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0-6歲寶寶的“不合作”行為
威靈仙/于鄭州
0-2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由于大部分處在大動作技能逐步發展,精細動作尚不十分自主,語言表達能力相對滯后的年齡段,“拒不合作”往往是通過大動作或者簡單的語詞表達出來的,其中最典型的是喜歡動手、喜歡說“不”。
不合作表現一:動不動就抓人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11個月的彤彤開始喜歡用手抓人,經常抱她的我和外婆,生疼生疼的,訓他,他還一副無辜的樣子,給他講道理,他也沒有收斂的意思……
原因分析
這么小的孩子喜歡抓人,還沒有道德意義上的傷害動機,更可能的原因是如下幾種:(1)由于交往技能不發達,用抓人來表達自己對媽媽和外婆的喜愛之情;(2)某種愿望受阻而語言尚未充分發展,就選擇了用抓撓來表達自己的情緒;(3)被媽媽或外婆冷落,借以引起他們的注意。
應對方法
訓孩子雖然可能湊效,但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法,因為孩子抓人也許是出于愛意,一律用訓來解決很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冤枉。講道理是相對溫婉的方法,但由于這個時期的孩子語言理解能力有限,尚需一定的藝術。句式不能太長,也不能用否定句,否則孩子的頭腦一下子加工不了這么復雜的信息,最有效的是配合動作的正面表達,比如,一邊抓住孩子的手,一邊告訴她:“輕輕地摸一下哦”。如果孩子照做,還可以給他微笑或親吻鼓勵,強化他的行為。
不合作表現二:愛上說“不”
進入一歲半的六六,忽然多了一個小癖好,那就是跟媽媽對著干,樂此不彼,媽媽讓她快點起床,“不”,過馬路媽媽要牽她的小手,“不要”,讓她飯后再喝飲料,“不”……經常弄的媽媽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原因分析:
六六的這個特點,其實是一歲半左右的孩子常見的行為表現,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開始萌芽。這使得他們喜歡用否定性的語言確認自己的存在,借以挑戰身邊的大人。不過,大多數時候,他們的“不”并不具有實際意義,并不是真的“不”想做當前的事情。
應對方法:
當孩子喜歡說“不”的時候,不妨換一種方式跟孩子說話,比如:“寶寶,你是想現在起床呢還是再睡兩分鐘?”、“你是想吃卷心菜還是想吃玉米烙呢?”、“你是想讓媽媽牽你這個手還是那個手呢?”,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孩子在獲得被尊重的感覺之后,直接拒絕的概率就會減少許多。
2-4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步發展,活動范圍增加,有了初步的交往活動,不合作行為更多地表現在與別人互動時的情緒和行為表達方式上。比如,大脾氣、喜歡搗亂、不愿分享等等。
不合作表現三:大脾氣
接近兩歲的小家伙,脾氣越來越大,做什么事情,稍不順心就大吵大鬧甚至大哭大叫,甚至會賴地撒潑,經常弄的爺爺奶奶無所適從,不順著他吧,小家伙會鬧個沒玩,順著她吧,則意味著要冒原則性的危險:允許小家伙一個人過馬路,允許小家伙做危險的動作,吃不該吃的東西……
原因分析: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漸漸有了自己的主張,而且,由于他們特有的“自我中心”式的思維,還特別排斥他人的“異己”想法或行為,難以容忍自己的愿望受阻的現實,但這個時候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有限,怨氣在心口難開,自然就容易借助發脾氣表達自己的情緒了。
應對方法:
大脾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現象,家長對此要有所思想準備,不輕易給孩子扣“大脾氣”、“壞脾氣”的帽子,否則容易對孩子產生消極的心理暗示。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還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滿足其合理的需要。一些需要即使看起來不合理,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適當滿足一下也無妨。如果不能滿足,就給他講講道理,適當安慰他的情緒,允許孩子用哭泣來表達失望,或者試著轉移一下注意力。如果實在耐心不起來,冷處理一下也可以,總之最好不要來硬的,否則孩子會變本加厲的,而且孩子的自我意識還在發展中,動不動就強迫他放棄自己的主張,也不利于她獲得自主意識。
不合作表現四:護東西
彤彤本來是個非常大方的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就會給來玩的小朋友拿玩具了,可是進入兩歲之后,小家伙一下子變得“小氣”起來,只要是他的東西,誰也不能碰,更為夸張的是,有時候遇到好看、好玩的東西,他也會毫不客氣地霸占起來,不讓別人動,怎么訓都不聽……
原因分析:
無論是原來多么善于分享的孩子,到了兩歲左右,都可能經歷一個喜歡攬護東西的階段,不愿意跟別人分享,即使她最親近的爸爸媽媽。專業人士把這個階段稱為“物權敏感期”,它意味著孩子的心智已經發展到主張自己所有權的階段。
應對方法:
