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黑天鵝》里,
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妮娜,
在癲狂狀態中,
跳著優美的天鵝湖,
妖冶絕倫,艷光四射,
震撼全場,無可挑剔。
然而芭蕾雖美,
卻也令我們時常用理性的角度思考:
學舞之人是怎樣忍受持久的身體折磨,
而后從中迸發出耀眼的柔軟和自信?
來自俄羅斯的攝影師Alexander Yakovlev,就用他的鏡頭為觀眾譜寫了一首屬于芭蕾的詩。
比夢更美,比幻想更動人。
身體內爆發出的生命力,
讓周邊的空氣為之震動。
她們用盡全力,
以最完美的姿態狂舞,
唯我獨尊。
腳尖上飛旋的靈魂綻開,
曼妙而優雅,
曲線完美地變化,
接通了美與身體的極致。
舞動時,
集中于腳尖的重量,
可以瞬間壓碎核桃,
呈現出來的卻是蜻蜓點水。
芭蕾之美,
在于舞者將自己的靈魂注于角色,
與觀眾情感相融,力量瞬擊人心。
然而世人都說芭蕾,
是最殘忍的舞蹈。
十年如一日的反復練習,
導致足部嚴重扭曲變形。
為了要做出優美的體態,
一字馬拉筋只是基本動作。
壓力越大,背上的抓痕越多。
手指上的刺,被撕得鮮血淋漓。
刻苦練功,腳趾甲蓋開裂。
每一次肢體間的交流、碰擦,
都可能要練習上百遍。
一雙腳,柔軟而堅韌,
經過無數次的摧殘,
托起了一朵優雅綻開的花朵,
以及無數觀眾的目光。
極度柔韌的身體,
對照的是十年如一日的堅強意志。
身體再也沒有界限,
磨難也到了極限。
通過自殘式的訓練,
舞者們最終為我們帶來了,
精彩高雅的芭蕾舞藝術享受,
一種剛與柔的極致結合。
舞者每一個堅持夢想的眼神里,
都有著對生命生生不息的熱愛。
Alexander Yakovlev則用他的鏡頭,
幾近完美地呈現出舞者生命的張力。
每一個姿態都是對美的詮釋,
他們展現的不止是身體,
更是隱藏著的堅韌靈魂。
如今,你是否還有閑情逸致,
去欣賞一場高雅的芭蕾舞演出?
是否轉移過目光,
用心去探究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