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新疆旅行是痛與快樂的并存。晝長夜短,留下了充足的旅行時間。但是,對于攝影愛好者,想尋找日出日落的“golden hour”卻異常痛苦。旅行攝影,我并不追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為攝影過度犧牲旅行本身的樂趣。在旅行攝影中,我信奉用自己的技術在旅程中隨處發現存在的美。當畫面在相機中定格的時候,我往往就知道自己希望呈現的場景,以及我在后期處理中可能會做的事情。
誠然,美妙的光線是無敵的,也是不可控的。盡管凌晨才睡,還是很勉強地在天蒙蒙亮的時候起床。前一天我跟A兄說好了,讓他在酒店里休息或者鎮上逛逛。我不想強迫別人也像我一樣早起,畢竟他開車的時間比我長很多。經過我昨天晚飯后的反復研究,決定今天去鞏乃斯草原。
七點不到從酒店出發,路上幾乎空無一人。我有點猶豫是向北還是向南去碰碰好景色的運氣,因為之前并沒有踩過點。上車后決定還是向北離開巴音布魯克鎮。開上筆直的公路,并沒有很吸引人的風光。正前方的山脊背后泛出金光,太陽正從山脊后方躍出。我將車停在路邊,下車四顧,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山巒和草地。前方的草場上一匹馬正在悠閑地吃草,背后正是旭日的光芒。我于是換上長焦鏡頭,以拍攝逆光人像的技法拍攝這匹清晨草原上的馬倒也能取得同樣不錯的效果。
路邊的雪山開始展現出清晨所獨有的那種澄澈和洗練。與追尋光線攝影相比,在這個明暗交界、空無一人的地方,另一種樂趣對我的吸引力戰勝了通過鏡頭觀察草原的向往。面對空曠的兩車道公路,一望無垠的大草原,將車窗完全放下,一腳踩盡油門聽任發動機咆哮似乎才是更能刺激人的事情。草原上成群地簇擁著蒙古包,有的是當地牧民的居所,有的則是旅游接待設施。這些蒙古包或者成長條形沿著草原排開,與背后的雪山相得益彰;或者一個兩個地零落在蜿蜒的小溪旁,反襯著草原的遼闊和雪山的巍峨。
經過獨庫公路和321省道的路口,沿著公路向北飛馳,很快道路變得起伏而曲折,又開始了翻越那拉提山的路程。這段爽勁的公路,每隔一段都會有一個會車停車點。老鄉們在這里擺一個小臺子,賣一些當地特產,比如蜂蜜。我上來得早,大多數老鄉都還沒出來。站在公路邊,公路在懸崖邊上忽隱忽現,遠方是在晨光中層疊的山峰。穿過山上的防雪長廊,一處寬闊的平臺上視野開闊。繼續向前,在瞭望塔的蒙古包邊上,大片的鮮花順著腳下的草甸盛開。山坡在前方斜切下去,后面緊接著是稍遠一些的峰巒,遍生著蒼翠的云杉。陽光正以尚顯傾斜的角度照向繁花,色彩繽紛的花朵迎著陽光閃耀,在這清晨時分顯得格外鮮艷又不失清麗。
在這片層巒疊起、高山草甸與天山云杉相互參差、山坡上尚掛著冰雪的山川間,或許沿著公路慢慢踱步才是更為享受的選擇,或者騎著自行車由上往下,享受速度與風景的雙重美色。盡管我離開巴音布魯克的時候只有七點(相當于東部時間的五點),并且是以“限速”在山路上盤旋,然而當我開開停停來到217和218路口的時候,居然也已經快十點了。在路口有一個停車區,昨天竟然也沒有注意。接近217和218路口這段峽谷山路非常漂亮,可惜我并沒有停車來拍上一張照片。道路比較狹窄,也并沒有很好的停車的地方。這段大約三公里左右的公路,如能沿著護欄在溪邊徒步,也應該無比愜意。我當時想的是下午回來時還能路過,結果后來走了321省道,也就沒有回頭。
