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巴馬的老壽星們
2009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1.67億,占全國總?cè)丝诘?2.5%,預(yù)計到2015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2.16億,約占總?cè)丝诘?6.7%。怎樣活得更長壽是老人們普遍關(guān)注的大事,讓我們來看看世界上各個長壽之鄉(xiāng)中的老人們長壽的秘訣。
先從中國國內(nèi)看起,廣西巴馬、江蘇如皋和湖北鐘祥是中國排名前三位的長壽之鄉(xiāng)。
巴馬:壽星都是素食者
世界上對長壽之鄉(xiāng)的標準是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壽星7.5人。廣西的巴馬瑤族自治縣在一個不到25萬人的長壽之鄉(xiāng)中聚集著81位百歲老人,被國際上公認的“世界長壽之鄉(xiāng)”
“火麻茶油將菜炒,素食為主鋅錳高;地下河水元素多,空氣清新人不老;晚婚晚育勤勞動,常享桃李野葡萄;知足常樂心清凈……”這是在巴馬流傳的一段民謠。如果說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奇特的地理狀況是巴馬人長壽的外在因素,那么,生長在這里的各種植物食品就是致人長壽的內(nèi)在因素。
老人黃家英,今年已經(jīng)106歲了,老人鶴發(fā)童顏,四代同堂,耳不聾,眼不花,如今依然擅刺繡、懂草藥,樂于助人,是屯里人人愛戴的“老祖宗”。貓豆、紅薯葉、苦脈菜、火麻湯、玉米粥——這就是黃家英一天的食譜。巴馬長壽研究所所長陳進超說:“這些食品不僅沒有投放添加劑,也沒有用任何化學藥劑,都是天然的綠色食品。”
巴馬人經(jīng)常吃火麻、玉米、茶油、酸梅、南瓜、竹筍、白薯等天然食品。到巴馬做客,好客的巴馬人在食譜中少不了“長壽湯”——火麻湯。火麻是珍貴油料作物,生長在山區(qū)濃霧環(huán)繞的土地上,火麻仁油是目前所有常見的食用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也是世界上唯一能溶于水的植物油。陳進超說:“經(jīng)常食用這種特殊的油脂,可降低血壓和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提高心力儲備以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巴馬人喜素食,各國醫(yī)學專家考察巴馬壽星的飲食結(jié)構(gòu)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飲食,具有低熱量、低脂肪、低動物蛋白、低鹽、低糖、高纖維素、高維生素的“五低兩高”特點。國際自然醫(y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對巴馬進行調(diào)查后認為,不飽和低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攝入正是巴馬人長壽的關(guān)鍵所在。
由于以素食為主,每日兩粥一飯,巴馬人均處于自然限食狀態(tài)。從巴馬百歲老人的一百一十例死亡原因回顧性調(diào)查資料表明,沒有一位百歲老人死于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意外或者癌癥。
如皋:兩稀一干,吃菜以素為主
江蘇如皋是中國的另一個長壽之鄉(xiāng)。與巴馬人一樣,如皋人的日常飲食也是兩稀一干;早晚稀飯,中午干飯。吃粥減少了熱量的攝入,可防止肥胖的發(fā)生,也減少了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發(fā)病幾率。大多數(shù)老人吃菜以素為主,78%的包歲老人喝水只喝白開水。如皋當?shù)赜芯渌自挘骸疤}卜干咯嘣又脆,常吃活到百十歲。”如皋豐富的豆制品為老人們的一生提供了充足的蛋白質(zhì)來源。而如皋特產(chǎn)的黃酒,適量飲用對身體有好處。
鐘祥:喜食山野食品和豆制品
