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發布“2017年廣東現代化進程報告”。
報告顯示,2016年廣東省基本現代化實現程度為72.65%,達到現代化程度的第二梯級(70%—80%)。從現代化進程來看,2011年以來廣東現代化程度逐年提高,2011—2016年廣東現代化的實現程度提升速度依次為2.16、3.8、 1.6、 3.41、 3.53個百分點,現代化進程明顯加快。
報告以2016年統計數據為基準,對廣東省及21個地級以上城市的現代化進程進行了測評。2017年廣東省現代化評價的指標體系包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5個方面的12項指標。
課題組組長、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現代化戰略研究所所長鄧智平表示,從現代化進程來看,2011年以來廣東現代化程度逐年提高,從測評的五個領域指標來看,廣東美麗領域指標實現程度提升最快。而從12項三級指標實現情況看,廣東實現現代化目標程度有喜也有憂。2016年12項指標沒有一項達100%,這說明廣東在各個方面離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標準均有差距。達標率明顯偏低的有人均GDP、每萬人口刑事犯罪人數、每百人固定寬帶訂閱數和GDP能耗。當然,也有3項指標實現程度在90%以上,分別是城鎮化水平、基層民主參選率和人均預期壽命。每萬人口擁有執業律師數實現程度也達到80%以上。
報告還對廣東省2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現代化進程得分進行排名,2016年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為:深圳市、廣州市、珠海市、佛山市、中山市、東莞市、惠州市、江門市、汕頭市、肇慶市?,F代化實現程度高的地區仍然集中在珠三角地區。
報告最后指出,與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其他省市相比,廣東的人均GDP、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城鄉收入差距、研發投入等短板明顯。鄧智平建議,廣東應在三方面繼續努力:一是加快發展科技教育事業,夯實創新驅動發展基礎;二是努力振興粵東西北地區,推進省內城鄉區域同步現代化;三是持之以恒加強社會建設,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