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收視居高不下
依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宮斗題材電視連續劇《甄嬛傳》近日搶占收視率的制高點,盡管書迷先前表示戴旗帽踏盆底鞋的甄嬛很難接受,但是劇播出后普遍反響都說好看。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原本架空撰寫的小說被生搬硬套地拍成清宮劇后,出現很多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今天編編精選了以下幾個最明顯的破綻與大家八卦下。
甄嬛、安陵容、朱修宜這些,顯然都是漢族女子的名諱
破綻一:后宮佳麗的名字都與雍正后妃名諱不符
雖然古代女子的名字一般都不記載,通常都以**氏帶過。但是,清朝是滿族人統治漢族人,清朝長期實行的是民族隔離政策,規定滿漢不通婚,皇室宗親娶的必定是在旗的女子。愛看清宮劇的TX都知道,常見的滿族姓氏有這些:章佳氏、佟佳氏、烏雅氏、烏蘇氏、董鄂氏、鈕祜祿氏、郭絡羅氏、葉赫那拉氏等。
滿漢不通婚,或嚴格來說是旗民不結親,是滿族的旗制,祖制或祖訓,后來漸漸成了全族人的定規,而并非大清律的一條。清朝的選秀女制度,3年選一次,要嚴格審查旗屬與年齡,不在旗的想參加選秀,勢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選秀,也是自討苦吃
直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二十三日,慈禧發布懿旨,才最終廢除“滿漢不通婚”祖制。但慈禧仍然規定了:如遇選秀女年份,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漢人。清宮會有他國進貢的異族女子入宮,比如很出名的香妃,只不過這些女子是不能享有生育權的,后宮的避孕措施做得非常到位。
事實上,雍正的名諱是愛新覺羅-胤禛
破綻二:雍正雖然是老四但并不叫玄凌
歷史上的果親王允禮是康熙的第十七子
破綻三:果親王是十七阿哥,并不是六阿哥
原作中的玄清是先后的第六子,而乾隆的皇六子胤祚早年就夭折了,所以編劇只能把果親王拉了填角色。果親王允禮是康熙的第十七子,享年42歲,雖然不長壽,但也活到了乾隆三年,比雍正晚死三年。
真正的果親王在當阿哥時,就和十三阿哥允祥,十六阿哥允祿一起追隨依附雍親王,是雍正的私黨和死黨,也是雍正執政后比較依仗的一個。于允禮雍正元年四月,被封果郡王,尋命管理藩院事。三年,以實心為國、操守清廉,特命食親王俸,班在順承郡王上。
六年二月,以效力忠誠,晉果親王。果親王有正室,嫡福晉鈕祜祿氏,是果毅公阿靈阿的女兒;側福晉孟氏,是達色之女。側福晉孟氏生過兩個孩子,兒子沒活過周歲,女兒沒活過二周歲。
費勁周折的甄嬛最后登上了皇太后的寶座
破綻四:成為太后的是乾隆生母
《甄嬛傳》的大結局是,玄凌第四子繼位,奉甄嬛為太后。清朝史實是,雍正第四子弘歷繼位,尊生母熹貴妃鈕祜祿氏為皇太后。徽號崇慶皇太后,移居慈寧宮。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崩,年八十六,累上尊謚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圣憲皇后
雍正帝在皇位繼承上有一項重大創新,那就是秘密立儲。鑒于康熙帝在預立太子問題上的失敗,雍正帝于元年八月宣布密建儲位法將他的繼承人弘歷的名字寫好,雍正御筆《夏日泛舟詩》軸放匣中,置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后,駕崩后從匣中取出宣讀。又以密旨藏于內府,以備核對。這個方法,避免了皇子爭權而引起的激烈斗爭。后世幾代都效法他。
蔡少芬在劇中扮演皇后朱宜修
破綻五:愛新覺羅-胤禛只刪封過一位皇后
史上記載雍正有兩個皇后,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和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事實上鈕祜祿氏的封號是兒子乾隆登基后封的,并不是丈夫在世時冊封。雍正八年,胤禛晉封熹妃鈕祜祿氏為貴妃,雍正九年皇后烏喇那拉氏死后雍正并沒有再進熹妃的位份,在皇后和皇貴妃都空缺的大局下熹貴妃成為品階最高的妃子統領后宮。
元配嫡后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滿洲正黃旗,內大臣費揚古之女。世宗還是皇子時,由圣祖爺康熙指婚,冊為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為皇后。而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是四品典儀凌柱的女兒。
蔣欣扮演的華妃深入人心
破綻六:雍正寵妃只有年妃沒有華妃
《甄嬛傳》雍正的寵妃一直在變,從華妃到安陵容再到甄嬛……看看雍正后妃的名單里,根本就沒有她們。事實上雍正沒有真正寵愛的妃子,就連年妃也只是他為了穩住年羮堯才收在身邊的,算得上是一種和親。
肅皇貴妃,年氏,一等公、湖廣巡撫年遐齡的女兒,年羹堯的妹妹。康熙年間嫁入雍親王府,為側福晉。從她首次生育直至她逝世的十一年間,雍正帝的子女無旁出。雍正帝登位,冊為貴妃。雍正三年十一月,病重,晉封為皇貴妃。十一月二十三日,薨,謚號為敦肅皇貴妃。年氏是康熙末雍正初最受寵的妃子。年貴妃一生命運坎坷,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夭折了,死后一個月,她的哥哥年羮堯就被降罪。
安陵容為了爭寵出賣姐妹
破綻七:謙妃劉氏是唯一在雍正登基后入宮的妃子
雍正二年,雍正下旨為康熙守喪三年取消了一次選秀。就算是選秀,雍正也極少把秀女留在宮里充實后宮,絕大部分都作為宮女。被選中入宮的秀女到一定年齡(一般是25至30歲),只要沒有被寵幸過就可以放出宮去。
謙妃是管領劉滿的女兒。康熙五十三年生雍正七年入宮,初為劉答應,雍正八年晉為劉貴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時生皇六子圓明園阿哥弘曕,封謙嬪。乾隆二年九月晉尊皇考謙妃。三十二年丁亥五月二十一日薨,年五十四。弘曕是雍正最后一個孩子,在乾隆初年出繼為果毅親王愛新覺羅允禮后。薨于乾隆三十年三月十一日。
陳建斌扮演的雍正帝飽受爭議
破綻八:雍正跟好色從來沒有關系
雍正在位期間,勤于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在位期間每年唯有自己生日當天才會休息一天,其余每天都挑燭工作至凌晨一兩點。《嘯亭雜錄》中描述他“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翻開雍正后妃們的牌子,就是一塊塊寫滿了“被閑置”哦。
雍正帝勤于政事,按照今日事今日畢的原則辦事。后人收集他13年中朱批過的折子就有360卷。經過13年的勵精圖治,使滿清帝國各方面在康熙時期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為康乾盛世的創建作出了巨大貢獻。
雍正非常勤于政事,平日除卻睡覺,其余大部分時間都在批閱奏折,康熙末年,國庫虧空嚴重,只有八百萬兩左右,而雍正末年,國庫銀兩就增至六千余萬兩,上升了近十倍,由此可見雍正勤于政事的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