湖北鐘祥也是一個長壽之鄉(xiāng)。鐘祥百歲老人們大都堅持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飯為主。他們普遍喜食山野食品,如香菇、木耳、葛粉等。野生富含淀粉、蛋白質(zhì)以及鈣、鐵、銅等10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涼解熱、生津止渴、升陽發(fā)表、抗菌解毒、降低血壓、治療冠心病的功能。鐘祥百歲老人中有半數(shù)有飲酒史,但不過量。老人們都愛食用豆制品,鐘祥的“長壽三絕”是蟠龍菜、香干子和葛粉。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世界上有名的長壽之鄉(xiāng)中的人們的飲食有什么特點。
外高加索:不吃香腸、熏肉或火腿
格魯吉亞500多萬人口中百歲壽星達2000多人,90歲以上的超過兩萬。而在阿塞拜疆,上世紀80年代初每10萬人中百歲老人曾多達63人。最近,格魯吉亞舉辦了90歲以上老人的“選美大賽”,參賽者中年齡最大的已有106歲。
外高加索人的樂觀生活態(tài)度是他們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參加當?shù)厝说幕槎Y時,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八九十歲的長者和年輕人一起又唱又跳。如果他們自己不說,人們都猜不出他們的真實年齡。除了樂觀的心態(tài),當?shù)厝说娘嬍骋埠苤v究。在格魯吉亞的長壽鄉(xiāng)阿巴哈吉亞,當?shù)鼐用衩刻於汲杂?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10.5pt;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體;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lang="EN-US" xml:lang="EN-US">玉米面做的面包和粥。這里的人每天至少喝兩杯牛奶、三四杯酸奶,喝時還要放蔥、芹菜等。此外,當?shù)厝诉€常吃菠菜、豆角、韭菜、白菜、洋蔥、紅辣椒以及當?shù)禺a(chǎn)的無花果,不吃香腸、熏肉或火腿,很少吃蛋糕、土豆、動物油脂和糖果。他們不喝咖啡,主要喝當?shù)禺a(chǎn)的“格魯吉亞茶”。
巴基斯坦罕薩(香格里拉):八九十歲還在勞作
巴基斯坦的罕薩山谷,就是香格里拉的所在地。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領(lǐng)略了當?shù)氐娘L土人情后,他寫出了聞名世界的《失落的地平線》。在書里,他把罕薩稱為“香格里拉”。罕薩山谷距離我國的新疆僅30多公里,4.5萬罕薩人世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nóng)耕生活。據(jù)記者了解,在罕薩,當?shù)厝藥缀鯊牟换疾。呤畾q根本不叫老人,八九十歲仍可在地里勞作,健康地活過一百歲在這里并不算什么稀罕事。
罕薩(香格里拉)長壽老人的日常食品
為了解開罕薩人的長壽之謎,英國醫(yī)生羅伯特·麥卡森進行了實地考查,發(fā)現(xiàn)了罕薩人長壽的秘訣:罕薩人喜歡吃粗制面粉、奶制品、水果、青菜、薯類、芝麻等。他們還喜歡適量飲用一種由葡萄、桑葚和杏制成的酒“罕薩之水”。罕薩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罕薩山谷附近有許多冰川、河流,這些水體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常年飲用有利于人體健康。罕薩人在種莊稼時也用這種水進行灌溉,從來不施農(nóng)藥,種出來的瓜果蔬菜特別有營養(yǎng)。
厄瓜多爾比爾卡班巴:素食以外,每周只吃一兩次雞或魚
在厄瓜多爾南部山區(qū)有一個叫比爾卡班巴的村莊。1970年,村里一個叫米格爾·卡爾比奧的人得了眼病,有生以來第一次去看病。這次眼病使比爾卡班巴聞名于世,因為米格爾當時據(jù)稱已活過了120歲。
比爾卡班巴這個山村是公認的西半球最長壽之地。村里有位102歲的盧西拉老太太,幾年前還能在小鎮(zhèn)的狂歡節(jié)上跳舞。在被問到為什么長壽時,她說:“我們走路走得多,到老了也要干活。”
比爾卡班巴人喜歡吃豆類、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等。大多數(shù)人每周只吃一兩次雞或魚等動物食品。當?shù)厝诉€喜歡飲用泉水,科學分析發(fā)現(xiàn),當?shù)厝械牡V物質(zhì)含量較高,其中鐵、鎂等成分的比例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