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銀楊紹輝:可燃冰點亮油服行業前景,投資邏輯全攻略

一、前言

2013年12月17日,國土資源部召開2013 年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探成果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國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首次探獲高純度新類型天然氣水合物。2017年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采獲得成功。

長期看,可燃冰有望主導未來全球能源供給,但目前各國對可燃冰的賦存條件、形成機理和分布特征的研究,以及更進一步的經濟性開采技術尚未成熟。目前階段可燃冰主要為油服板塊帶來主題投資機會。

二、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

可燃冰即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是分布于陸地的永久凍土或深海沉積物中,由天然氣與水在低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

2.1形成條件:低溫、高壓、氣源充足

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氣在中高壓和低溫條件下混合而成的類冰的、籠形結晶化合物:

(1)低溫:可燃冰在0-10℃下生成,超過20℃便會分解,海底溫度一般保持在2-4℃左右。

(2)高壓:可燃冰在0℃時,只需30個大氣壓即可生成,深海很容易具備30個大氣壓條件,并且氣壓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

(3)氣源充足:海底有機物沉淀后,其中豐富的碳經過生物轉化,可產生充足的氣源。

海底的地層是多孔介質,在溫度、壓力、氣源三者都具備的條件下,可燃冰晶體就會在介質的空隙間中生成。

2.2化學成分:mCH4onH2O

可燃冰化學分子式可用 mCH4onH2O表示,m代表水合物中氣體的分子數,n為水分子數。組成天然氣的成分如 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 CO2、N2、H2S等可形成單種或多種天然氣水合物。

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的主要氣體為甲烷,對甲烷分子含量超過99%的天然氣水合物通常稱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

2.3物理性質:易被勘探

物探方法識別天然氣水合物的理論基礎:

(1)天然氣水合物的密度接近并稍低于冰的密度,剪切系數、電解常數和熱傳導率均低于冰;

(2)天然氣水合物的聲波傳播速度明顯高于含氣沉積物和飽和水沉積物;

(3)中子孔隙度低于飽和水沉積物;

(4)天然氣水合物的毛細管孔隙壓力較高。

三、資源儲量: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

3.1全球儲量:相當于化石能源的2倍

據估計,全球可燃冰資源總量約有2.8x1015--8x1018m?,大部分資源量位于海洋中,永久凍土區蘊含資源量占全球資源量的比例低于20%。

據估計,儲存在天然氣水合物中的碳至少有1×1013t,約為目前已探明的所有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中碳含量總和的2倍。

科學家估計,海底可燃冰的儲量至少夠人類使用1000年。

3.2中國儲量:資源量占全球0.4%

我國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東海海域、青藏高原凍土帶以及東北凍土帶,據粗略估算,其資源量分別約為64.97x1012m?、3.38x1012m?、12.5x1012m?和2.8x1012m?。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的資源量為700億噸油當量,約相當中國陸上石油、天然氣資源量總數的二分之一。

四、儲藏分布:海上為主,埋深較淺

4.1狀態:白色固體物質

類冰狀的結晶物質,是天然氣在0℃和30個大氣壓的作用下結晶而成的冰塊,甲烷占80%--99.9%,可直接點燃,燃燒后幾乎不產生任何殘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都要小。

4.2分布:凍土型、海洋型

(1)凍土型--主要分布在永久凍土帶的陸地上的可燃冰

成藏原理:天然氣向上溢散,遇到上面凍土層的覆蓋,天然氣和水在低溫、高壓的條件下形成可燃冰,其組分除了甲烷,還有少量乙烷、丙烷等氣體。陸地上發現的可燃冰氣藏與常規氣藏賦存形式相同,都在沉積巖層中,和常規氣層開發基本相同。陸上可燃冰氣藏與海洋可燃冰氣藏相比,氣層厚度相對較大,并且均發現在含油氣盆地中,且氣藏屬于下生上儲型。

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凍土大國,凍土區總面積達215萬 km2,具備良好的賦存條件和資源儲量。遠景資源量至少有350億 t當量油,可供中國使用近90年,而青海省的儲量約占其中的1/4,一是青海有面積廣、厚度較大的凍土帶資源,為可燃冰的存在提供地質條件,二是青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為可燃冰的形成提供資源條件。

(2)海洋型--海上的可燃冰

海洋型可燃冰有兩類來源:(1)海洋里大量的生物和微生物死亡后的遺尸不斷沉積到海底,很快分解成有機氣體甲烷、乙烷等,留存在海底結構疏松的沉積巖微孔,遇水形成化合物;(2)海底地層常規天然氣受地質構造運動影響,向上運動遇低溫海水和深海壓力條件下,形成化合物。

