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少林”題材電影中,最重要的、影響最廣的一部,是1982年由張鑫炎導演、李連杰主演、香港中原影業公司出品的《少林寺》。張鑫炎導演,也在2014年落幕的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1982夏天全中國都一樣,影院、俱樂部,人們都在觀看和討論電影《少林寺》。報紙競相找出看過五十遍和一百遍的觀眾,少年離家出走尤其是結伴離家出走,一定是去投奔少林,只需要到去河南的路上攔截。
當時的內陸,一張電影票在五分錢到兩毛五之間,而這部電影在內陸的票房,超過一億元。在香港創下1616萬港幣的票房紀錄,打破香港功夫片賣座紀錄,在日本,創下40億日元票房紀錄,1983年,在韓國上映,創造了51億韓元的票房紀錄。
他們改變了少林寺,《少林寺》也改變了他們。《少林寺》的那些人
《少林寺》的導演,是張鑫炎。
1974年李連杰和基辛格握手
李連杰于1963年生于北京,自幼練習武術,1975年到1979年,連續五年獲全國武術比賽的冠軍,被北京市體委授予特等功,17歲的時候,工資就漲到了88塊,而那時,一個普通工人工資不過20多塊。1980年,17歲的李連杰得到張鑫炎的邀請,進入《少林寺》劇組。
扮演師傅的于海是山東人,生于1942年,五十年代就已成為中國著名的武術運動員;扮演禿鷹的計春華生于1961年,曾是武術運動員,少時因病導致頭發掉光,他從浙江省武術隊退役后,回隊找隊友,被前來選演員的張鑫炎看中;
扮演王仁則的于承惠,生于1939年,十九歲時獲得青島武術全能冠軍,因為膝蓋受傷,離開武術隊,進入山東黃臺造紙機械廠擔任起重工,在工廠工作了十幾年,這期間他潛心習武讀書,終成武術大家,《少林寺》劇組挑選演員,他憑一套棍術,成為大反派王仁則的不二人選。
連女主角白無瑕的扮演者丁嵐,也是有武術功底的。她于1964年生于鄭州,12歲考入河南省戲曲學校演員班,1981年,從戲校畢業,分配到河南省話團,后來又調入北京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1981年夏,她在排戲時,被前去挑選演員的張鑫炎看中,她成為這部和尚戲的女主角。《少林寺》引起轟動后,她去新加坡做武術表演,對新加坡留下美好的印象,最終進入新加坡演藝界。
《少林小子》電影截屏 黃秋燕在《少林小子》中的特寫鏡頭(李連杰北京隊師姐和前妻)
李連杰成為國際巨星;計春華、于海、于承惠還在拍片;丁嵐則在拍攝了《少林小子》、《少林俗家弟子》、《俠女十三妹》、《紅樓夢》之后,于1991年去了新加坡,成為新加坡廣播電視臺(現在的新傳媒)的演員,在新加坡出演的第一出劇,是《悲歡歲月》。2001年,她回國創辦家庭精品公司。
被《少林寺》改變最多的,還是少林寺。1983年,國務院確定少林寺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此后三十年,少林寺漸漸成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那個少林寺,成為現代社會,傳播改變事物的又一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