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社會進步,很多的女性追求越來越高,剩女的產生也是自然而然的了。近日的剩女寂寞指數大拼比,讓人不禁感嘆做女人真難啊。剩女寂寞指數這個評出來有什么意義么?相親網站的數據就可靠么,女性的覺醒和追求越來越高難道不也是社會的一種進步么?至于剩女不剩女的,只要自己過得開心,什么都是浮云了。

剩女寂寞指數大拼比做女人真難啊
崇文門新世界女子百貨,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姻家庭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小型相親會上,百名30歲上下的“剩男剩女”趕相親大集。
此前,世紀佳緣婚戀網站發布《中國男女婚戀觀系列調查之“剩女”的自白書》顯示,北京“剩女”的寂寞指數高居全國第三,不少30歲左右的剩女恨嫁。

剩女寂寞指數大拼比做女人真難啊
29歲“剩女”“剩”感最強
據世紀佳緣介紹,本次調查采用互聯網在線定量調研及線下深度訪談的研究形式進行,全國共有近9萬人參與,女性受訪者41616人,其中北京有4027名女性參與了調查。
調查顯示,超三成北京受訪女性自認是“剩女”,比全國平均值高出5.3%,排名居全國第二,北京“剩女”的寂寞指數全國排名第三。

剩女寂寞指數大拼比做女人真難啊
在“您認為找到理想結婚對象的難度有多大?”這一問題上,北京有35%的“剩女”認為自己在擇偶過程中難度較大,找到理想中的“他”不容易。這一數值也在全國居于前列。
根據調查,自認是“剩女”的北京受訪女性中,以1973年到1986年出生的女性“剩”感最強烈。其中,1983年(29歲)出生的“剩女”占57.9%,成為各年齡段中“剩”感最強者。
北京受訪“剩女”中,60%屬于宅女,她們從26歲開始,“我是剩女”的感覺開始越來越強,接近30歲的時候,有一半已經認同自己成為了“剩女”。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或許是這種狀態已經成為習慣,反而不介意自己“剩或不剩”了。

剩女寂寞指數大拼比做女人真難啊
擇偶者缺乏個人合理定位
對于“剩女”的擇偶壓力,世紀佳緣創始人兼CEO龔海燕建議,年齡其實不是問題,對個人進行合理定位很重要。“剩女”要主動參加團體活動、拓寬自己的交際圈,更要突破傳統的婚戀模式和單一的擇偶標準,擴大擇偶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