaken Baby Syndrome,SBS)”這個診斷,為什么孩子被搖晃后就這樣子了?孩子在搖籃里、嬰兒車里、抱著哄睡也經常被搖晃,會傷害孩子嗎?為了避免這種無謂的傷害,每個新手父母都應該了解一下嬰兒搖晃綜合征。
嬰兒搖晃綜合征是大人對孩子劇烈快速搖晃造成的顱腦損傷,損傷的具體機制還不是很明確,可能是因為孩子頭部占身體重量的比例更大,而頸部肌肉又不發達不能很好的支持保護頭部,在劇烈的搖晃之下,頭部急劇加速減速,腦組織因為慣性和顱骨發生沖擊擠壓,造成腦組織損傷或顱內血管破損出血,很多虐待性顱腦外傷的孩子只有被搖晃過而沒有被撞擊過支持這種推論。
嬰兒搖晃綜合征主要發生在1歲以內的孩子,尤其是2-4個月的孩子,可能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比較愛哭又比較脆弱,最大的可以到5歲。至于多劇烈多快速的搖晃才會造成傷害是沒辦法去定量的,也不會有人拿孩子去做這種實驗。但可以明確的是,嬰兒搖晃綜合征屬于兒童虐待,是大人抓住哭鬧不止的孩子使勁搖晃宣泄自己情緒,是外人都能看出的明顯傷害性動作的結果。
硬膜下或(和)蛛網膜下出血,以及視網膜出血,頭外部卻看不到明顯的撞擊傷,是嬰兒搖晃綜合征的重要特征,孩子可以有煩躁、昏睡、喂養困難、嘔吐、驚厥等癥狀,嚴重的昏迷甚至呼吸心跳停止,5個孩子就有1個會死亡,經過治療有的孩子也留下失明、失聰、癲癇、智障、腦癱等后遺癥。
歐美發達國家很重視兒童權益保護,據多倫多兒童醫院醫生@夜半yao 介紹:孩子在家里突發的病情變化或意外打911后,救護人員和警察都會到場,警方會跟蹤隨訪診療以判斷是否有虐待的可能。一旦被醫生診斷為嬰兒搖晃綜合征,家長可能面臨兒童撫養權的剝奪甚至監禁,比如開始提到的那個小女孩的父親,就因此被判刑。
但在我國,兒童權益保護還遠遠不足,對于有顱腦外傷的孩子,一般家長說是怎么回事醫生就當是怎么回事,因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醫生很少會直接下兒童虐待的診斷,即便是醫生懷疑虐待報警,也常常是不了了之。所以嬰兒搖晃綜合征在國內比較少診斷,但并不代表國內的孩子就比較耐搖,也不代表國內兒童虐待少見。
導致孩子被搖晃傷害往往是因為家長情緒失控,對于新手父母來說,從沒和這么小的孩子相處過,不能明白孩子為什么怎么哄都哄不住,最后被孩子的哭聲弄得心煩意亂失去理智,也可能沒意識到孩子比他們想象的更嬌嫩,這樣搖晃竟然會導致這樣嚴重的后果,最終釀成大錯。
事實上對于不會說話的孩子來說,哭鬧幾乎是他們和外界交流的唯一方式,孩子哭了要先檢查孩子不是尿了或者拉臭了,是不是餓了,是不是衣服穿得不合適,同時也要排除一些疾病的表現的,然后可以抱可以哄,可以包襁褓,也可以用奶嘴,也可以讓他聽白噪音(比如電風扇的聲音),聽輕柔的音樂,還可以用嬰兒床推著走走,或者開車帶他出去逛逛,這些都是常用的安撫孩子平息哭鬧的方法。
但這些方法并不一定有效,尤其是對腸絞痛的孩子來說,家長要知道這是一些孩子必經的階段,過了這個階段也就會慢慢好了。一個人帶著一個持續哭鬧幾個小時,怎么哄都哄不住的孩子,確實很容易抓狂。如果各種方法都試過了還是安撫不了,可以找醫生看看,也可以找親近的人來幫忙來帶帶,甚至可以把孩子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由著他哭十幾分鐘,自己找個安靜的地方放松一下,平復自己的情緒。
孩子哭一陣不至于有什么傷害,因為他哭然后自己使勁搖他,打他、扔他才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除了控制自己不去做這些傷害動作,也要告誡其他幫忙帶孩子的家人、親朋好友、保姆等不要這樣做,尤其是男性,因為他們是兒童虐待的主角。
雖然多大的搖晃能給孩子造成傷害很難衡量,但可以明確的是搖晃綜合征是一種故意傷害性的動作造成的結果,也是可以預防的,只要能控制住自己并告誡其他帶孩子的人不對孩子做傷害、危險動作,就不用擔心。也可以肯定的是把孩子放搖籃里輕輕搖,抱著孩子輕輕晃哄睡,這些比坐車還舒緩的晃動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關注這個賬號(drpei)后,回復302可了解嬰兒腸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