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簡稱“汴”,古稱汴州、汴梁、汴京。
開封地處中原腹地、北鄰黃河, 至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優秀的 “宋文化”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至今還存在著城摞城的遺址,在考古史上也是很少有的。
在開封活動的先民活動,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期,開封市發現了數處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通過發掘證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區域內已經存在了人類活動軌跡。
原始社會時期,開封市當時的地圖
五帝之一的顓頊,因早年因輔佐少昊有功,被分封于高陽,故又號稱“高陽氏”。
夏朝時期,從帝杼到帝廑在開封一帶建都,史上稱為老丘,這也是開封的第一次建都。
夏朝時期,開封當時的地圖
商朝時期,就有了杞的城邑存在。
商朝時期,開封的當時地圖
春秋時期,被鄭所管轄。
春秋時期,被鄭所管轄
戰國時期,魏國君主魏惠王遷都于大梁,魏國遷都大梁之后,引入黃河水,興修水利,使農業、商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力日趨繁榮。聯合各個諸侯,稱霸于天下,當時的大梁成為了繁華的都城之一。
戰國時期,魏國形勢地圖
公元前225年,秦國的將軍王賁,堵截了黃河大堤,引黃河水進入鴻溝,從而淹沒了大梁城,致使城毀,當時一片澤國。
秦朝時期,設置大梁縣,屬于碭郡管轄。
秦朝時期,歸屬碭郡管轄
西漢時期,設置了浚儀縣,浚儀作為了開封的名稱,一直沿用了很長時間。在西漢初期時,因為與漢景帝劉啟之名避諱,將啟封縣改名為開封縣,這是“開封”名稱最早的由來。境內區域被陳留郡管轄。
西漢時期,歸屬陳留郡管轄
東漢時期,浚儀縣仍屬陳留郡管轄。
東漢時期,開封的當時地圖
三國時期,歸兗州的陳留國管轄。
三國時期,歸陳留國管轄
西晉時期,被兗州的陳留郡所管轄。
西晉時期,仍歸兗州的陳留郡所管轄
南北朝時期,在公元534年東魏時,孝靜帝設立梁州,管轄陳留、開封、陽夏等三郡。
南北朝時期,被東魏所統治時的地圖
在576年北周時,武帝將梁州改為汴州,從此開封稱“汴”的開始。
在公元555年北齊時,文宣帝倡導佛教文化,對后來的北宋都城的東京汴梁文化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南北朝時期,被北齊所統治
隋朝時期, 隋煬帝開鑿了大運河,中段貫通了黃河與淮河。
隋朝時期,開封當時的地圖
唐朝時期,公元621年,設置了汴州總管府,下轄汴州、洧州、杞州、陳州。
公元624年,把汴州總管府改為汴州都督府。
公元627年,設置河南道,道治浚儀縣。
公元742年,曾經把汴州一度改設為陳留郡。
唐朝時期,當時一個階段的開封地圖
五代十國時期,先后由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定都于在開封, 稱之為“東都”或“東京”,從這一時期開始,開封取代了洛陽,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五代十國時期公元784年,大梁定都開封,時間雖然很短,但對百姓的征收稅賦比較輕,使人民得到了休養生息,使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從洛陽開始向豫東平原的開封轉移。
五代十國時期,后梁的東都
公元923年,后梁滅亡,起來的后唐定都于洛陽,把開封設置汴州。
五代十國時期,后唐時定都洛陽,設置汴州
公元936年,石敬瑭滅唐,建立后晉,又把都城從洛陽遷到開封。
五代十國時期,后晉的東京
公元947年,契丹攻克后晉都城開封,從而后晉滅亡。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在開封登基,改開封為南京。遼軍北撤后,后漢建國仍然定都于開封。
五代十國時期,后漢的東京
公元951年,郭威發動澶州兵變,滅了后漢,建立了后周。
公元954年,柴榮(郭威義子)即位。他在郭威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在內政、外交和軍事等取得了很大進展,使經濟進一步提升。
五代十國時期,后周的東京
北宋時期,在公元960年, 趙匡胤在開封城北40里的陳橋驛(封丘縣)發動了“陳橋兵變”,以“宋”為國號,建立宋朝,立開封為都城東京。
開封歷經九位帝王,168年,在當時,大宋王朝的東京城開封,經濟、文化非常發達、社會生活繁榮,成為北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北宋時期,東京都城開封
南宋時期,公元1127年,金國滅掉了北宋,改東京稱為“汴京”。公元1153年,完顏亮遷都到中都大興府,改汴京為“南京開封府”,成為金國陪都。公元1214年,完顏珣為了躲避蒙古大軍的攻擊,遷都于“南京開封府”。后來在開封被蒙古軍所圍困,而后逃離開封城。
南宋時期,被金所統治,開封府定為南京
元朝時期,沿襲金國稱呼,仍稱為南京路,后來,改南京路為汴梁路,作為了河南江北行省省治。
元朝時期,改為汴梁路
明朝時期,公元1368年五月,改汴梁路為開封府,設置河南中書分省,省治開封府。
明朝時期,當時的開封府地圖
清朝時期,清軍入駐中原后,沿襲明朝行政區劃。省、府衙署開封城均被淹沒,康熙年間,重建開封府城。
清朝時期,開封府區域地圖
民國時期,廢除開封府,改設豫東道。祥符縣改名為開封縣,開封為河南省省會、豫東道治所。后來,改豫東道為開封道。
公元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蔣介石令省會設置到商丘。6日,河南省政府從商丘遷回開封,
抗日戰爭爆發后, 1938年6月6日,日軍攻陷開封,省政府事先已遷駐南陽,1939年10月5日又由南陽遷至洛陽。
1945年8月19日,國民黨軍進駐開封,9月,河南省政府遷回開封。
民國時期,開封市當時地圖
1948年6月22日,解放軍第一次攻克開封,同年10月24日,解放軍再次攻克開封,省會地位不變。
1949年5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開封成立,省政府下轄開封、鄭州兩市及陜州、洛陽、鄭州、陳留、商丘、淮陽、潢川、確山、許昌、南陽等10個專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開封市為河南省省會。
河南省省會開封市
1954年,河南省省會由開封市遷往鄭州市。
1955年,鄭州專區公署駐地由滎陽縣遷至開封縣,改稱開封專區,東明縣改屬于開封專區。
新中國成立后,一段時期的開封地圖
1962年,開封市恢復為河南省轄地級市。
1963年4月,東明改屬山東省菏澤專區。
1983年9月,實行市管縣,撤銷開封專區,原屬專區的杞縣、通許、尉氏、開封、蘭考五縣劃歸開封市管轄。
開封市現在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