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一根針,兩顆阿司匹林——年過四十,在床頭保留這三樣東西,必要時可救你的命”。起病急、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再加上日趨龐大的患病人群,心腦血管疾病成為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于是,關于預防這類疾病的信息,總能引起大家的關注。
那么,“一杯水,一根針,兩顆阿司匹林”,床頭上必留的這三樣東西,真的能對付“馬上要人命”的兩種疾病——心肌梗塞和腦中風嗎?對此,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主任委員、長征醫院心內科主任吳宗貴教授說,雖然文章中有些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混雜著很多不確實的信息。
阿司匹林:有禁忌癥
該文章提到,“心肌梗塞會有一些征兆發生, 如左上肢、下顎的劇烈疼痛, 惡心和大量的冷汗, 但這些還不是最常見的癥狀,有時可能不會有胸疼的感覺。心臟病發作主要在睡眠的時候, 60%的人沒有再醒過來。但是, 往往劇烈的胸疼足以把人從沉睡中痛醒。”
文章支招——立刻口含兩顆阿司匹林,讓藥化開,然后喝一點水吞下。接著立刻聯絡急救中心救護車,并告訴他們你已經服下兩顆阿司匹林,坐在椅子或者沙發上靜候救護車援助。
吳宗貴認為,雖然口服阿司匹林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效的急救治療措施,但要注意的是,用藥前提必須建立在明確診斷的基礎上,而阿司匹林作為一種抗凝藥物,具有明確的禁忌癥,對于腦出血患者、凝血機制障礙患者以及術后患者等,都不得擅自服用,否則會加重出血風險,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一根針:最不靠譜
文章寫道:現代的中老年人最容易得中風!也就是腦血管堵塞、破裂(最嚴重癥狀就是嘔吐黑物,人事不醒)。有個偏方秘籍相當管用,那就是“用一枚針,放幾滴血,能挽救一個人。”
文章進一步支招——情況緊急時用打火機燒一下拿來的針(沒有火的話,就用口水消毒),實在沒有針就只好用牙齒。把患者的十個指尖(手指肚中心上方一點)刺破,或是咬破,淌幾滴血,不出血也要擠出幾滴來!十個指頭必須都這樣做!再有就是耳朵,一定要用點力氣拉扯患者的耳朵,從上耳邊滑到下邊耳垂,弄幾下后就用針在耳垂部位扎兩針,也讓它出幾滴血。只需幾分鐘以后,患者的嘴就恢復原狀了。等患者一切恢復正常感覺沒有異狀時再送醫,就一定可以轉危為安。否則,若是急著抬上救護車送醫,經一路的顛簸震動,恐怕還沒到醫院他腦部微血管差不多都破裂了。
“其實,這是最不靠譜的,毫無科學依據。”吳宗貴說,顯然此文將腦出血的癥狀張冠李戴了,所謂“最嚴重癥狀就是嘔吐黑物,人事不醒”看上去更符合消化道出血癥狀,與腦出血毫無關聯。
一杯水:因人而異
文章中說,如果你是一個心臟不好的人,可以養成睡前一杯水的習慣,這樣可以預防容易發生在凌晨的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并且言之鑿鑿地稱,心肌梗塞等疾病,是由于血液粘稠度高而引起的。當人熟睡時,由于出汗致身體水分丟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血液的粘稠度會變得很高。但是,如果在睡前喝上一杯水的話,可以減小血液的粘稠度,減少心臟病突發的危險。
“這一說法有一定的道理,而且睡前喝一杯水,對大多數人而言并無大礙,但還需因人而異。”吳宗貴說,盡管目前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但是,從患病人群來看,總體上還是以老年人為主。而睡前喝一杯水對于很多本來就很容易起夜的老年人而言,顯然有些不合適。增加起夜次數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老年人的睡眠質量,反而會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因此,何時喝水還需因人而異。
文:陳青
編輯: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