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大多數人不可必免的會需要制作PPT。但是,有絕大多數人一直在使用錯誤的方式來制作PPT,導致工作效率低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PPT制作,來看看一份專業的PPT制作的流程到底是怎樣的。
簡單的說下:
WHY:我們為什么要做這個PPT。
WHAT:PPT的內容是什么。
WHERE:在什么場合使用。
WHEN:演示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WHO:誰來講解,聽眾是誰。
HOW:打算怎么制作。
HOW MUCH:這個制作需要花費的成本是多少。
上面是簡要的列了一些需要關注的內容,實際考慮的時候,會比這個復雜很多,也應該更周全。
下面具體來說明HOW的問題,也就是說PPT應該怎么做,大概會有11個步驟吧。
1.主題確定
這個不消多說,大家都明白,就是說首先要明確這個演示是公司介紹呢、產品說明呢、問題討論呢等等。知道了這個,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后面的工作。
2. 內容準備
在主題確定以后,需要圍繞主題收集信息,進行匯總和整理。
3.梳理思路
確定講解的整體思路,這個務必要講解人親自參與和確定,而且這個思路一定要明確下來,很忌諱飄忽不定。
4.內容選取
根據確定的講解思路,從之前匯總的信息中提取、精簡、提煉所需的內容,確定需要使用的信息。
5.搭建框架
這個框架是說在PPT中要表現的層次、邏輯,我們可以用思維導圖畫一下(也叫腦圖,我一般用mindjet,當然還有很多別的,比如mindmeister。另外萬能的visio里也有,叫靈感觸發圖)。或者就找幾張紙畫一畫也行。
6.確定模板
到這里,一半的步驟快完了,當然不是說一半的工作快完了,而重頭才剛剛開始,正式的制作從模板開始。模板相當于一個人的臉面,雖說不可能每個都做到傾國傾城,但至少也需要干凈利索。
模板我們可以自己設計,當然也可以從網上選取或者模仿,有這方面預算的話,當然也可以買。
需要注意的是,模板的選取要符合所講的主題以及所講的場合,好的模板也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還需要注意的當然就是配色、字體、比例等等,這些就像選取合適的化妝品一樣,要有好的質量,也要考慮場合和搭配。
7.資料收集
確定了模板,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收集資料,這個資料并不是具體講解的內容,而是說輔助材料,比如圖片、視頻、音樂等,這些可能會為PPT提色不少,并且對實際的演示有很多幫助。
這里插播一句,就是如果是商業用途,這些資料如果需要購買還是要買的,除非明確是免費的。
8.內容填充
這個時候,東西都準備好了,我們就可以往PPT里放了。這個時候不需要進行特別的設計,只需要按照前面的思路和框架,將內容鋪到PPT里面就行了。當然這個時候的內容不光指符合主題的信息,還包括上個步驟說的資料。
9.版面設計
現在就需要進行美化工作了。我們用PPT來進行演示,是為了更好的幫助講解,而設計合理美觀的PPT,會為講解增光添彩。所以一定要美化。
而且,作為PPT的臉面,封面和封底最好要做專門的設計,如果有適合的圖片采用最好,當然如果沒有也可以設計出比較好的。
10.細節修訂
到了這個步驟,PPT已經可以使用了,但還需要再精致一點,來提升一下總體的氣質。而這就關乎到細節問題了,此時我們需要再一次回頭來看主題、思路、邏輯、框架,從整體上看目前是不是還有需要調整的地方,PPT是不是能夠配合講解人進行很好的表達,版面是不是需要調整,哪里增加一些動畫或者切換可以有更好的演示效果,有沒有使用了不合適的圖片等等。
11.收尾工作
最后,PPT完成了,但還需要做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收尾。這項工作基本上就是進行各類檢查,比如有沒有錯別字、字體有沒有問題等等容易被忽略的情況。還有就是要確認演示的環境,比如使用的電腦、現場屏幕的比例,甚至現場燈光的亮度。
這些都沒問題以后,還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備份!備份!備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們做PPT的過程,就像包裝一個人。首先,內容就是這個人的內在,一定要言之有物,要底蘊內涵。那么在PPT上的表現,就像給這個人進行形象的設計,模板就像設計很好的衣服和好質量的化妝品,輔助的資料就像配飾,版面設計就像進行化妝和對衣服進行搭配,細節調整就像再增加一些亮點,收尾就是最后再好好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什么紕漏。
但所有這一切,都是要符合主題、思路和框架的,也就是說,這個人如果走知性路線,那主題就是知性,思路就是怎么將知性這一面表現出來,框架就是表達知性要使用的具體方法和邏輯。
再簡單的說一句,就是好的PPT,應該是內容準確、邏輯清晰、表現得體、設計美觀。
·End·
熱門文章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