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度便是不爭。不是一切不爭,而是不為小事而爭,不為一時而爭。
生活中有一些事本可避免,可后來搞成了兩敗俱傷的官司,究其原因,常是因為雙方或一方缺少氣度。
有氣度方能使自身精力總是得以集中,總能使自己精力集中方能成就事業。如若不然,總是為些不大不小的瑣事爭來爭去,為些不咸不淡的流言費心勞神,干正事的精力就少多了,也就難以干成正事了。
在生活中,有大氣度者常可“不戰而屈人之兵”。對于明事理的人是這樣,對不明事理的人也不失為一種明智。
氣度也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常用后發制人的方式表現出來。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小說《基度山伯爵》,便描述了這樣一種力量。
一個人在平時能容忍別人的成功,在自己成功時面對別人攻訐也能從容應對,這是有氣度的表現,反之則是缺少氣度的表現。
有氣度于人于己都會有利,缺少氣度的人常會干那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蠢事,這一點時間越長越清楚。
海洋是大有氣度的。一個人的心胸若海洋般寬廣,個把河流的濁水是無損于她的美麗與湛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