雖然鞏乃斯草原沒有那拉提那般聲名在外,然而相比完全開發成景區的那拉提,我期待在鞏乃斯有更多自由。事實也確實如此。一進入218國道,面前便是去年在唐布拉所熟悉的風景。鞏乃斯草原以樹聞名。兩相比較,唐布拉草原卻并非一路都是茂盛的樹林。從黑蜂小鎮出發,沿途經過以花斑森林為背景的喀什河,那幅醉人的景象至今難忘。而在鞏乃斯,這似乎成為常態。
下到鞏乃斯河邊,河灘上是平整碧綠的草地,岸邊搭建著牧民的氈房。跨過寬闊的河面,對岸山坡上密集生長著成排的杉樹。視線再向上,在山頂的地方又回歸了綠色草甸。這種錯落有致的排列實在是異常神奇。
我知道自己因為經常停車拍照,行程較慢,所以之前計劃了主要景點是班禪溝。當然有時間我也想去鞏乃斯森林公園逛一下,不過并沒有非去不可的想法。因為我深知草原之美正在公路兩側。欣賞伊犁草原,不要拘泥于地方,而是抓緊時間讓眼睛容納下更多的景色。
開過鞏乃斯鄉,路兩側有一些旅館和酒店,但是即使在這個暑假旅游高峰季,仍然有些蕭條的感覺,看來并不是那么熱門的旅游點。由于只顧著開車,并沒有注意拐向森林公園和天梯的岔路,而是沿著國道繼續往班禪溝走。這時候記起自己早飯也沒吃,只是在路上啃了幾個頭天緯琦妹子給我的杏子。可是這一路也不像有飯店的樣子。好不容易在路邊看見一個大型的度假村叫龍順莊園,開進去居然也沒有吃飯。只能繼續前行到鞏乃斯林場,這里道路北面有一排飯店和旅舍。隨便找了一家,老板問我吃早飯還是吃午飯。心里一驚,看時間差不多十一點半,這個時間在新疆還正好是早飯的尾聲,所以他們包子什么的都沒有收掉。
我想還是吃碗面吧,不過后來我也有點后悔,因為等了很久。估摸著都沒有做好燒中飯的準備。不過野蘑菇燴面味道不錯。離開鞏乃斯林場,很快就到了班禪溝。
班禪溝據說與十世班禪在此打坐的一段故事有關。班禪溝門口樹立著巨大的藏傳佛教式樣大門,進溝需購買門票和電瓶車票。如果時間充裕,電瓶車票不買自己走走也沒有多少路。電瓶車下來,便沿著山坡上之字形的木長廊向上爬升。
雖然來到班禪溝,但是我對班禪溝風景的期待有些茫然,因為并不知道看什么。只是在網站上看了些評論,似乎來到鞏乃斯班禪溝必須要到一到。往北看雪山聳立,前面是山坡和谷地上的花斑林,風光不錯。回頭向南,一排高大的雪山如同屏障般橫亙在面前。班禪溝風景不錯,也就僅此而已。哦,還有,原木色的木棧道與綠油油的山坡整合得非常自然,山頂上的瞭望塔讓我想到了古代打仗的箭樓,總之一切似乎都與當地的環境、風土相協調。
然而,只有當爬到山坡之上,你才知道來班禪溝看什么。木棧道的樓梯終止于一片巨大而平緩的山坡上,而山坡上開滿了高山野花!開滿了,真的是開滿了,只能用如此簡單的言語來形容這幅難以描摹的畫卷。去年在唐布拉沿線,向進妹子對野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不了解為什么會如此關注這些野花。今天我才知道,原來高山野花可以這,樣,美!
在山下簡直無法想象簡單地爬高百米就是一幅截然不同的畫卷!相對陡峭的山坡完全將坡頂的風光掩蓋了起來。站在棧道上,滿目皆是黃色的小花,間雜著紫色和白色的花朵。山坡微微向右傾斜,一直與遠方的雪山相連。南面,山坡終止于一面陡坡,看起來就像突然跌落一般,那排橫亙在南面的天山峰巒突兀地與開滿鮮花的山坡相接了。在山坡與雪山的分界線上,矗立著一只防腐木制作的垃圾桶,我冠名之以“天下最美垃圾桶”。
沿著棧道可以向花海內部縱深,而棧道本身也成為導引視線的一部分,在超廣角鏡頭表現下成為風景不可或缺的線條構成。西北面的山頂殘留著一半的積雪,這座山峰看起來兩側對稱,如同火山錐,簡直像極了富士山。正值烈日當空,正午生硬的日光照射在花海里顯得缺乏一絲柔軟。如果是清晨太陽剛剛從山后升起,或者落日之前,相比這片山坡將會是另一幅美輪美奐的景象。面對此情此景,我除了頂著日頭流連忘返,還有什么其他選擇呢?
