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很多人在睡覺的時候都會做夢。關于人為什么會做夢,目前有多種說法,比如做夢是在鞏固我們學過的東西、是記憶的定期清理系統、是情緒的自我調節等。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不少人會夢到自己已故的親人,老人們常說是故人“托夢”,那么,親人去世后,真的會“托夢”嗎?
在2014年播出的《今日說法》欄目中,有一期專門講和死去親人托夢相關的案件《夢境擒兇》。案件發生在吉林長白山,一名受害人失蹤后,受害人姐姐夢到了受害人遺體所在位置,辦案人員本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的想法,根據姐姐的指引,真的找到了受害者的遺體,并且最終擒獲了真正的犯罪嫌疑人。
案件了結,直到最后,警方都無法解釋張永成給姐姐“托夢”這件事,而事實是警方正是依靠“托夢”找到了至關重要的埋尸地點,從而打開了整個案件偵破的關鍵環節。
心理學認為,夢是我們與潛意識溝通最直接的方式,是潛意識的反應。從科學角度來講,夢是現實世界的投射,夢境雖然都是虛幻的,但是正因為這是人們潛意識的反應,所以其中很可能會隱藏著一些客觀的、有價值的信息。國外有些偵查機關,有時候也會把夢境中信息作為破案的參考信息,力求不放過任何破案的可能性與有價值的線索。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刪)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在經過大量的科學驗證之后,最終發現,所謂的托夢其實是一種大腦和心理上面的作用而已。從本質上面來說,并不是一種迷信,反而存在著一定的科學性。從心理學的角度上面來說,人類會將一些非常在乎的事情,埋在自己心理的最深處,這是一種心理上面的欲望,但是在平常的時候,人類存在主觀意識,我們會主動的將這種欲望壓制在心理當中。
而同樣的,對于人類來說,人的大腦依舊是是最為神秘的地方,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真正的了解我們自己的大腦,大腦當中依舊存在著許許多多神秘的東西,在等待著我們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