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漸漸回暖
很多小伙伴
都感覺乏力、犯困
哈欠不斷
……
由于春天天氣轉暖,人體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使大腦組織易處于缺血缺氧的狀態,腦神經細胞興奮性降低。人體就易出現困倦、疲乏等現象。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季節的變化,人在春天容易出現春困、春乏,但如果天天乏力、常常犯困,就要警惕是不是病態。
伴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蒼白。
有以上癥狀,最好到醫院做一個血常規或貧血四項,盡快明確診斷。
犯困且長期大量飲酒、攝入高脂和高糖飲食,應盡早去醫院檢查血脂。
高血脂的人,血液流動相對緩慢,影響紅細胞的攜氧能力,且高血脂在體內動脈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造成血管管腔狹窄,導致大腦缺血缺氧。
鼻子內部有炎癥,呼吸受阻,甚至出現全身乏力、頭疼。鼻炎會導致呼吸受阻,從而引發大腦供氧不暢,導致犯困。
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易引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影響睡眠質量。
嗜睡的同時有心悸、氣短、胸悶、頭昏等癥狀,特別是在活動后癥狀加重、休息后減輕。
如果血液供應不足,會導致大腦缺氧,導致神經系統活躍性降低。最好查查心臟,如做心電圖、心臟彩超。
犯困的同時伴有記憶力下降、行為異常、反應遲鈍、個性改變等精神、神經癥狀。
血管硬化、管腔變窄、腦血流量減少,易導致腦細胞缺血缺氧,引起困倦、乏力、嗜睡等癥狀。
疲勞犯困的同時,出現皮膚發黃粗糙、惡心、厭油膩、食后脹滿等癥狀,要盡早排查肝病。
睡眠時出現呼吸暫停。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時出現呼吸暫停,導致機體缺氧,身體器官得不到很好修復,白天很容易出現困倦、乏力、嗜睡等癥狀。
如慢性腎炎、糖尿病、甲狀腺機能減退等,會降低新陳代謝的速率,導致其體內有毒的代謝物不能順利地排出體外,進而影響到植物神經的調節功能,也會出現整天犯困、睡不醒、多汗等癥狀。
尤其要當心的是,老人頻繁犯困或看著電視就睡著,常常是認知障礙癥的早期表現,必須引起高度注意。
一般來說,晚上10點以后到凌晨的睡眠質量較好。如果睡得太晚,即使晚起白天可能還會犯困。
成年人最好保證6~8小時睡眠,發育期的青少年建議睡足8~9小時。
多喝淡茶水能為身體提供一定的鉀、鎂等礦物質。同時,茶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可以興奮中樞神經,對于驅除疲勞有一定效果。
有研究證實,只要兩小時以上坐著不動,身體血液循環功能就受到嚴重影響,血糖控制機能也會嚴重下降。
適量鍛煉,如跑步、做操、打太極拳、球類等,可有效加速體內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
出汗過多,會造成人體內鉀離子的流失,讓人感覺倦總疲勞。
以下食物含有豐富的鉀:
主食類:加點養麥、玉米和紅薯;
豆類:黃豆、小豆、綠豆;
海藻類:紫菜、海帶;
蔬菜類:菠菜、香菜、油菜、甘藍、芹菜、大蔥等。
足五里穴位于人體的大腿根部內側,恥骨結節的下方。
經常按揉此穴,對于容易出現嗜臥、四肢倦怠等癥狀的老年朋友有保健功效。
內容綜合來源:生命時報、我是大醫生官微、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互聯網醫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