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騙!騙!騙!
叔叔阿姨當心處處有坑花樣詐騙!
辨!辨!辨!辨!
虹口區檢察院印發《老年人防騙指南》
檢察官教您擦亮眼睛小心防范!
騙是什么樣的騙?
第二輯詐騙套路合集
繼續來看!
套路三
理財詐騙
退休不久的張大媽某日路過一家投資咨詢公司,恰巧碰到該公司業務員在派發宣傳單。宣傳單上赫然寫著:“公司實力雄厚,一萬起投,年化收益15%,保本保息!”聽著業務員口若懸河的介紹,張大媽心動不已,并與該公司簽訂了協議,將積蓄多年要為兒子買房的50萬元投資到這家公司,并約定按月收取利息,一年后拿回本金。然而,好景不長,張大媽如約收到了前五個月的利息,卻遲遲等不來第六個月的利息。張大媽心急如焚地趕到公司所在地,卻發現該公司早已人去樓空,老板不知所蹤,“實力雄厚”更是子虛烏有,50萬元本金打了水漂。
防騙第三式:利息超高?我不信!
“我要你利息,你要我本金”,老年人理財需擦亮眼睛,認真甄別:第一,看資質。只有金融機構才能從事金融融資業務,一般的公司不具有融資資質,不能僅憑營業執照就認定公司融資合法。第二,看收益。高收益必定伴隨高風險,不要輕信保本保息的承諾,年化收益超過10%的則需謹慎謹慎再謹慎。老年人抵御投資風險能力較弱,若無可靠投資渠道,建議還是以“穩妥”為要,考慮銀行定存或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同時多聽取子女家人建議。
套路四
“薦股”詐騙
“白富美”薦股、專家指導、短線消息、黑馬行情、先賺錢后分成……如今,在各大社交渠道,充斥著大量類似的薦股信息。65歲的潘大爺最近手頭有點兒閑錢,迷上了炒股票。某天,潘大爺在微信上認識了一名昵稱叫“海棠”的女子,兩人就炒股話題相談甚歡。漸漸熟識后,“海棠”開始向潘大爺推薦所謂的“強勢股”,承諾在短期內便可獲得高收益。在“海棠”的誘導下,潘大爺下載安裝了指定的炒股軟件,并按照“海棠”介紹的炒股分析師和軟件客服的要求,陸續向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匯款炒股。潘大爺先后轉賬70余萬元到股票賬戶后,投資卻屢屢虧損,想抽身提現卻發現無法提現。當他再次聯系“海棠”時,發現該人已將其微信拉黑,不知所蹤。
防騙第四式:美女薦股?我不投!
未經中國證監會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從事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業務。老年投資者應選擇合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獲取相關投資咨詢服務,遠離“非法薦股”,以免遭受財產損失。合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名單可在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查詢。
套路五
二維碼詐騙
李大爺在手機微信群里看到一個點擊領取福利的二維碼,李大爺二話不說就點擊掃描了二維碼,手機顯示可以領取188元的紅包大禮。李大爺心生歡喜,便按照手機屏幕上的步驟操作領取,但在隨后的操作中手機再次彈出一個二維碼,并顯示:只要支付0.01元即可獲得188元的紅包。大爺沒多想,立馬按照二維碼轉賬過去,結果紅包沒收到,反而將188元轉給了對方。轉賬后,李大爺就被對方拉入了黑名單。李大爺隨后在小區閑聊過程中發現很多老年朋友都被類似二維碼騙走了錢款,但因為數額不大,都沒有至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