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這里是石子食為樂,我是石子。
下面條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要有水有面條,掌握一定的火候。基本上大家都是能掌握,但是要讓面條好吃,除了面條本身所用原料有很大關系外,湯底則是靈魂所在。換句話來說,哪怕你買的面條是個一般性的面條。只要湯底好,那照樣好吃。可能我這個說法有點武斷了,但是生活中這也是事實。比如朱厘米老師做的這款這款雪菜黃魚面就能很好的體現這個問題。
基本配比:(1)主料:小黃魚800克,雪菜200克,面條500克,食用油適量;(2)腌制料:鹽2克,糖4克,胡椒粉1克,生抽5毫升,蔥姜水15毫升,小麥淀粉12克,食用油10毫升;(3)魚湯:食用油40毫升,豬油15克,魚骨頭500克,蔥白5克,白胡椒粉1克,料酒3毫升,水2200毫升,鹽4克,糖6克。
第一步,處理小黃魚。這第一步就是一個考究耐心的操作,首先將小黃魚的魚翅用剪刀剪掉,剪掉后用剪刀的一邊刮掉黃魚淺表的魚鱗,讓它更加干凈。然后把黃魚卸肉,先將刀把黃魚按45度角斜切掉(如果你覺得掌握不好,直切也可以)。隨后沿著黃魚的龍骨將刀慢慢推進,一直推到尾巴,這片肉就完成了。同樣魚的另外一面肉也是這樣操作,卸下魚肉在魚肚位置上依然有魚刺,我們用刀把魚肚那一塊切掉,然后將魚肉拿起順著魚肉從一頭垂直摸下,感覺是否順暢。如果順暢,那么說明卸肉成功。反之還需找出魚刺或者魚鱗切除,不要擔心一般情況下切了魚肚都能解決魚刺問題。
第二步,將卸下來的魚肉放到盤中,下入鹽,糖,白胡椒粉,料酒,生抽后抓勻,一直抓到魚肉外表有一層膠質的感覺。然后再加入一點蔥姜水,繼續抓均讓魚肉把水吃進去,這樣才能保證魚肉的滑嫩。隨后加入生粉抓勻,加入生粉后會抓成一團,這時我們再加入一點食用油給它潤滑一下,保證待會在滑魚肉時能順利分開,不會黏在一起。
第三步,處理雪菜。將雪菜洗干凈后擠干,然后將其切成雪菜末。隨后起鍋,待鍋有輕微冒煙現象時倒入冷油潤一下鍋。然后下入雪菜末煸炒出香味后,就可以盛出來備用。
第四步,吊湯。起鍋燒油,下入姜片,蔥段煸炒出香味后去掉姜片和蔥段。然后下入卸黃魚肉時的邊角料,魚頭,魚骨頭。煸炒至變色后加入料酒翻炒一下,隨后加入適量的水將其煮開。待魚湯沸騰后加入一點白胡椒粉繼續煮,在這時你會發現湯的表面有一層浮沫,這層浮沫是油和蛋白質凝結的產物。并無害處,但是影響美觀,所以我們要把它撇出去。緊接著轉中小火燉煮10分鐘,在中間5分鐘時加入豬油以增添湯的色澤,時間到后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再將湯通過過濾網濾出來備用。
第五步,滑魚肉。起鍋燒油,油溫不要太高,三四成熱就可以了。轉小火下入魚肉,在滑的過程中要用筷子將魚肉在第一時間生的時候分開。如果滑熟了,那就不能分開了,因為魚肉會撒。用筷子將一片魚肉掰開,發現已經發白了,說明魚肉已經滑熟了,這時盛出備用。
第六步,下面條組裝。起鍋燒水,待水沸起后下入面條等到煮沸,這時撈出面條過一下冷水再瀝干水分放入碗中即可。然后舀入黃魚湯,雪菜,魚肉,蔥花就可以開吃了。
1. 黃魚面要想好吃關鍵在黃魚身上,所以黃魚的處理在整個過程中占了大半,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復雜的;
2. 黃魚卸肉后所剩下來的魚骨除了用來煲湯外,還可以將魚骨裹上一點面粉放到油鍋里面炸,一直炸到酥脆為止。炸好后撒點椒鹽,就成了非常好的一道下酒菜;
3. 腌制魚肉時要抓均勻,這個抓的力度千萬不能太大,黃魚魚肉是很容易碎的;
4. 熬魚湯要湯簡單的濃白,鹽一定要后放,因為鹽有支離蛋白質的作用;
5. 這道雪菜黃魚面的分量配比是3 – 5個人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