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內繁殖植物是最基礎的園藝技巧,很多人就直接模仿別人的繁殖技巧,可為什么就很難成功了?每個人養護植物的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不同,繁殖的操作一樣,也可能會不成功。
一、繁殖植物的類型
繁殖植物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可以用種子播種培育,也可以用枝條扦插繁殖,甚至可以用到壓條繁殖、分株繁殖、葉插繁殖或孢子繁殖。
繁殖植物一般是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其中有性繁殖就是用植物的種子和孢子(蕨類植物)繁殖植物,培育出來的植物,有可能會出現品種變異的情況。
無性繁殖一般就是用植物的枝條或側芽進行扦插、分株繁殖,得到和原來的植株一樣的品種。
植物肯定是無法做到百分百繁殖成功的,我們只能通過改善培育植物的一些技巧,不斷提高繁殖植物的成功幾率。
二、提高繁殖植物成功幾率的幾個秘訣:
1.保證衛生
和醫生做手術一樣,繁殖植物一定要保證衛生,避免感染真菌病害,才能提高繁殖植物的成功幾率,栽培植物的土壤、花盆要預先殺菌,各種園藝工具都要提前消毒,可以用到漂白劑兌水,以1:10的比例混合,園藝工具放在里面浸泡一下再用。而土壤的殺菌消毒則可以直接用開水燙一下,或者是用多菌靈溶液澆透一次。
剪刀或刀子在修剪植物前一定要預先消毒,這個是極其關鍵的,是為了保證剪下來的枝條健康無病蟲害。那你可以準備一些75%濃度的醫用酒精,剪刀消毒時,用棉簽蘸酒精涂抹一下就可以了。
2.提供適當的環境
無論是扦插繁殖,還是播種繁殖,給植物提供較高的空氣濕度是特別關鍵的,另外就是注意保證環境通風,有溫暖的環境,給植物保濕保溫有很多技巧,就比如給扦插的植物時,套上一個塑料袋,或是蓋上透明的蓋子,這樣都可以達到增濕增溫的效果。
在繁殖植物的時候,一定要定期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過度潮濕,更不能積水,澆水的時候要小心地澆,特別是在培育幼苗的時候,如果用大水澆,很容易將幼苗沖走,這些幼苗就再也站不起來了。在培育植物的時候,也不要讓土壤過度干旱,要定期澆水,維持土壤微微濕潤,卻不能讓盆土過度潮濕。
培育植物的溫度一般是維持在15到~25度。溫度過高會容易滋生病菌,過低則會導致扦插或播種的植物無法生根發芽。
在培育植物的時候,要避免強光直射,無論是播種還是扦插,適當柔和的散射光是最好的。
3.準備合適的材料
這里所說的就是花盆和盆土,無論是播種還是扦插植物,都要用到較小的花盆,花盆不要太大,另外也要保證盆底有較大的排水口。
培育植物要使用一些疏松透氣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且要預先殺菌消毒。
繁殖植物通常會用到這種常用的材料,包括常見的粗沙,它是一種顆粒土,通常會用在播種或扦插植物上,它有較好的透氣性,也是比較重的。
泥炭土是一種非常疏松透氣和有較好保水能力的材料,在各種土壤里都可以適當添加,但要注意量不要太多,因為它本身沒有什么肥力,且保水能力比較強。
珍珠巖是繁殖植物必不可少的一種植物,質量比較輕,且有很多氣孔,有利于保證土質,有良好的排水性、透氣性,無論是播種,還是扦插植物時都可以用上。
水苔也是很常用的一種栽培材料,它一般是用在壓條繁殖上,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
4.準備一些生根粉
想要提高植物繁殖的成功幾率,可以預先準備一些生根粉或生根溶液,買來的生根粉一定要及時使用,避免保質期過了。放得越久生根粉,效果就會越來越低。
三、繁殖植物的幾種不同技巧
這里所說的繁殖技巧是分為幾種不同類型的,分別就包括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塊莖繁殖、水培扦插生根、葉插繁殖、壓條繁殖、播種繁殖和孢子繁殖等。
1.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最簡單,也是成功率最高的一種繁殖方法,一些比較容易長側芽的植物就很適合用到這種繁殖技巧。
包括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植物如:吊蘭、蘆薈、虎皮蘭、觀音蓮、草莓、鏡面草、子持蓮華和觀賞鳳梨等植物。
這些植物長出來的側芽(一般都要等側芽長得比較健壯),在換盆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分株繁殖。每年春暖之后,將植物拔起來之后,就可以將長得健壯的側芽連帶土壤直接掰開,稍微晾干傷口,抹上一點生根粉,重新扦插在新的盆土中。
