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蘭本身就是一種耐養的肉質型觀葉植物,它的葉片和根系里都是飽含水分的。很多人將它養死,都是因為澆水過度頻繁引起的,如果盆土長期干旱,最多是導致葉子發皺,或葉子蜷縮起來,及時澆透水也可以恢復。
在室內養虎皮蘭還是比較適合的,因為室內的光照并不多,而虎皮蘭剛好可以適應一些比較陰涼的環境,它對光照需求很少,它原本就是生長在非洲沙漠的一些樹蔭下的。
室內養護虎皮蘭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不合理澆水。當然也有可能是土壤的排水性不好,盆土過度粘重,又或者是養在過度陰暗的地方,導致虎皮蘭的葉子低垂,下面就來分析一下虎皮蘭葉子低垂的原因,還有解決的方法。
虎皮蘭葉子低垂最常見的幾種原因:
1、過度澆水和根腐病
虎皮蘭可以算是多肉植物了,它養在室內遮陰處也是可以存活,但生長速度會極度減緩,如果是一點光照都沒有,那可能會出現生長停滯的情況。
這也是為什么大部分人將虎皮蘭養在室內之后,過了大半年還看不到變化。
在這樣的環境下,虎皮蘭盆栽肯定是需要控制澆水的,土壤沒有完全干透之前,都不要給它水分。
如果水多,會導致葉子發黃低垂,最終會導致根系腐爛感染根腐病。如果出現了水多的情況,要及時盡快晾干盆土,并檢查是否有爛根,如果還沒爛根就可以了讓虎皮蘭的盆土完全干燥,讓它慢慢恢復健康。
如果已經出現爛根的情況,就需要及時切除爛根的部分。只要還有健康的一些側枝和塊根,就可以將健康的側枝切割下來,重新浸泡多菌靈溶液。
也可以用3%濃度的雙氧水,然后兌水500倍使用,也可以用高錳酸鉀溶液,將虎皮蘭的側枝放在里面適當浸泡,過5~10分鐘就可以重新水培養護,在新的盆土里栽種。
虎皮蘭養在室內在一些有散射光的地方,環境通風比較好,就可以每隔兩三周補充一次水分,如果是養在過度遮陰處,環境缺乏陽光,就可以每隔20~30天左右澆透水一次,這個澆水頻率就是根據土壤的干濕狀況來確定的,并沒有明確的澆水時間。
2、盆土排水不佳
土壤的排水不好,很容易導致土壤長期殘留水分。平常養虎皮蘭的時候,一定要預先準備好一些沙質土,保證土壤疏松透氣,一般就會用到較多的河沙或珍珠巖,它們占盆土的比例大概有三等份左右。
其他的土壤則可以選擇腐葉土或泥炭土,在盆土里可以適當添加一些樹皮,這樣基本就可以保證盆土良好的排水性了。
如果盆土已經出現結塊或板結的情況,可以在春暖后及時換盆,現在也是最佳的換盆時間。
3、根系過度生長
另外一種情況會導致或平安的葉子低垂,那就是虎皮蘭的根系長滿了整個花盆,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很難避免的,特別是養著一些通風較好,有適當光照的環境下。
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下,虎皮蘭的根系會長得特別旺盛,它們的根大概是在1~2年左右長滿整個花盆。
可以等春暖后換盆,盆土半干半濕的時候將盆土脫盆,準備大一個規格的花盆,盆底要有較大的排水孔,準備一些疏松排水好的沙質土,根系修剪1/3左右,再重新移栽,移栽后先養陰涼處,慢慢見光,過三五天之后再給它補充適當的水分。
4、溫度過低
虎皮蘭喜歡溫暖的環境的,溫度低就容易凍傷(溫度低于5度),出現葉黃的情況有可能是溫度過低造成的,一定要將目標要在一個溫暖的地方,如果溫度5度以下就有可能會被凍傷。
一旦發現虎皮蘭有凍傷的跡象,就需要及時搬到溫暖的位置,讓它慢慢緩和,凍傷部分的葉子要及時剪掉。如根莖也被凍傷,那就沒法救的。
5、環境過度陰暗
虎皮蘭雖然有極強的耐陰能力,但也不要養在完全沒有光線的地方,否則會導致葉子低垂,如果是養在窗臺邊,只有某一面的葉子能接觸到光照,它的葉子就會長歪,也會出現葉子低垂的情況。
這時候就要注意定期轉盆,保持每一面的葉子能受光均勻,每天有一兩小時以上光照,就能滿足虎皮蘭的生長需求了。
6、感染真菌病害
這種情況比較少見,通常就是因為水多,或土壤中有一些生肥,導致土壤滋生真菌,出現這種情況就要及時將感染真菌部分的盆土去掉。
之后及時澆一些殺菌藥,可以用到常見的甲基托布津溶液、多菌靈溶液或百菌清溶液,每隔7天左右澆一次,連續澆兩三次左右,就能將病菌清除干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