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全,我國當代著名的早期教育理論家、“0歲方案”創始人、我國第一個早期教育研究所創辦者。30多年來,講學足跡遍步祖國各地和海外,演講場次達千余次,函授學員和聽眾數百萬人。有上百個函授站和加盟親子園、嬰幼園、早教中心。創造了“0—6歲優教工程及實施方案”(簡稱“0歲方案”)或稱“馮德全早教方案”最新理論、方法論體系。光明日報為此發文“人類要重新認識嬰幼兒”,中國青年報則稱之“人類文明新覺醒”。
早教之父馮德全老師來到嘉德威,希望嘉德威能為中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馮老在會上高度贊揚了嘉德威鋼琴的品質和近年來所取得的成績,作為國家標準制定單位,嘉德威一直專注品質,在鋼琴領域獨樹一幟,時尚奢華的設計理念和獨特的制作工藝成就嘉德威品牌的強大影響力。
推動中國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中國教育行業的支持,嘉德威潛心研發的獨家考級教輔資料適應中國現代兒童教育的特點,能夠調動孩子學習的熱情和強烈的趣味性,讓孩子想學、愿學、學好。
孩子的出生,我相信來到這里冥冥之中是一種緣分,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給孩子好的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贏在未來,那么,教育,從什么時候開始比較合適呢?
根據研究表明,教育最好是從懷孕開始,胎教的作用就是給孩子最初的啟發萌動,一個在母親懷孕期間常聽音樂的孩子出生之后的音樂細胞具有很大的優勢性。
而4-5歲的孩子心理、腦力發展已經接近成年人,中國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到老”,198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發現,人類有兩個大腦,分別為左腦和右腦,右腦是從爬行類發育而具有很強的模仿功能的腦,孩子從生下來之后就用右腦,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按照既定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更深度的推演,解答固定程式的問題。
而語言發展起來以后,左腦才發展出來,人類的進步需要創造性的思維向著未知的領域出發,從古代到現代,從現代到未來,每一次的進步都是人類思考創造而產生的結果,因此,對孩子越早教育相對來說能更好的開發他們的雙腦思維,在模仿中思考,在創造中進步。
那么如何去做好孩子的教育呢?
馮德全老師提出結構性的改革思想,全腦教育應從0歲開始,0-3歲不重視孩子的培養是中國的現狀,極大的限制了孩子的左腦創造性的開發,而4-6歲幼兒園的學習狀況,卻是以學校制的方式存在,本該是培養孩子活潑、想象力、富有愛心的時候卻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而不是發現和創造的思維。
激發孩子的全腦開發,給孩子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那么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改變呢?
孩子是關系整個家庭的希望,所有父母的痛點都在孩子身上,所以,早期教育,首先需要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視,一個家庭的氛圍強烈影響著孩子的文化素養、心里健康、親情關系等等,一個和諧的家庭能帶給孩子強烈的愛和愛別人的潛意識,一個破碎的家庭則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創傷,這些都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另外,沒有合理的教學教育規劃,孩子也不能有很好的學習性和自覺性。
其次,他人也是影響孩子教育的關鍵問題,學習、運動、交際等等,外界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對于事物的判斷力,因此,給孩子創造一個合適的外部環境也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社區的文化及環境也是影響小孩發展的重要因素,社區孩子之間的交流,能夠帶動孩子學會團隊作戰,學會相互關愛,如果只是在家中閉門學習,則會出現“家為斗室,社會無關”的現象,未來孩子將無法融入社會,所以,社區教育的重點就是要教育好孩子,因此,選擇一個好的社區文化教育的環境也就十分重要了。
所以,家庭和社會都是孩子成長的關鍵,孩子成不成才、成不成人以及家庭的幸福指數,不僅是家庭需要關注的,更是社會發展能否給未來科技輸送人才的關鍵,做好教育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國家的結構是由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組成,而服務業中教育的占比是很重的,發達國家教育的占比在整個服務業中占比達到70%,而中國只有40%,所以教育在中國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的,也是需要大力發展的領域,而早期教育作為教育的啟蒙階段,更是需要得到極高的重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做好鋼琴、做好音樂、做好教育,嘉德威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發展,一直在前進!
歡迎分享并關注“嘉德威鋼琴”和“斯瑞特鋼琴”每周我們都會為你帶來好聽、好看、好玩的鋼琴周邊,敬請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