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這句是蘇東坡人生態度的自白,是蘇東坡和弟弟蘇轍進京趕考路過澠池,借宿在一個古寺里,蘇軾在照壁上題的詩。
在此之前,蘇轍還曾經被任命為澠池主簿,因為考上進士而沒有赴任。澠池的百姓們還不知道蘇轍曾經做過他們的父母官。
先民在澠池點燃了文明的圣火,將相和、澠池會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這里,還是世界美酒特色產區。
也許宏大的歷史敘事對于澠池就像彗星一樣流逝,但文明是不會消失的,彗星的尾巴會繼續照亮人類的前路。
小米丨文
澠池的心肝寶貝是義馬
如果你看地圖,你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義馬就像心肝寶貝一樣被澠池縣緊緊地抱在懷里,在區域劃分的時候,為什么不在一起呢?
原來,義馬原本是澠池的一個鎮。能單獨成市,是因為有重要的工業能源---煤炭。
雖然小,能量卻很大,義馬被稱為豫西“百里煤城”,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卻約占整個河南省煤炭儲量的百分之四十。
面積是義馬十多倍的澠池,雖然也有煤炭資源,但儲量卻只有義馬的八分之一左右。
為更好地利用當地煤炭資源,1970年成立義馬礦區。1981年又在義馬礦區的基礎上,設立義馬市,由洛陽行署代管。
后來洛陽行署管轄地區分為洛陽市和三門峽市。義馬才劃入三門峽市。
雖然河南離煤炭主產區山西不遠,但是買人家的畢竟不如用自己的。義馬市因為有了煤炭這種黑金資源,經濟發展異常迅猛,一躍成為全國百強縣。
義馬擁有工業發展所需的煤炭資源,而從澠池分離出來,地圖上二者也因此出現如此親密的關系。
在百度上搜索“澠池義馬”,就會出現這樣的相關搜索項:
等會,澠池鋁礦女老板是怎么回事?有點意思。
煤炭、鋁土礦在澠池縣多年來的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澠池縣的優勢礦產。澠池是河南省“優質鋁土礦基地”之一。
境內含礦面積達百余平方公里,探明資源量14780.34萬噸。粗放的生產模式使澠池常常上新聞,什么爆炸垮塌死人之類的。
現在,澠池的鋁加工要往中高端走,那些新聞也成為過往。
夜生活并不繁華的小縣城,
藏著什么秘密
實不相瞞。我們還是上次三門峽之行去的澠池。
山路上的美景令人難以忘懷。
澠池的紅葉是一絕,在窄小山路上,車輛來往絡繹不絕,大家都是來觀賞紅葉,路邊的人舉著相機和手機,試圖用攝影留住這個爛漫斑斕的秋天。
山路18彎,掛滿紅柿子的野柿子樹時不時在車窗外略過,與秋染的紅葉、藍盈盈的秋日天空相映成趣,野生得肆意妄為。
牛心柿是澠池的標志性特產,也是最好吃的柿子之一。個大皮薄,肉細味甜,汁水豐富,甚至基本沒有果核。
對于當地人來說,一般不會等到柿子熟透,而是要趁它色澤鮮亮橙黃,果肉還比較硬的時候采摘下來,只要放上個十幾天,這些硬邦邦的柿子也會變得軟糯可口。
澠池牛心柿最大用途就是做成柿餅,可別小瞧了這個柿餅,它可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制作工藝有著幾百年歷史。
柿子豐收的時節,也是村民們趕制柿餅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忙活,到處都是黃燦燦的半成品。
在白天的忙碌活動之后,我們幾個小伙伴們非常想逛(chi)一(yi)逛(chi)夜晚的澠池。
于是在導航上搜索最近的一家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這種遍地開花的飲品店,所在的地方一定是澠池相對較繁華的地方。
時值深秋,澠池夜晚八點多的溫度降至9度,沒有厚外套的我們裹上酒店的浴巾(?),向或許是縣城中心出發了。
本來以為8點多,大家的夜生活難道不是剛剛開始?難道不是剛剛開始跳廣場舞的點兒嗎?
沒想到的是,沿著會盟大道一直往西走,路上偶有行人,大多數店鋪也都關了,除了一些燒烤店什么的還亮著暖暖的燈。
會盟大道應該算是這里比較大的主干道了,可見大家的夜生活并不豐富呀。
但是,當走到蜜雪冰城,我們看到一個仰韶廣場,廣場所在的這條路叫做仰韶路,前面還有一個仰韶大廈。
我們留意到,在澠池無論是燈牌上、還是城市景觀細節上,無處不在的彩陶紋飾。
這種黑紅相間的彩陶紋飾,就是仰韶文化的象征。
而會盟路,則包含了三個中國歷史上人盡皆知的故事,他們分別是: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和澠池會。
澠池,一個并不繁華,甚至許多人都不認識那個“澠”字怎么讀的小縣城,藏著什么驚天動地的秘密?
