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推、深蹲和硬拉都是非常有效增肌的復合動作。在你考慮“這三個動作能分別舉到體重的多少倍”前,先從細節(jié)上看看你是否真的做對了。
1.躺在平凳上,保持臀部觸及凳面,使用略寬于肩的握距,正手抓握啞鈴,從架上推起并舉到最高位置,這將是你的起始姿勢。
2.吸氣的同時,從起始位置開始慢慢落下,直到手肘呈直角(適合新手);主頁君建議肩部肌腱沒問題的訓練者可以把杠鈴落到胸部上。
3.呼氣推杠返回到起始位置,把注意力集中到胸肌。在頂部的位置穩(wěn)定你的手臂,收縮你的胸部,保持一秒鐘,然后再開始慢慢下落(在理想的情況下,落下的時間秒數(shù)應該是推起的兩倍)。
4.重復上述動作直到規(guī)定的次數(shù)。
5.當你完成后,將杠鈴放回到架子上。
1.如果你是新手,請在有人輔助的情況下訓練,或者使用保守的重量。
2.在臥推過程中不要讓杠鈴前后移動,要保持在一條垂直線上。
3.不要讓杠鈴砸向你的胸部,再利用反彈推起,在任何時候你都應該完全控制重量。
1.窄握距可加強胸大肌內(nèi)側(cè)部和肱三頭肌的鍛煉。
2.寬握距可加強胸大肌外側(cè)部的鍛煉。
3.女孩子們?nèi)绻谂P推凳上腳著不到地的話,可以墊個杠鈴片。
臥推是一個復合動作(即涉及到多個關(guān)節(jié)的動作),參與運動的有肩關(guān)節(jié)和肘關(guān)節(jié)。臥推的下半程會帶動肩關(guān)節(jié)的運動,而肘關(guān)節(jié)的運動是由肱三頭肌來帶動,發(fā)生在上半程。所以在做臥推時,不應將注意力放在手臂上,而應將注意力放在體會胸肌發(fā)力推起杠鈴的感覺,感受胸肌收縮的過程。此外,新手一開始必須學會集中體會肌肉的收縮和伸展,而不是盲目地往杠子加重量,導致動作變形。
將杠鈴置于頸后,雙手抓握杠鈴,身體挺直,兩眼平視前方,兩腳同肩寬。屈膝慢慢蹲下去至大腿平行地面或稍低于膝,保持后,股四頭肌等收縮用力,蹬腿伸膝至還原。動作節(jié)奏:下蹲2-3秒,靜止1-2秒,蹲起2秒。
深蹲是伸髂、膝的雙關(guān)節(jié)動作,可劃分為準備姿勢、下蹲和蹲起三個階段。
初學者首先要明確杠鈴放置的準確位置。抬頭挺胸直腰,背部挺直,但不能過伸。肩胛骨收縮后,將橫杠放在隆起的斜方肌和三角肌上,調(diào)整平衡。杠鈴的重量由四點分擔,其中斜方肌承受絕大部分重量,這樣就不需要再墊海綿等緩沖物。即使身體偏瘦,三角肌、斜方肌等較薄弱,也完全能“吃重”,且不會有疼痛等不適的感覺。兩手臂側(cè)抬雙手握杠,起穩(wěn)定作用。腳跟下可以墊一厚約3厘米的木板或杠鈴片,因肩部負重后,人體和杠鈴的總重心后移,而背部不能前傾,腳跟墊高,使重心被動前移,便能還原成穩(wěn)定的支撐狀態(tài),重新獲得的平衡還能使股四頭肌在深蹲時受力增加。將杠鈴片扛起后,調(diào)整腳的位置,兩腳間距一般同肩寬,分得過開內(nèi)側(cè)內(nèi)收肌群受力過大會過于發(fā)達,于審美于生活都不利,兩腳應呈30-45度角自然站位。若杠鈴放到頸椎骨上(大忌),會造成疼痛,還會形成含胸弓腰的動作,使腰背肌的緊張性加強。