孩子到了“護東西”的階段之后,家長首先要尊重這一自然的發展規律,孩子的所有權,讓他自己做主,哪怕孩子把氣氛弄的很尷尬,也不要強迫孩子,否則孩子很容易習得一種意識:自己的東西是不能做主的。甚至還會認為:媽媽更喜歡分享他東西的那個人,我的感受對媽媽來說不是那么重要。這對于孩子的心理發展并不是多么好的事情。經常被強迫分享的孩子,長大后很容易變得不敢主張自己的正當權益。但不強迫不意味著要放棄分享行為的引導和示范。家長依舊應該在孩子面前示范分享行為,給孩子創造條件體驗分享的快樂,比如,給孩子一個橘子,讓他幫忙分給大家,然后讓他體驗與大家共享的快樂,另外,當前市面上有許多相關的主題繪本,比如《圣誕快樂》、《彩虹色的花》、《神奇的花瓣》、《鴿子撿到一個熱狗》等等,都可以買給孩子看,孩子總是比較喜歡模仿繪本中的卡通人物的,一旦他們認同了故事中善于分享的形象,就可能模仿他們的分享行為,即使還不那么自覺,家長在進行分享教育時也多了一個抓手,那就是再遇到孩子攬護東西時,可以委婉地提醒她“小兔波利是怎么做的呢?”、“如果換成小貓,他會不會這個樣子啊?”以此喚起孩子的分享意識。
不合作表現五:故意搗亂
隨著年齡的日漸增長,原本就比較活潑的坤坤越來越喜歡興風作浪,調皮搞鬼,讓人憐愛之余,也常常讓我們無所適從,比如,今天早晨一大早,小家伙就樂此不疲地在洗手間里玩起了舀水的游戲,我見狀去制止他,他卻毫無收斂之意,反而一邊笑瞇瞇地看著我,一邊繼續往地上勺水,像放慢鏡頭似的,一副挑釁的表情……
原因分析:
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故意搗亂對于他們來說可是意義重大,因為在搗亂的過程中,他們可以達到如下“目的”:1、體驗自己的力量。原來做點奇怪的小動作可以弄的別人那么緊張啊,太好玩了!于是,幼弱的她便可能喜歡上搗鬼的游戲,并在借此左右別人的情緒中獲得“強大”的自信和樂趣。2、發泄旺盛精力。兩歲的孩子,大動作技能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喜歡到處探索,但由于活動和交往空間的限制,這些意愿通常難以得到滿足,在旺盛的精力還沒有更理性的宣泄渠道之前,搗亂、搞鬼當然成為一種選擇。3、滿足情感需求。有時候孩子淘氣則是因為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想借此引起大人注意,進而獲得關愛。
應對方法:
引導孩子的搗鬼行為,不能強行壓制,否則孩子即使一時變乖了,也是治標不治本。耐心分析孩子搗鬼背后的原因,對癥下藥,方為良策。比如,如果是因為情感需求的缺失,就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如果是因為旺盛精力無處發泄,就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給孩子找個玩伴,讓孩子更妥當地釋放自己的能量。此外,當孩子通過搗鬼來試探我們的行為反應的時候,我們也要及時表明自己的態度,借機幫他們調整行為底線。比如,當孩子拿著插頭玩耍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妥善制止,平靜地把孩子抱開,告訴他們插頭是用來通電的,不是用來玩的,并進行更安全的防護。
4-6歲
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進入了人際交往敏感期,主動、積極的同伴交往活動越來越多,在跟成人交往的過程中,也越來越有意識地發揮自己的影響力。這一時期的不合作表現,主要表現在人際交往中比較任性。
不合作表現六:難以出口的“對不起”
從小我就非常注意對駿駿進行文明禮貌的交往技能教育,在大部分情況下,駿駿還算比較配合,能夠禮貌地跟別人打招呼,給客人拿水果之類的。但也有一個問題,讓我感覺很頭疼,那就是不小心觸犯別人的時候,你讓她道歉,真是千難萬難,有時候即使逼的他眼淚汪汪的,那個“對不起”他說不出口……
原因解析:
孩子出現這種拒不道歉的情況,有時候并不是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或者不想跟對方修復關系,而是因為孩子在冒犯別人之后,自己也常被嚇著了,這個時候,你讓她道歉,他是沒有勇氣的,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犯了錯的孩子,也是需要情緒疏導的。
應對方法:
孩子犯了錯,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向對方道歉,但如果孩子已經面有慚色或表情惶恐,那句“對不起”又實在說不出口,就不要太拘泥于道歉這個形式,如果覺得實在過意不去,先替孩子道歉一聲也無妨,孩子都會看在眼里。其實,有時候,適當對孩子寬容一點,孩子反而更容易“下不為例”!
不合作場景七:“人來瘋”
菲菲是個“人來瘋”,家里一來客人,就喜歡出風頭,上躥下跳,甚至動輒打擾大人和客人之間的談話,真讓媽媽真尷尬,訓她吧,守著客人不好意思,不訓她吧,這家伙歡的像匹小野馬……
原因分析:
“人來瘋”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種:(1)渴望得到關注。平素家長對孩子的關注不夠,致使孩子不得不想辦法吸引家長的注意;(2)空虛無聊。家長忙于招待客人,使得孩子因寂寞難耐而尋機作亂。(3)家長平時對孩子管的太嚴,孩子的情感被壓抑,客人的到來,讓他們找到了發泄機會;(4)自我表現的欲望。孩子有了本領,就會有自我表達的欲望,而客人的在場,則給他們提供了舞臺。
應對方法:
為了避免孩子因被忽視而作亂,家長可以適當讓孩子參與招待活動,比如,鄭重向客人介紹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幫父母擺擺桌椅碗筷,給客人拿個水果,給孩子適當插話的自由等。
即時孩子的鬧騰影響了主客之間的交流,最好也不要當面懲罰和訓誡孩子,以免孩子因自尊受傷而“破罐子破摔”大哭大鬧,采用轉移注意力等比較緩和的辦法更為可取。比如,給孩子一件她從來沒有玩過的玩具;借機讓孩子搭個積木給客人看看等等。
如果孩子表達出希望展示本領的愿望,也不妨在征得客人同意的情況下,讓孩子表演一下,一般來說,表演完畢客人總會給孩子一定的夸贊,孩子的“向好心理”也會因此被強化,如果此時家長再對孩子進行禮貌待客之類表揚與心理暗示,則孩子一般就不好意思再作亂了。
歡迎你進入威靈仙的360個人圖書館
http://www.360doc.com/my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