我上到坡頂大約是下午一點半,從坡頂下來是三點半,足足呆了兩個小時!這又如何?武俠小說中天山派多有神秘而傳奇的色彩。如果我是武林高手,一定在這樣的地方結廬營社,創一“花香派”,每天在這花海中修煉武藝,從日出到日落,從日落到日出,衣袂翻飛便能帶起沁人的花香,還看什么門診做什么測序?
在鞏乃斯林場問了關于回巴音布魯克的路,飯店的小伙說走兩面路途差不多,原路返回應該稍微近一些。我主要關心218國道翻越艾肯達坂的路是不是好走,他說好走,沒問題。雖然我發自內心很想再開一回翻越那拉提山的公路,不過本著探索未知的旅行心態,決定從218國道翻越達坂后沿321省道返回巴音布魯克。這真是一個無比明智的決定!
從鞏乃斯林場往東沒多久就開始翻越達坂。道路沿之字形上升,抬頭就能看到上方公路上成排的車輛,一輛接一輛的重型卡車。越往上開,卡車越多,路也越爛。有的地方路基沉降,在懸崖的彎上,兩邊汽車基本要小心翼翼地錯開行進,非常驚險。開著開著,前后都是長長的重卡,對面開來的也是重卡,等于是被卡車包圍。這時候我有點后悔,非常后悔。在一個彎前徹底堵車,因為我方一輛長掛車彎拐不過去,只能讓對方的車一輛接一輛先過來。在這個位置,看左手邊的鞏乃斯林場,山坡上掛著幾條冰瀑,半山是平整的高山牧場,非常漂亮。如果不是對面一輛接一輛的大車,我真想下車拍幾張照片,反正堵著也走不了。
慢騰騰地挪到埡口,突然間天地間變得開朗,美景不期而遇。站在埡口邊上的平臺,巴音布魯克平坦的草原在面前鋪展開來,仿佛無邊無際。在朦朧的霧氣中,不知在何處延伸為天山的隆起。而在草原的東面,一座又一座積雪的山峰似乎在很遠的地方,卻又那么清晰。天上的云層仿佛還沒雪山高,一幅如夢如幻的畫卷伴隨著涼爽的山峰,令人無言以對。
我在這里嘗試了多種構圖,然而并沒有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我想說的是,當我從車里出來,站在埡口,那種開闊感和磅礴的氣勢是我從未感受過的,從未!我不知道為什么,或許是實在太過平坦的巴音布魯克和實在太過雄渾的天山群峰兩相組合所帶來的奇景——在霧氣氤氳的毫無起伏的平原背后,是屹立不倒從視野左側完全延伸到右側的齊整的雪山。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簡直就像是一望無際的湖泊一般出現在天山的腹地。
磅礴,除此無他。
從艾肯達坂下來,可以看到車輛集中的火燒橋,在那里218國道和321省道交匯。在山坡上已經可以看到橫貫巴音布魯克草原的321省道,這才是一條真正的草原天路!
與森林茂密的鞏乃斯草原不同,巴音布魯克濕地草原一馬平川,水源豐富,開都河的支流從地下涌出,在草原上形成大大小小的支流。因為河流切割與遠方的雪山,草原雖然平整卻不單調。因而,貫穿巴音布魯克的321省道不需要攀山越嶺,這條筆直的公路鑲嵌在大草原上,坐在駕駛室里濕地草原風光盡收眼底,讓人幾乎控制不住油門。這種在草原上飛馳的感覺實在太棒了。因此我回來后還對準備去獨庫的朋友說,一定要走一走321省道,而且是從東往西,也就是往巴音布魯克的方向走。
在靠近火燒橋的地方有一個濕地景觀觀景臺,附近河流蜿蜒。繼續往前,要一直到接近巴音布魯克的地方又有密集的河流。這些從濕地下方涌上來的水源如同湛藍的寶石鑲嵌在草原上,寧靜沁人心脾。三三兩兩的蒙古包點綴在廣袤的大地間,不時有羊群隨著飛馳的汽車被甩到身后。雖然我想快點回到巴音布魯克鎮上,但還是不能自已地停車拍照,觀察著路邊河流的形態,將她們印在心中。
終于回到鎮子里,想著到巴音布魯克景區晃一圈,看看九個太陽同時日落的美景,卻堪堪錯過入園時間。巴音布魯克景區如大多數“現代”景區一樣,采用交通車形式,截止售票時間是晚上七點。看著尚在頭上的大太陽,我實在是沒想到原來已經“錯過”了日落時間。天色卻早,和A兄商量,決定再走一次321省道——確實,這一路的感覺太過迷人,而這種感覺是非親歷所無法體會的。而這也是我為什么會提出“從東往西更美妙”的原因,因為短短的一個下午,我在這條路上來回跑了三趟!
