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A.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B.努力發展近代工業
C.引進西方先進技術
D.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2.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表中史實與對應的推論表述錯誤的是史實( )
3.下列關于美國南北戰爭和俄國1861年改革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通過和平方式解決了國內矛盾
B.都避免淪為半殖民地的命運
C.都維護了國家統一
D.都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
4.下列是當今世界一些國際組織的徽標圖案,中國加入的最大貿易組織是( )
5.某校初三(1)班同學在學習兩次工業革命的過程中排演了歷史課本劇《交通的革命》,他們設計的情節不合理的是( )
A.美國人首先造出蒸汽機作動力的輪船
B.史蒂芬孫在電燈下繪制火車機車圖紙
C.卡爾?本茨向人們展示他制造的汽車
D.美國的萊特兄弟制造的飛機試飛成功
6.下圖是漫畫《列寧同志清掃地球》它反映了20世紀初期某一重大歷史事件對世界的影響。這一事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社會制度。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是( )
A.法國大革命
B.俄國十月革命
C.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D.蘇聯解體
7.“我們過去認為,可以一舉消滅市場關系。而實際情況表明,恰恰要通過市場關系走向社會主義。”蘇俄由此采取的措施是( )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魯曉夫改革
8.下圖材料描述的是( )
A.斯大林模式
B.羅斯福新政
C.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D.戈爾巴喬夫改革
9.羅斯福許諾要用“計劃經濟克服經濟危機”。材料中的“計劃經濟”體現在( )
①實行農業集體化和五年計劃 ②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③頒布《國家工業復興法》 ④推動進入“新經濟時代”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0.羅斯福在爐邊談話中說:“我們將采取……措施,以使我國的產業工人獲得更加公平的 工資收入,防止惡性競爭和超常的勞動時間,同時鼓勵所有企業防止生產過剩。”為此,羅斯福政府( )
A.頒布《國家工業復興法》
B.興辦公共工程
C.整頓銀行和金融業
D.政府補貼農業
11.1941 年9月,德軍進攻蘇聯首都,蘇聯軍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首都保衛戰的勝利,打破了德軍“天下無敵”的神話。這場戰役是( )
A.莫斯科保衛戰
B.斯人林格勒戰役
C.諾曼底在陸
D.攻克柏林戰役
12.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法、美等戰勝國通過兩次國際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統治新秩序崩潰的標志是( )
A.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的召開
B.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C.德軍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
D.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
13.歷時200天的會戰,是蘇德戰爭中最為激烈的戰役。它不僅使蘇德戰場發生了根本轉折,而且使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局發生了重要轉折。此次會戰是( )
A.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B.諾曼底戰役
C.莫斯科保衛戰
D.凡爾登戰役
14.20世紀50-70年代,日本經濟保持著9.6%的高增長率。這除了日本自身的努力外,還得益于哪一國家的扶持?( )
A.美國
B.蘇聯
C.中國
D.法國
15.“西歐國家感到,美蘇兩國對西歐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數,提高西歐國家的國際地位,加快經濟發展,必須密切聯系、加強合作。”于是西歐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建立了( )
A.三國同盟
B.軸心國
C.歐洲共同體
D.歐洲聯盟
16.1980年,日本政府提出“對先進的技術不僅僅只是‘模仿和追隨’,而是要‘首創和領先’”。為此采取的措施是( )
A.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
B.進行社會改革
C.推行非軍事化政策
D.實行“科技立國”政策
17.“從 1948 年到 1974 年全球衰退開始的 25 年間,西歐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不間斷增長。” 對西歐經濟“增長”原因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影響
B.簽署《歐洲聯盟條約》
C.制定恰當的經濟政
D.馬歇爾計劃的扶持
18.某同學學習的下列歷史事件,其共同主題是( )
①杜魯門主義 ②馬歇爾計劃 ③建立北約組織 ④成立華約組織
A.兩極格局的形成
B.霸權主義的推行
C.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D.區域集團化的加快
19.“杜魯門及其顧問認識到,比起維持與蘇聯戰時合作的心愿,他們將重建西歐……看得更重。”因此,美國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歐盟”
B.提出“杜魯門主義”
C.建立“經互會”
D.實施“馬歇爾計劃”
20.“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因為通訊和交通越來越方便。沒有國家可以孤立存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舞臺,使各國的命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成為世界經濟海洋中的孤島。”這兩則材料說明經濟全球化( )
A.沖擊了發展中國家的國家主權
B.使得各國經濟相互依存性進一步加強
C.帶來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問題
D.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二、判斷題
21.1917年10月(俄歷十一月),列寧領導的武裝起義取得了勝利,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22.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新出現的交通工具有火車、輪船、汽車、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23.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消除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為世界贏得了二十年和平時間。
24.羅斯福新政的目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內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
25.德國法西斯的投降,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結束。
26.1921年蘇俄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三、填空題
27.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最早開始于__▲__ (國家);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逐步取代蒸汽,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歷史進入了“__▲__時代”。
28.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__▲__;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是__▲__ 。
