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換,就是變化。龍的剝換是指龍的自然形態由兇變吉的變化過程。所謂脫卸剝換粗變細,兇星變吉氣。
楊公說,一剝一換大生細,從大剝小真奇異,剝換如換好衣裳,如蠶蛻殼蛾脫翼。
一條龍脈從祖山到穴場,這整個過程,所有星峰不可能都是清秀、圓潤、端莊、平正,不可能都吉。也會有歪斜、破碎、臃腫、嵯峨、劫煞等兇的存在。
龍的剝換就是龍的蛻變的過程,將身上的煞氣脫卸干凈。當龍脈行至少祖山時,開始變得秀麗漂亮,穴星也生得飽滿肥圓。這樣,龍脈就剝換得不錯。
龍脈貴在能剝換。太祖山高聳入云,惡石顯著,山勢險峻,立陡掛崖,屬兇。它迢迢而行,經過多番跌斷過峽,穿帳出脈,退皮換骨,最終出落得即細又嫩,宛如美女豆蔻年華。
龍脈在剝換的過程中,能前后相生最妙。比如廉貞火星作祖,接下來的星峰變為土星,然后是金星,依相生的順序前行,必結富貴龍穴。
如果龍脈一開始是吉星,剝出少祖兇星,又一二節便結穴,這是兇地,不可扦。若龍脈入少祖后,一路吉星相照,奈何入首卻變兇星,倘穴情明白,也不失為好地,唯恐初代不佳。假使從太祖到少祖這一大段,龍脈剝換成格,可圈可點,但到少祖居然不斷剝出兇星,不結穴。
古人說,如果龍脈沒有剝換,就沒有造化,根本不會結地,不必苦苦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