這些植物的側芽本身就是活得很好的,掰開之后,也可以變成小巧的盆栽,繁殖的成功率是接近99%的。
2.塊莖或鱗莖繁殖
這類植物一般是在秋季的時候栽種的,因為它們一般都有休眠的特性,比如常見的郁金香、洋水仙、風信子、葡萄風信子、鈴蘭和番紅花等植物。
這類植物底部的鱗莖會不斷分生,從而長出更多的子球,這些植物的子球或塊莖長大一點,就可以掰開,重新栽種在新的盆土中。
就比如在春天開花燦爛的朱頂紅,它就是一種鱗莖植物,一般都是買一些鱗莖進行栽種的,在春暖后開花,花朵開敗后,如果鱗莖上長了較多的子球,等子球也長得比較大了,就可以拔起來分開重新栽種,就可以不斷繁殖了。
要注意這些鱗莖的栽種深度,一般都是整個鱗莖直徑的兩三倍以上,而朱頂紅這類植物則是不一樣的,它的鱗莖要有1/3左右露出土面,才更好開花,這一點和鳶尾花是一樣的,如果它們的鱗莖栽種得太深,不僅會導致不開花,還容易導致植株生長不良。
3.匍匐根(塊莖)繁殖
有一些植物根莖底部會長出一些匍匐的根或塊莖,這類植物就包括常見的常青藤、一葉蘭、銅錢草和虎皮蘭等植物。
比如想要繁殖銅錢草,并不是剪一段葉子進行扦插,而是要將在盆土里或水里的匍匐莖剪下來。重新扦插在盆土中或水中,讓它重新生根發芽長出新的幼苗,這樣才算繁殖成功。
4.枝條扦插繁殖
這個繁殖方法經常會用到,是繁殖室內植物非常流行的一種技巧,絕大部分的草本植物開花灌木,都可以定期進行扦插培育,只要環境溫暖,在哪個季節扦插都沒問題,最好的是在春夏季節。
可以提前準備一些鋒利的刀子或剪刀,提前消毒,在修剪枝條的時候要選擇健康飽滿,最好是開過花的枝條(一年生左右的),每段枝條大概有7~15厘米長,植物長得越高,剪下來的枝條就留得越長,對于草本植物一般就留7~9厘米就可以了,而對于開花型的灌木,剪下來的枝條一般是留12~15厘米。
枝條剪下來之后,要去掉底部的葉子,枝條底部的切口要斜剪,另外頂部留幾片嫩葉,準備先疏松排水好的沙質土,之后在底部抹上一些生根粉,扦插在盆土中要保持濕度溫度,避免空氣干燥,之后定期澆水,維持土壤濕潤,擺放在通風透光處,過2~4周就可以不斷生根發芽了。
在扦插繁殖時,也可以用到水培扦插,有些植物扦插在土壤里比較難生根,可以提前浸泡在水中,生根之后再轉土培。就比如常見的常青藤,可以先將它們的枝條放在水中,避免葉子浸泡在水里,每隔兩三天換水一次,擺放在通風透光處,過一兩周,看到根系長長了,再及時進行換盆移栽。
5.壓條繁殖
壓條繁殖分為普通壓條繁殖和高枝壓條繁殖,差別都不大,普通壓條繁殖就是將一些長得比較低矮的植物枝條壓在土壤里,讓它們在土壤里扎根,根系長壯后,就可以將那段長滿根的枝條剪下來,生根發芽后,移栽的成功率就會很高了。
空中壓條繁殖就可以培育一些比較大、容易開花結果的新植株,對母株影響不大。就比如我們平常培育月季花、杜鵑花、山茶花、鴨腳木或榕樹時,或果樹繁殖時,就經常會用到壓條繁殖。
可以提前準備一些透明的塑料袋、生根粉、包裝袋、水苔好鋒利的刀子等。
用刀子對需要壓條的枝條進行環剝一圈,將一圈樹皮完整地剝下來,要避免有樹皮殘留,否則傷口會重新愈合,影響生根。
對樹木的枝條環剝一圈后,就可以抹上一些生根粉,之后再包裹濕潤的水苔,用透明的薄膜包裹起來,用繩子綁緊,注意遮陰,保持溫暖濕潤,避免水苔干燥,大概3~6周以上,環剝處就能慢慢生根了。
6.播種繁殖
這是現在常用的一種繁殖方法,無論是蔬果還是花卉,都經常用到播種繁殖,因為植物的不同,播種的技巧也會有所差別,平常我們在播種之前,可以用到不同的方法。
就比如準備一些濕潤的紙巾和一些保鮮盒,紙巾澆水濕潤之后,將浸泡清水之后的種子均勻鋪在紙巾上,之后蓋上蓋子,保持溫潤,過幾天之后,植物的種子就會慢慢萌發小芽,再移栽到盆土中,這種方法培育花卉植物成功幾率是比較高的。
7.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是培育蕨類植物的技巧,因為蕨類植物并不會開花結果,所以沒有種子,它們也沒有枝條,只能通過孢子進行培育的。
平常我們養護鳥巢蕨或鐵線蕨的時候,會在一些生長成熟的葉子背面看到一些棕色或黃色的斑點,那些并不是病菌,而是成熟后的孢子,這些孢子可以采集下來,連帶葉子儲存在塑料袋里面,讓它們自然干燥,這些蕨類植物的孢子就會掉落下來。
可以準備一些干凈的育苗盆,裝上疏松排水好的土壤,土壤預先澆水濕潤,擺放在溫度在18~22度的環境中,保持溫暖和濕潤的環境,維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接著將有孢子的葉片擺放在上面,定期澆水,維持土壤濕潤。
土面上會慢慢形成一些綠色的苔蘚物質,接著就會慢慢有小芽萌出來,就是蕨類植物的幼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