29.1861年,南方軍隊挑起內戰,美國爆發了__▲__,這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1868年,推翻幕府以后,日本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這些改革被稱為“__▲__”。
四、材料題
30.近代以來,大國崛起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探究它們的崛起過程,總結它們的成功經驗,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光榮革命在英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它不僅將英國1640年以來的革命成果以溫和和妥協的方式鞏固下來,并且以此為出發點,奠定了現代英國的基礎,開啟了現代英國之路。”
——肖德甫《大國法則》
材料二 很多人認為這種制度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國家生存的障礙……為了保持沙皇俄國的大國地位,沙皇正著手開始一項改革計劃……社會改革為政府發起的工業化進程鋪平了道路,使俄羅斯在19世紀最后十年發生了轉型。
——杰里·齊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當日本19世紀中葉開始面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威脅時,能夠以這些國家為榜樣,順利地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走上獨立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四 在十九世紀后期,落后于英國和法國技術的美國技術,突然獲得了大發展,并以電燈、打字機、電話以及三樣革命性進展——電、汽車和飛機——改變了世界。
——沃爾特·拉菲伯《美國世紀》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為什么說光榮革命“奠定了現代英國的基礎”?(1分)
(2)材料二中阻礙俄國發展的“這種制度”指的是什么?(1分)“社會變革”指的是俄國歷史上的什么事件?(1分)
(3)材料三所說的日本“社會變革”在歷史上稱為什么?(1分)
(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美國進行這次技術革命的政治條件是什么?(1分)
(5)上述四國崛起的經驗,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何啟示?(1分)
31.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引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工業革命動力演進示意圖
材料二 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與此同時,電動機也制造出來。不久,出現了集中供電的發電廠,輸變電技術也日益完善……電燈、電車、電話、電影放映機等機電產品紛紛涌現,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材料三 據統計,在20世紀初工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5%~10%是依靠采用新技術獲得的,到了20世紀70年代,這個比例已上升到60%-80%。90年代發達國家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70%-80%。 ——人教版《中國歷史九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
材料四 科技革命的雙重影響
(1) 據材料一指出工業革命中機器動力是如何演進的?(1分)
(2) 材料二所涉及的工業革命使人類邁入什么時代?(1分)據材料指出這次工業革命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積極影響。(1分)
(3) 材料三體現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什么特點?(1分)
(4)參考材料四,就科技革命給人類帶來的發展與挑戰再各舉一例。(1分)據此說說你對科技革命的認識。(1分)
32.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多叱咤風云的大國,比如二戰結束后最富強的美國。美國的發展道路雖然有它自身的特點,但依然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鑒。某校九年級學生圍繞美國的崛起這個主題查找資料,進行了系列探究,請你參與。
材料一 在美洲大陸北部,有一個飄著星條旗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出現……演繹了大國興起的罕見奇跡。
它在歐洲文明的基礎上獨創性地走出了一條發展之路,將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占據了一個多世紀。
——《大國崛起》
材料二 (在叛亂地區)“為人占有而做奴隸的人們都應在那時(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遠獲得自由”,“合眾國政府行政部門,包括陸海軍當局,將承認并保障上述人的自由。”
材料三
(1)上述材料出自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林肯政府頒布的哪一部法令?(1分)
(2)20世紀30年代,美國面對嚴重的經濟危機,實行羅斯福新政,請結合所學說說羅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和特點。(2分)
(3)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結構都和以前有很大不同,人們認為美國進入了新經濟時代。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美國新經濟的主要特征。(2分)
(4)綜合上述材料中美國的崛起過程,談談對我們實現“強國夢”有哪些啟示?(1分)
參考答案
1.D 2.B 3.D 4.C 5.B
6.B 7.B 8.A 9.A 10.A
11.A 12.C 13.A 14.A 15.C
16.D 17.B 18.A 19.D 20.B
21.錯誤 22.錯誤 23.錯誤 24.√ 25.錯誤
26.√
27.英國;電氣時代;
28.帝國主義戰爭;德國閃擊(突襲)波蘭。
29.南北戰爭、明治維新
30.
(1)因為通過革命,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度,奠定了現代英國的制度基礎。
(2)農奴制;1861年改革;(或廢除農奴制改革,或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
(3)明治維新
(4)廢除黑人奴隸制度。
(5)國家要發展,民族要振興,必須建立在先進制度的基礎上,國家要發展,科技要領先,要重視科學技術,深化改革等。(有理即可)
31.
(1)從人力、水力、風力向蒸汽動力的發展;(或最初人們通過發明機器,使用人力、水力、風力進行工業生產,后來發展到使用以蒸汽為動力的蒸汽機,并在各行業中運用。)
(2)電氣時代;提高了生產力,促進了工業的快速發展;使人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進一步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等等。(圍繞生產和生活談,有理即可)
(3)加快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率的速度,縮短了知識變為物質財富的過程;經濟增長中科學技術比重不斷上升。
(4)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方便了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增大了網絡詐騙的風險等;(開放性題,選取科學技術正反兩個方面的影響回答,有理即可)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對人類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32.
(1)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分)
(2) 中心措施:對工業的調整;(1分)特點:國家干預經濟(或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1分)
(3) 信息化、全球化;(2分)
(4) 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是基礎和前提;
杰出人物推動社會進步;
恰當的政策有利于社會的發展;
不斷改革,大膽創新,善于學習外國的長處和科學技術、管理經驗;
大力發展科技,培養人才等。(言之有理,符合題意即可得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