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頊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昌意是黃帝與嫘祖所生,是皇帝的次子。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生下顓頊。顓頊生子虞幕是虞舜的五世祖。后來的夏、楚都是顓頊的子孫。鯀是夏朝開國君主禹的父親,鯀是顓頊的五世孫。楚國的先祖季連是顓頊的五世孫。
顓頊去世后,帝嚳(姓姬名俊)繼位。帝嚳是黃帝的曾孫,他的祖父玄囂(少昊)是黃帝與嫘祖生的長子。帝嚳是商、周兩朝的先祖。商朝的先祖契(姓子名契)是帝嚳與簡狄之子,帝堯異母兄。契被帝堯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市),其部落以地為號稱'商族'。周朝的先祖后稷(姓姬名棄)是帝嚳與其元妃姜嫄所生的嫡長子。后稷曾被帝堯任用為相。
帝嚳死后,帝嚳與常儀之子摯即位。九年后,摯禪位于其弟陶唐侯唐堯。
堯是帝嚳之子,母為慶都。堯姓伊祁,號放勛。堯十三歲被封于陶(今山西襄汾縣陶寺鄉),輔佐摯。十五歲,改封于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號為陶唐氏。摯禪位于堯,堯定都平陽。
舜(姓姚名重華),是黃帝九世孫,顓頊的六世孫。堯禪位于舜,舜國號為“有虞'。
禹(姓姒名文命),是顓頊的六世孫。禹因治理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位而繼承帝位,國號夏。禹是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開國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