水池中生出來的水蟲
澠池為什么叫澠池?現在也沒有什么水池之類的,這個地名還是蠻奇特的。
上古時期,這個地方并不是陸地,在澠池,至今可以發現大量的鵝卵石層,這說明了這個區域以前是一片水澤。甚至,南邊到洛寧熊耳山的山頂,都有層層疊疊的鵝卵石層。
這里,是否原來只是黃河洛河的河底呢?海拔一兩千米的高山,只是水面上露出來的幾個孤島。
在這片水澤之中,充滿了沼澤和叢林,犀牛和大象穿行其中。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載道,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山際有池,世謂之澠池矣。
南宋的蔡沈《禹貢注》也記載:澠,當作“黽”,水蟲也。城西有池,注水而生,因名澠池。
也就是說,“黽”就是水面滋生出來的水蟲,在靈寶篇里,我說過三門峽是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而大水雖然被止住,但此地卻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湖。
而經過日月更迭,地質變換之后,澠池的水澤退去,出現了先民的足跡。
“彩陶坊”這種酒在河南廣為人知,澠池的仰韶酒廠還請陳凱歌拍攝了仰韶的廣告片,這個廣告片很是大氣,并沒有直接講仰韶酒,而是從仰韶文化、從先民的火種開始講起。
仰韶酒廠
廣告最后陳導舉著酒杯,說了一句讓所有男人心潮澎湃的話:“我收藏中國之前的中國,您呢?”
好像酒廣告都是直擊廣大老爺們兒心靈,比如夢之藍的那句:“敬我最尊敬的人。”
這是閑話,陳導說的“中國之前的中國”,就是指仰韶文化。
如果你去瑞典,你會在瑞典博物館里看到一個常年以“中國之前的中國”為主題的中國彩陶展。
這些殘缺的彩陶,上面有著質樸的花紋,黑紅相間,這種彩陶就是仰韶彩陶。
1920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派助手劉常山去河南,采集新石器時代的石器。
原因是在之前的幾年里,安特生在北京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河南的傳教士皮特森女士給他寫信,我在的地方似乎有你想要的東西啊兄弟。
劉長山帶回了一些非常漂亮而且完整的石器,告訴安特生,這是從河南仰韶村發現的。
1921年5月,安特生與劉一起前往河南的這個村子,很快就發現了一處規模罕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人類活動的遺存非常豐富,陶片隨處可見。
按照考古學的慣例,安特生將仰韶村的發現命名為“仰韶文化”,這便是舉世矚目的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仰韶文化。
三門峽之行中,我們也去了位于仰韶村的仰韶博物館。
仰韶博物館
說實在的,仰韶博物館并不像他的名氣那樣完美。
首先,博物館所在位置相對偏僻,且沒有任何公共交通往返縣城與村莊之間,出行不便。
仰韶文化博物館占地面積不小,是清華大學教授關肇鄴領銜設計的。裝飾豪華,但展區規模卻不大。
我們參觀的時候,人數寥寥,大部分時間都只有我們參觀,檢票口偶爾會有管理員出現。
展廳內部的墻壁與博物館外側的色調一致,展覽分為“發現仰韶”“燦若繁星”和“走向文明”三個部分,結合各地出土文物的復制品和圖片,系統性介紹了仰韶文化的來龍去脈。
仰韶博物館內部
館藏文物大部分是復制品,關于仰韶村遺址的介紹只占了展區的一小部分。
除卻因為仰韶文化而聞名天下,少有人知的是,澠池有一小段非常輝煌的戰國時期歷史。
完璧歸趙的藺相如并不完美
不知道現在的小學語文課本里還有沒有“完璧歸趙”的故事。
至今在澠池,還有一個著名景點,叫古秦趙會盟臺。這就是當初秦國與趙國“澠池之會”約局的地方。
“完璧歸趙”是“澠池之會”的前因。
古秦趙會盟臺
我們這代人當時學的版本,繪聲繪色地描寫了趙國藺相如如何巧妙而機智地將玉璧從殘暴的秦王手里要回來。
長大之后發現,其實語文課文很多故事是經過夸張和美化的。現在看來,沒有哪方對或者錯,藺相如名留青史,是因為他出色的外交手段。
藺相如本來是像草芥一樣微賤的人物,在趙王面前夸下了“完璧歸趙”的海口,在見秦王的時候,先用欺騙、威逼的手段讓秦王交出和氏璧,再派人將其偷偷送回國。
這樣一來藺相如固然做到了“完璧歸趙”的承諾,但這樣小家子氣的行為非但不能維護趙國的尊嚴,反而會讓趙國失信于天下,甚至讓秦國找到對趙國發動戰爭的借口,“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就是秦昭襄王的報復行動。
因為憤怒于“完璧歸趙”被威脅的秦王,在澠池約了一個局想侮辱趙王和趙國。
趙王不敢去。藺相如攛掇秦王去,不去就是怕他!我跟你一起去!
于是在澠池之會上,藺相如再次表現出驚人的膽大,又一次威脅了秦王,讓他給趙王擊缶。成功維護了趙王的尊嚴。
在澠池之會后,就有了“負荊請罪”,原因大家也都知道了,武將廉頗看不起身份微賤迅速上升的藺相如,后來被打臉。
比較魔幻的是,經常有人在現在的古秦趙會盟臺尬舞,蹦迪,蹦得特來勁,抖音上都有,有點像鄭州以前的尬舞。不知道的以為這地兒原來是不是個古戲臺啥的。
在河南,仰韶算是為數不多可以確定有7000年歷史的地方,名字也未曾改變。
很有點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歷史的烽煙早已散去,只留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