做好準備姿勢后,深吸氣的同時慢慢屈膝控制下蹲。下蹲時膝關(guān)節(jié)的方向同腳尖方向一致,蹲至大腿平行于地面或稍低于膝。若臀部落到踝關(guān)節(jié),則下蹲過低,既沒有必要,又容易造成膝踝等關(guān)節(jié)損傷。下蹲速度不宜過快,應掌握好節(jié)奏,起碼下蹲的速度不能比蹲起的速度快。由于肌肉被拉長后有明顯的時間效應,時間越長肌力下降越多,反之肌力下降越少,所以舉重運動員下蹲后立即蹲起能舉起的重量,在他下蹲后停頓時間稍長就不一定能舉起,因為他立即蹲起利用了臀肌和股四頭肌等肌群的拉長,增加了肌肉彈性,增強了肌肉力量。而我們健身鍛煉的要求不一樣,下蹲至最低要保持1-2秒,然后再蹲起。盡管這樣做蹲起的重量要小一些,但下肢肌群的實際受力并未減小,且相對要安全些。
深蹲鍛煉價值最大的是蹲起階段,此階段注意力集中在腿部,腿部全部用力,同時呼氣。頭要抬起,想象蹬腿用力使頭能向上頂,而不要先抬起臀部后直腰。整個蹲起過程要保持重心穩(wěn)定在一條垂直線上,腳不能移動。身體直立后,股四頭繼續(xù)用力,極度收縮,使膝關(guān)節(jié)保持過伸的趨向1-2秒。
對硬拉而言,一定要在起始動作中使身體各部位處于正確位置上;開始拉起重物后,你就沒有機會再做出調(diào)整了,要點如下。
拉起重物前,你需要深深吸氣,在心理上“鎖定”姿勢。深深吸氣會增大腹壓,穩(wěn)定脊柱。你可以在整個動作中屏息,也可以在動作頂點呼氣、再吸氣,也可以在放下重物時吸氣。確保背部平直,肩部向后振。
拉動重物離開地面,并繼續(xù)上移,直到雙腿伸直。重心置于腳跟,想著使腳跟蹬地,就像深蹲時一樣。
人們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在杠鈴離地瞬間抬高軀干,而這會將大部分壓力置于下背部。因此,你需要確保腿部和背部分擔壓力。要確保這一點,方法之一是:在前半程,只靠伸直雙腿來使重物上移,使背部角度保持不變,直到杠鈴高于膝部之后(背部角度是指背部與地面形成的角度,它可能大于或小于45度,這取決于你的髂部是高是低)。無論背部角度是大是小,你都要使其保持不變,直至杠鈴高于膝部,然后再抬高軀干,同時背部保持平直。
拉起重物時,手臂始終保持伸直,剛開始練習硬拉的FitTimers往往會使肘部稍微彎曲。正確的做法是,根本不用想著用手臂將重物拉起,用力的應該是背部和腿部,手臂的作用只是固定重物。
拉起重物時,盡量使鈴桿靠近身體。杠鈴的理想軌道是筆直向上。鈴桿高于膝部之后,想著臀部用力,使髂部伸展。
當雙腿完全伸直、雙膝鎖定之后——換句話說,你站直了,你就達到了動作頂點。你不需要使背部過度伸展,即向后傾斜,這樣會對下背部施加不必要的壓力。
使杠鈴下降時要像拉起時一樣小心,放下杠鈴時同樣有可能受傷。在理想狀態(tài)下,你只需要逆向完成拉起動作,也就是說,背部保持平直,是杠鈴垂直下落。為了做到這一點,你要等到杠鈴低于膝部之后,再使雙膝彎曲。
有些人會在拉起、放下的整個過程中屏息,有些人會在動作頂點和放下時呼氣。呼氣時不要讓身體放松,身體保持緊張,直至杠鈴落地。
硬拉即是將重物由地面拉起。許多人完成一次動作后不會將杠鈴放回地面,而是將杠鈴處于懸垂狀態(tài)時進行下一次動作。事實上,你完成每次動作后都應該將杠鈴放回地面。
如果你的動作很快,要避免杠鈴觸地彈起;如果你的動作慢、重量大,你可能需要先松手,再重新握住杠鈴,重復拉起重物前的那些準備工作。
(部分圖源BodyBuil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