既然是在這個時候出來,自然會關注攝影條件和光線。之前回來的路上我也一直在觀察流水、草原和高山的形態,找到合適的拍攝點。在靠近路東面的一片湖水邊上,找了一個小斜坡下到草地,一直開到離湖水很近的地方。遠遠可見幾只天鵝在湖面上悠閑地游泳,遠處又有一些天鵝不時在水草之間穿梭。
說來奇怪,在公路上看,這些河流、琥珀仿佛點綴在草原上的寶石;而一旦走近,卻又有浩瀚之感。湖面非常開闊,在日光的強烈反射下依然深藍透撤,那種透,是一種望眼欲穿的清澈、干凈。雖然看來近在眼前,然而靠近湖邊便陷入了沼澤,最終還是沒有能夠直接走到湖岸。
離開這片高山草甸環繞的湖泊,在另一個地方,我被叢生的野花吸引。順著平緩的斜坡,盛開著黃色和紫色的花朵,一直延伸到遠方一碧如洗的河流。太陽已經慢慢低斜,天空略有云層,投下的陰影幻化出富有層次的影調。便是在這個光影變化最快的時候,我接了一個與工作相關的電話。當我結束通話,下車時的暖意已被略帶涼意的風取代,而原本明暗分明的草原,也因為云層變厚而失卻了豐富的層次。
如果有人強行要催逼我放棄現在的工作,或許未見得不是真正順從我心意的人生抉擇。我并沒有矯揉造作的本領,也不會趨炎附勢的假裝,在名利與權貴間盤桓并非我的實力所在,在自然間感受光影的變換或許才是與生俱來的稟賦。
天光變得更加柔和,在天色尚明亮的時候,我看到了那條幾字形劃過草原的河流,那是我一路上所看到的最有畫面感的河流。河流向前凸起,攏起了背后的草原與雪山,蒙古包則有點睛之感。使用廣角鏡頭,總嫌背后的雪山氣勢不夠,所以我想用中長焦鏡頭站得遠一些來嘗試。正在這時,在對面山坡上吃草的羊群被牧民趕著穿過馬路回到這片草原上的羊圈。
旅行,就是這種不期而遇……
趕緊換上廣角鏡頭,跑到最近的地方,略微帶著俯角拍攝下一幅黃昏時分的巴音布魯克照片。這是我此次旅程中最喜歡的照片之一。我總覺得光線單調了一些,略有呆板的感覺。但是,我喜歡這群不期而遇的羊,和這片被河水包裹的草原。
原本以為完美收工,趕著天黑前回到巴音布魯克。畢竟已經十五個小時,雖然是心情愉悅的視覺享受,雖然有車,疲勞感畢竟還是有的。并不想又搞到半夜三更,明天打算游覽完巴音布魯克景區再到庫車,也不是輕松的旅途。沒想到,在臨近巴音布魯克鎮的地方遇到了落日的紅霞與仿似九曲十八彎的濕地草原。
其時天色已暗,路邊停了一些車,不少人站在山坡上對著西面的溪谷拍攝。道路在遠方折彎,甚至可以看到鎮上夜晚的廣告燈箱。正是因為這里離鎮子很近了,才會在這已經滿是寒意的時分富集了不少人。公路與溪谷之間有一段落差,俯視溪谷,一條河流在寬闊的谷底蜿蜒,遠處依稀是朦朧的山巒。天上的彤云染上了鮮紅的色彩。也許由于光線的關系,這會兒河流與潭水都看不出那種一絲不染的藍,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彤云的那抹鮮紅慢慢地渲染到水里,終至于讓整條河燃燒起來。
并不是落日光芒萬丈的景象,也不是夕陽倒映在水里的畫面。卻是一幅帶著暖意的溪流草原風貌。盡管沒有看到“九個太陽”的輝煌,卻并未錯失巴音布魯克的美。
回到鎮上也確實饑餓難耐。怪奇的是,都說草原的黑頭羊味道鮮美,無論在喬爾瑪還是在巴音布魯克,都沒有品嘗到印象里該有的新疆羊肉味道。這里的羊肉感覺很老,與鮮嫩無緣。不知道是烹飪的關系,還是那些放牧的黑頭羊都運出去了。這天晚上吃了一種魚,非常失敗。我還以為是草原湖泊里的魚,結果顯然不是。還是第二天中午吃的大盤雞解饞。總體來說,新疆確實是美食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