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凡是購買我的書網友,打開280頁會見到“解讀我的經驗第36條”標題,當我看到書后,發現該文有好多地方被編輯刪掉了,而且把“我”改為“筆者”第三人稱來敘述,由于出版前我沒有見到編輯修改后的稿子就出版了,所以我讀了后,總感覺味道有些不足,今天我把原文在此發表,希望看過我的書的網友,可以對比發表不同的看法反饋給我,謝謝。
我的十個“不”字和兩個“否定”是:我是不找黑馬,不追熱點,不找重組的,不炒送配的,不炒出權不填權的,不炒ST股,不聽股評,不預測大盤走勢,不看基本面,不看證券報刊雜志,否定波浪理論,否定炒股能賺錢的軟件。
不是說誰都能隨便做到“不”或“否”的兩個字。尤其是新股民更是談不上這兩個字。那么我是在什么背景下做到的呢?我總結我炒股15年分為五個階段,那就是無知蠻干階段3年;進修充電階段1年;摸索探路階段5年;歸納成型階段3年;初見成效階段3年;那么我的十個“不”字和兩個“否定”,基本上是在摸索探路,歸納成型,初見成效這十多年年間逐步形成的,并不是我一下子就能做到十個“不”字和兩個“否定”的。
首先談談我決定不聽股評的過程。從我過去的博文中你不難發現,
我在炒股的頭幾年里,每天晚上我花費大部分時間,從北京聽到深圳,從云南聽到內蒙古和新疆,尤其邊遠地帶我認為山高皇帝遠,可能股評家敢說些實話,不舍得放過每天晚間聽每一家股評的機會。后來總結發現如果是兩個股評人士,一個看多一個看少,說的都有道理你說聽誰的?如果是三個,就有一個是看平的,整個一天天晚間的時間都白白的浪費掉了,聽了半天還得自己拿主意。
下面我再說說否定炒股軟件的過程。每天晚間電視里推銷軟件的人士,慷慨激昂的說:遇到綠色箭頭就買!遇到紅色箭頭就賣!把軟件說的神乎其神,我聽到后心里實在發癢,為什么不花倆錢買一套?覺得現在我好比是使用小米加步槍怎能對付使用洋搶洋炮的莊家?于是我先后到過中關村,德勝門,亞運村幾個軟件銷售點去考察考察后再說,至于這些軟件的名稱今天我就不說了,也是給他們留點面子。零星考察大約有半年多的時間,其中一個知名的軟件銷售點我在里面累計幾乎待了一個多月,為什么他們能夠讓我待的這么長的時間,可能他們誤會把我當塊大肥肉,經理曾經張口向我借錢,我當時心里在想,通過介紹你們軟件的功能簡直就像是提款機,怎么還需要向我借錢干嘛?但是我當時沒有立即回絕,說得和家人商量商量。這樣就在銷售部里面待的時間長了,每天里面發生的大事小情就瞞不過我的耳目。后來我經過統計發現綠色買入信號只有50%多點是正確的,其余是錯誤的,他們顧用的“吹鼓手”在電視里光說的全是正確的一面。并且我發現就連他們的司機都能熟練的操作電腦向來訪者滔滔不絕講述他們軟件獲利的股票一些神奇的案例,看來他們銷售部的員工都是經過培訓,典型案例都背下來了。
在當時一般軟件在5千左右一套,貴的有兩萬多,隔三差五我就會發現有人上門來要求退貨的,我趁營業部人員不注意時問他,為什么退貨?他說按照他們電話通知的信號操作賠的一塌糊涂,問他買什么股票?他說“蘇福馬”。這時我心想這只股票我太熟悉了,該股最近走的十分糟糕哪來的買入信號呢?
我看接待的銷售人員個個是面帶笑容,態度十分和藹耐心,好話說了一大堆,答復是幫助顧客解套,不能退貨。
鑒于以上事實,你說我還能買這些軟件嗎?如果是你,你能買嗎?由此我才真正的下決心決定遠離軟件,否定了炒股軟件能夠賺錢的想法。
下面我再談談否定波浪理論,這不是一般的理論,這是好多股評人士以及名家推崇的理論,好比圣經一般,我怎么敢隨意不負責任就否定了呢?是的,沒有親身體驗過,嘗試過,上當過,你是覺得我把話說大了。請你不必著急,你先看看我否定波浪理論那篇博文,你能否把我提出的問題說清楚?不用說別的就說大浪套小浪,千人千浪,如果你說不清楚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你說怎么來執行?有人說我沒有用好,是的,如果用好我就不會廢棄的。
美國經濟老是出現問題,有人問奧巴馬你手下不是有很多的經濟顧問嗎?奧巴馬說他們有時對有時錯今天我不知誰對?言外之意我也很難選對。
夠了,我就不一一說明我的其他的幾個“不”字了。這十來年股票的書籍我瀏覽的有近二百本,精讀的有二十本左右,讀書筆記甚至有上百萬字,到了我這個炒股氛圍不是需要追求再學習更多的炒股知識,而是應該減肥,當我除掉自身那些我自己認為沒有用的東西后,我覺得從此炒股的路子更加清晰,技術更加精湛,收益更加穩定。
就拿不聽股票這一項來說,我每天晚上可以節約兩個小時的時間,這兩小時你說我能干多少事。不看有關證券報刊少了多少不必要的干擾和煩惱!
