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是從放線菌培養液分離得到的復雜低聚糖,是目臨床上常用的一線口服降糖藥,主要通過與腸黏膜α-葡萄糖苷酶結合,抑制該酶活性,降低食物中淀粉、蔗糖、乳糖、麥芽糖、糊精等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速度,從而延緩葡萄糖的吸收,達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通過改善餐后血糖,間接降低空腹血糖,減輕尿糖,此外,阿卡波糖還可減輕體重、降低血壓和甘油三酯,長期服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適用于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食物成分或餐后血糖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家族史、中心性肥胖、靜坐生活方式、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前期史等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應主動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限鹽、戒煙、限酒等,對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如果生活方式干預效果不佳,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阿卡波糖預防糖尿病,因此,對于“準糖尿病”患者,阿卡波糖也可以發揮降糖作用,延緩糖尿病的發生。
阿卡波糖只作用于腸道,不進入全身血液循環,副作用少且輕微,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罕見嚴重副作用,常見副作用包括:
- 胃腸道反應:阿卡波糖可引起胃腸脹氣、排氣增多、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是阿卡波糖最常見的副作用,這是因為阿卡波糖延緩小腸內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使碳水化合物在小腸內停留時間延長,腸道菌群將其發酵分解,從而引起胃腸道反應。小劑量起始,逐漸增加劑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可有效預防和減輕胃腸道反應,如采取以上措施后仍出現嚴重胃腸道反應,應考慮減量或暫時停藥。
- 肝功能異常:大劑量(150-300mg/天,3-6片/天)服用阿卡波糖可能會引起肝臟轉氨酶升高,多為一過性,且沒有臨床癥狀,建議在用藥后半年至1年內監測肝酶變化,如肝酶超過正常高限3倍,應停藥,停藥后肝酶通常可自行恢復正常。
- 低血糖:阿卡波糖不能刺激胰島素分泌,單獨使用很少引起低血糖,與其他降糖藥或胰島素聯用時容易誘發低血糖,因為阿卡波糖可減慢蔗糖轉化為葡萄糖的速度,因此,一旦發生低血糖,不宜食用餅干、饅頭等食物糾正,應該直接口服葡萄糖糾正低血糖。
- 過敏反應:個別患者可出現皮疹、紅斑、蕁麻疹等過敏反應,必要時服用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物緩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