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在位期間,對外連年征戰,對內巧取豪奪,此外,漢武帝驕奢淫逸,無限度透支民力,如果不是仗著漢朝有呂后期間的休養生息以及文景之治的基礎,估計,漢武帝的帝國,也會如同秦末那樣,被各地蜂擁而起的起義軍給推翻。
漢武帝對百姓兇殘,對自家人也從不手軟,漢武帝駕崩之時,他的女兒里,只有一個鄂邑公主還在人世。
1、殺子立母
漢武帝逼死了和衛子夫的兒子太子劉據,臨終之前將皇位傳給了還是個孩子的劉弗陵(史稱漢昭帝)。
漢武帝在傳位前,有一定的擔憂。
因為漢武帝想起了漢朝這么多年的往事:比如,劉邦一死,呂家人就差不點把劉家人斬盡殺絕;又比如自己年輕那會兒,剛當皇帝的時候,竇太后一家對朝政的把持。
漢武帝擔心還是孩子的昭帝登基,會讓昭帝的生母(趙婕妤)把持朝政,并且傾覆劉家天下,于是,漢武帝沒廢話,命人先殺了趙婕妤。
這便是殺子立母的由來。
這些事兒辦完以后,漢武帝還為漢昭帝安排了輔政大臣:霍光、桑弘羊、上官桀。安排完這一切以后,漢武帝便撒手人寰了。把一個龐大的帝國,留給了還是孩子的漢昭帝劉弗陵。
2、漢昭帝的童年
漢昭帝登基以后,霍光考慮到漢昭帝還是個孩子,生母和嫡母(這里指衛子夫) 也都已經不在人世了,為了照顧漢昭帝的起居,霍光想起了一個人。
鄂邑公主也是此時漢武帝的女兒中,唯一一個尚在人世的,至于漢武帝的其他女兒,都被漢武帝逼死或者殺死了——從漢武帝的女兒們的下場,不難看出,漢武帝的公主是真不值得羨慕,給漢武帝當女兒,也絕對是高風險的“職業”。
就這樣,在鄂邑公主的撫養中,漢昭帝一天天成長起來了。
1、樹敵太多的霍光
漢武帝臨終之前,是安排霍光、桑弘羊、上官桀、金日磾四個人一起輔佐漢昭帝。
而四個人里面,金日磾一直遠離權力核心,身為匈奴王子的他,也懶得參與漢朝的權力斗爭,因此,他也樂得成為看客。
而霍光、桑弘羊、上官桀三個人則不這么想。
三個輔政大臣里面,霍光最為強勢。桑弘羊、上官桀,都不是霍光的對手。
而上官桀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于是找關系,先是討好鄂邑公主的情人丁外人,之后通過鄂邑公主的門路,把孫女嫁給了漢昭帝(也就是歷史上的上官皇后)。
而丁外人想封侯,于是委托上官桀和鄂邑公主出面,本來丁外人想,有公主和上官桀出面,自己這個侯爺,肯定沒懸念了。
不料霍光堅決反對。
于是,鄂邑公主開始恨上霍光了。
此外,桑弘羊也想給自己家親戚謀取爵位,結果也被霍光拒絕了。
鄂邑公主、桑弘羊、上官桀,三個人都開始把霍光當仇人了。
2、不甘寂寞的燕王劉旦
按說如果作為嫡長子的劉據做太子、做皇帝,劉旦是無話可說的,畢竟人家是嫡長子,而劉據自殺以后,劉旦覺得,怎么輪,漢帝國的皇位,都輪不著劉弗陵這個瓜娃子來坐。因此,劉旦對漢朝朝廷是十分不滿,并且也十分想取代劉弗陵。
畢竟,論年紀,劉旦是哥哥,比劉弗陵有資格做皇帝;
論出身,劉旦不是嫡子,可你漢昭帝也不是啊!
說實話,換做我是劉旦,我也得郁悶許久。
而霍光的專權,劉旦的不滿,讓桑弘羊等人想到了一條妙計:鄂邑公主等人讓劉旦派人去京城,以燕王名義在漢昭帝面前控告霍光有篡位野心,鄂邑公主等人本以為此計刻意挑撥漢昭帝和霍光的關系,從而扳倒霍光。
只要霍光一垮臺,桑弘羊、丁外人還有上官桀的心愿,都可以達成,結果哪料到,漢昭帝壓根不信燕王派來的人的告發。
此計落空,鄂邑公主、桑弘羊等人又想了個辦法。
那就是,想方設法在京城發動政變,殺死霍光,之后直接廢掉漢昭帝,然后迎立劉旦做皇帝。
而這個計劃還沒等實施,就被霍光發覺,最終,桑弘羊、上官桀等人被霍光一網打盡,而鄂邑公主也自知霍光不會放過自己,于是,自殺身亡。
可嘆鄂邑公主,為了情人謀害弟弟,最終賠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