我把股市里的錯綜復雜的東西根據自己的掌握開始縮減,減的再也不能簡單為止,當然這是根據自身情況的減肥,減下來的東西對于自己來說就是沒有用的東西。
我認為作為一個普通的小小投資者沒有精力和能力、沒有必要研究那些瑣碎復雜的問題,實際是越研究倒反越糊涂,其實技術分析說過來說過去就是"量、價、時、空"四個要素的變化,我最常用的而且覺得最有用的技術指標也就MACD,KDJ和K線兩三個,復雜化的結果往往主次不分,神秘化的結果往往故弄玄虛,坑自己不要緊,可不要坑別人。
在不斷地總結過程中,發現自己知道的東西真的不少,股評家每天說的那點東西我聽了后都感到很膚淺,無味!但是有關技術的東西,我真正會的深,領會的透卻沒有幾個,這樣就把知道而不會的丟掉,留下最基本、最簡單的,實踐證明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不要妄自菲薄,不要總認為賺錢的人比我們強,自己比別人差,其實在股市里我發現炒股成功和失敗與一個人的優勢多少相關性不是太大的,比如有人是碩士、博士、專家教授、公務員,先進工作者等高智商的能人,有人買了幾套投資軟件集中國智能分析之大成,有的人是同事和朋友之間公認的強者能人等等,具有很多優點優勢,結果在股市里還是個大輸家。道理很簡單,就是那個人的那么多的優點優勢對于股票投資決策并不是最關鍵最重要的,相反,有的人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沒有那么多的優點優勢,卻成為了股市贏家。道理也很簡單,就是這些人知道的東西并不多,而掌握的東西是即簡單又適用,同時他們的期望值并不高,每天對付賺點錢菜錢就滿足的人。
換句話說,一個人有一百個"優點",只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貪婪”,而且這個貪婪就會導致你在投資過程中重復犯關鍵性的錯誤,你就永遠擺脫不了輸錢的厄運。
股市投資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我讀過寧波敢死隊的書,兩軍對恃勇者勝等理念影響一批人敢做短線、搶反彈、弱市行情逆向操作,似乎人有多大膽就能贏多大錢的理念。這種投資思維和操作方法對于極少數投資者可能是成功的,但是,對于多數投資者卻是陷阱,大多數人不這樣做也是明智的選擇。
著名的巴菲特每年證券投資復利26%就被稱為股市大贏家,股神!關鍵是他贏多輸少。而現在我們的一些高手偶爾一年獲利100%、300%、500%,甚至更多,簡直是找不到北!張揚的快死的也快!巴菲特始終是一個贏家的秘訣:"安全第一,耐心第一"。中國股市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或平衡市,每一年至少有一波持續時間較長的、上漲空間很大的、多數股票能夠獲利的行情,或是還有兩撥、三撥這樣的行情,只要你耐心等待,伺機買進,行情結束果斷出局,可能就是贏家了。
一般散戶上漲的恐懼遠遠大于下跌的恐懼。中國人都是窮習慣了,突然在短時間內賺了翻倍的錢,多數人都會坐臥不安,如夢如幻。就像老話說的“沒有受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茅臺、張裕、白藥、宏達等漲了10倍的大牛股,在股市里誰都能看到,那么有誰能善始善終地從頭拿到尾呢?所以說,牛市最大的遺憾就是我們這些窮人享受不了天上掉下最大的福。
穩字當頭。想買入的一只股票時,一定要穩,千萬不能急。想買入的這只股票最好是在你自己的股票池里已經觀察了好多天,對它的走勢的穩定性,與大盤的同步性以及今后走勢的趨勢有個基本的了解和推測,因為介入時對介入的倉位多少,何時止損,何時止盈何時加倉都做到心中有個數,一切操作行為都是按部就班有條不紊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即便是介入錯了,退出來的操作也是計劃之中的事,沒有什么感到后悔或者是意外不正常的事。
買股票千萬不能急。不能聽人說某某股票是大黑馬,一頭重倉就搶進去。急,是貪的一種表現,也是沒有功底的表現,就算這次重倉搶進去還不算錯,漲了兩天要回調怎么辦?一旦回調跌到、打穿你的止損位怎么辦?這時候的心態能好嗎?心態一旦搞壞了操作就會變形,拿著就讓人難受,因為你不知道它會不會再跌,賣了吧還怕它會漲起來,就在這猶豫不決之中,股票一天天地下跌,損失越來越嚴重,最后短線變成中線,中線變長線,長線變成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局面。好多人不是“炒股”而是“拿股”。
炒股懶惰不行,遇到什么事都想讓別人告訴你,自己懶惰不想去尋找答案,沒有建立自己的股票池?這樣不但不能進步,反而會養成一個壞習慣,大事小情都想問問別人,對待自己操作的股票,明天的各種走勢怎么應對,事先要做好功課,如果在盤中臨時決定買還是要賣就會太晚了,所以機會就算在你眼前你也不一定能夠把握得住。
自己過去有一段不成功的炒股過程不算是浪費,也是一筆財富,股民不論年齡大小,善于吸取營養,善于拒絕一些不必要營養的誘惑,適當的減減肥,管住自己的眼睛,管住自己的耳朵,也就是少看,少聽,多動腦子,只有肯努力成功會等待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