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的歷史記載精簡如下 :
武帝劉裕在公元363年出生。公元404年,劉裕平定桓玄叛亂,成為東晉最后一個權臣。公元409年,劉裕北伐并消滅南燕。公元416年,劉裕再次北伐,攻滅后秦。公元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建立劉宋。
高帝蕭道成在公元427年出生。是西漢蕭何的24代孫。公元474年,蕭道成率兵鎮壓劉休范叛亂,此后便逐漸掌握劉宋朝政。公元477年,劉昱被殺,蕭道成等人擁立安成王為帝,蕭道成完全掌握劉宋朝政。公元478年,蕭道成平定沈攸之叛亂,并殺死黃回,將主要反對派消滅干凈,開始做代宋稱帝的準備。公元479年,在蕭道成的逼迫下,宋順帝劉準禪位于蕭道成。劉宋滅亡。蕭道成登基稱帝,是為齊高帝,南齊建立。
武帝蕭衍于公元464年出生。公元500年,蕭衍起兵反對蕭寶卷,并于次年擁立蕭寶融為帝。公元501年,蕭衍率大軍擊敗蕭寶卷的軍隊,從此掌握南齊朝政大權。公元502年,在經過一番周密策劃后,蕭衍代齊稱帝,是為梁武帝,南齊滅亡,南粱建立。公元527年、529年、546年和547年,信奉佛教的蕭衍先后舍身入佛門。公元548年,侯景之亂爆發。
武帝陳霸先于公元503年出生。公元524年,陳霸先在廣州平息李賁的叛亂,開始受到蕭衍的重視。公元548年,侯景叛亂,陳霸先率兵與之周旋,最終將侯景打敗。蕭繹即位后,將陳霸先封為征北大將軍,后又進位司空。公元554年,蕭繹被殺,陳霸先與王僧辯擁立蕭方智,后王僧辯又改立蕭淵明為帝,陳霸先殺掉王僧辯,廢蕭淵明,再立蕭方智。公元557年,陳霸先廢蕭方智,即位稱帝,建立陳朝,南齊滅亡。
北魏 : 道武帝拓跋圭于公元371年出生。公元377年,拓跋圭祖父拓跋什翼犍因部落內亂被害,代國滅亡。公元386年,拓跋圭在牛川會盟,即位為代王,同年改代為魏,自稱魏王。公元386年年底,拓跋圭大敗叔叔窟咄,解決了北魏的內亂問題。公元390~公元394年,拓跋圭征服和吞并了周邊大小部落,迅速充實了北魏的實力。公元394年和396年,拓跋圭兩次率軍大敗后燕,開始進入中原地區。公元396年,拓跋圭稱帝。公元397年,拓跋圭滅掉后燕以后,北魏成為北方地區最強大的政權。公元409年,拓跋圭被兒子拓跋紹殺害。
東魏 : 孝靜帝元善見被高歡于公元534年擁立為帝,隨后遷都鄴城,史稱東魏。(在位 : 公元534年~公元550年。)
西魏 : 文帝元寶炬于公元507年,(在父親元愉被軟禁的期間)出生。公元508年,元寶炬的父親元愉被殺。公元517年,元寶炬一家得以平反昭雪,此后,元寶炬逐漸成為北魏的朝中重臣。公元528年,元寶炬與北魏孝明帝密謀,欲殺亂政的胡太后,結果失敗,孝明帝被殺,元寶炬被革職。公元534年,高歡反叛,攻下洛陽,元寶炬投奔宇文泰。公元534年,元寶炬被宇文泰擁立為帝,建立西魏。
北齊 : 文宣王高洋在公元530年,(高歡的第二個兒子)出生。公元549年,高澄被家中的廚師刺殺,年僅19歲的高洋挺身而出,將東魏的大權盡收手中。公元550年,高洋逼東魏孝靜帝禪位,自己登基稱帝,建立北齊。公元555年,高洋率兵南征南粱,先勝后敗,不得不撤軍回朝。公元555年,高洋動用數萬民工,建造了西起今山西大同、東到今河北居庸關的900多里長城。
北周 : 孝閔帝宇文覺(北周的開國皇帝是宇文泰的第三子)。公元556年,宇文護逼迫西魏恭帝禪讓帝位給宇文覺。第二年正月,宇文覺正式即位,建立北周。但這個開國皇帝并無實權,國家大事都是由他的堂兄宇文護處理。…,…。到了靜帝宇文闡,公元580年,宇文贊被荒淫無度淘空了身體,終于一命鳴呼。這8歲的小皇帝宇文闡根本不懂治理國家,于是北周的朝政大權就都落到楊堅的手里,一切國務均由楊堅做主,宇文闡成為楊堅的傀儡。公元581年,楊堅終于耐不住寂寞,逼迫宇文闡下詔讓位給他,建立隋朝。三個月后,楊堅又派人殺了宇文闡,北周正式滅亡。
(如有錯別字、漏字,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