海洋可燃冰通常存在于新生代欠固結巖石或沉積物中,在砂巖和粉砂巖中以細粒浸染狀分布于孔隙中或以網狀充填于裂隙中;在未成巖的沉積物中通常呈團塊狀、絮狀、薄層狀和透鏡狀,故含氣整體性較差,但在砂巖儲集層中含氣整體性較好,海洋可燃冰在上新世地層中發現較多。

目前海洋中發現的可燃冰數量與規模比陸地上大,主要分布在東、西太平洋邊緣和西大西洋邊緣,東大西洋邊緣和印度洋也有少量發現。

世界海洋陸坡面積的90%具備埋藏可燃冰的條件,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圍約占海洋總面積的10%,相當于4000萬 km2,是迄今為止海底最具價值的礦產資源。

4.3儲量分布:海上占比80%以上

天然氣水合物在自然界廣泛分布在大陸永久凍土、島嶼的斜坡地帶、活動和被動大陸邊緣的隆起處、

極地大陸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境。

海底天然氣水合物已發現的主要分布區:

(1)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南美東部陸緣、非洲西部陸緣和美國東海岸等;

(2)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島海溝、沖繩海槽、日本海、四國海槽、日本南海海槽、蘇拉威西海和新西蘭北部海域等;

(3)東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亞濱外和秘魯海槽等;

(4)印度洋的阿曼海灣;

(5)南極的羅斯海和威德爾海;

(6)北極的巴倫支海和波弗特海;

(7)大陸內的黑海與里海等。

五、開采進度:美日中德俄走在世界前列

可燃冰開采方面,美國、日本、德國等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德國、俄羅斯之后世界上第五個采集到自然狀態可燃冰的國家。

5.1中國:20年后可燃冰接力頁巖氣

中國國土資源部2009年9月聲明,中國地質部門在青藏高原發現了一種名為可燃冰的環保新能源,預計10年左右能投入使用。這是中國首次在陸域上發現可燃冰,使中國成為加拿大、美國之后,在陸域上通過國家計劃鉆探發現可燃冰的第三個國家。

根據中國戰略規劃對可燃冰勘探開發的安排,2006-2020年是調查階段,2020-2030年是開發試生產階段,2030-2050年,中國的可燃冰將進入商業生產階段。

5.2日本:首個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術的國家

日本2013年3月12成功從愛知縣附近深海可燃冰層中提取出甲烷,成為世界上首個掌握海底可燃冰采掘技術的國家。這是全球首次通過在海底分解含大量天然氣成分的可燃冰取得天然氣,標志著日本可燃冰開采商業化進程邁出關鍵一步。

日本希望2018年開發出成熟技術,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生產。

5.3其他國家

美國:1981年投人800萬美元制訂了天然氣水合物10年研究計劃,1998年又把天然氣水合物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能源列入長遠計劃,每年投入2000萬美元,準備在2015年試開采。

韓國:產業資源部制訂了《可燃冰開發10年計劃》,計劃投入總計2257億韓元,用以研究開發深海勘探和商業生產技術。

印度:1995年制訂了5年《全國氣體水合物研究計劃》,由國家投資5600萬美元對其周邊海域的天然氣水合物進行前期調查研究。

六、投資建議:短期主題投資機會,長期海上鉆完井受益

長期看,可燃冰有望主導未來全球能源供給,但目前各國對可燃冰的賦存條件、形成機理和分布特征的研究,以及更進一步的經濟性開采技術尚未成熟。目前階段可燃冰主要為油服板塊帶來主題投資機會,A股上市公司中,重點關注受益可燃冰海上鉆井服務和隨鉆測井服務的中海油服海油工程,重點關注受益可燃冰完井服務和生產、儲運環節的杰瑞股份恒泰艾普惠博普富瑞特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全球可燃冰的資源量是常規天然氣的50倍
未來的清潔能源:可燃冰
中國首次鉆獲可燃冰 儲量約合1500億m3天然氣
可燃冰,是天使還是魔鬼?
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
中國計劃2030年前進行可燃冰商業開發|可燃冰|天然氣|開發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齐河县| 霍州市| 黄浦区| 怀远县| 安龙县| 武平县| 伊宁县| 扶沟县| 花垣县| 隆子县| 蛟河市| 团风县| 曲松县| 高尔夫| 双峰县| 武定县| 长白| 肥乡县| 繁峙县| 全椒县| 赣州市| 宁阳县| 淅川县| 汤阴县| 项城市| 崇仁县| 浠水县| 广德县| 辽阳市| 桦甸市| 宜兰市| 西乌| 托克逊县| 新竹市| 镇康县| 沐川县| 广州市| 吉林市| 青铜峡市|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