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我早就計劃寫的新系列——《世界各國極簡史》的開篇之作,也是我的第五個系列文章,寫本系列文章的初心是希望通過我的文章讓大家對世界上各國國家的歷史脈絡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希望大家喜歡和支持;文末設有投票——為本系列下篇文章選題,懇請多多參與,謝謝!
美國成為獨立國家的標志為1776年7月4日發表的《獨立宣言》,從這時開始算起,到今年(2020年)為止,共有244年歷史。
但是在《獨立宣言》獨立宣言發表之前,還是英國北美殖民地的美國建國十三州就已經開始抗英斗爭;而美國正式被國際社會承認的時間則是在1783年美英簽署《巴黎條約》后的事了,由此開始計算,美國的國家史為237年。
美國最初的十三州原本是英國北美殖民地的一部分,這十三個北美大西洋沿岸的殖民地是英國花費126年(1607-1733年)時間才全部建立起來。
殖民地的最初的居民是在英國本土混不下去的英國人(失去土地的農民,生活艱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他們移民到北美的目的是追尋自由和財富。
起初殖民地牢牢掌控在英國手中,他們和英國駐軍一同驅趕當地的原住民,共同開展罪惡的黑奴貿易,向英國政府交稅;英國政府對殖民地也采取放任政策,雙方之間相安無事。
然而長期的放任政策,使殖民地的經濟、文化、政治都相對成熟,于是開始追尋與英國本土擁有同樣平等的權利,擺脫英國次等公民的身份;而英國政府卻因急于平衡國內財政,依舊把殖民地當做廉價的原料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市場,并以高壓手段加重北美殖民地的賦稅。
殖民地與英國政府之間的對抗就此爆發——英國禁止殖民地居民向西拓展、發布《印花方案》,殖民地領袖發表“無代表,不納稅”宣言;英國發布唐申德法案,殖民地商人抵制英貨;英軍出兵波士頓制造波士頓慘案,殖民地民間反抗組織制造波士頓傾茶事件;英國頒布《強制法案》,封鎖波士頓;殖民地召開第一次大陸會議,終止對英貿易,加強殖民地的武裝 。
波士頓傾茶事件
隨著雙方矛盾的升級,列克星敦的槍聲響起,歷時八年的美國獨立戰爭正式開始。
在華盛頓的領導下和法國的幫助下,美國取得獨立戰爭的勝利,正式成為獨立的國家。
1781年-1787年,美國13州在《邦聯條例》的基礎上名義上組成聯盟,但邦聯政府的實際權力聊勝于無;直到1887年制憲會議結束后,美國才正式成為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聯邦制國家。
1789年,美國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國內出現了主張中央集權的親英黨派聯邦黨和主張維護民主的親法黨派民主共和黨開始相互對抗。
1801年,民主共和黨領袖杰斐遜成為美國第三任總統,并于1803年從法國購買了路易斯安娜;同時美國的西進運動也進行得如火如荼,美國領土快速擴張。
華盛頓雕像
此時英國同拿破侖統治下的法國交戰正酣,美國想同時與英法兩國進行貿易,但英國海軍在當時擁有絕對的制海權,于是美國與歐洲大陸(主要是法國)海外貿易被英國禁止;為了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和占領加拿大,美國于1812年6月18日向英國宣戰,開始了第二次獨立戰爭。
1815年,互有勝負的英美兩方停戰議和,邊界到恢復戰前,英美雙方都未取得預期的任何戰果。
1836年,墨西哥德克薩斯爆發革命(主要由滲透到德克薩斯境內的美國移民進行)成立了不受墨西哥承認的德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在美國的引誘下,德克薩斯共和國加入美國;并于1846年與墨西哥爆發美墨戰爭。
1848年,美墨戰爭結束,美國獲得新墨西哥及加利福利亞的廣大領土,基本奠定了現今美國的版圖。
由于在西進運動和美墨戰爭中,美國獲得了大量領土;這些新加入美國西部州使原本在奴隸制問題上存在分歧的北方各州和南方蓄奴州之間漸成敵對之勢。
1860年在主張廢除奴隸制的林肯當選總統后,11個南方蓄奴州脫離美國,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1865年,南北戰爭以北方獲勝結束,美國重新恢復統一,進入重建時期。
1867年,美國從沙俄政府購得阿拉斯加;1898年美國乘西班牙日薄西山之際支持西班牙殖民地內的反抗斗爭,并出兵與西班牙交戰,爆發美西戰爭,奪取西班牙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
同年,美國合并夏威夷群島;1889年美國提出對華的“門戶開放”政策,加大對中國的侵略力度;1903年美國奪取了巴拿馬運河區;1912-1924年,美國對墨西哥、尼加拉瓜等國進行武裝干涉。
從1890年-1917年,美國由農業化國家變成城市化國家,美國人稱之為“進步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部分時間內,美國同時向參戰雙方的協約國和同盟國提供軍火,并向協約國提供貸款;直到戰爭進行到快要結束的1917年因本國船只被德國潛艇擊沉才開始對德宣戰;戰后美國由欠款60億變成了貸出款項100億的債權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1921年美國出現了第一次經濟蕭條,由于哈丁政府的“工業正?;焙汀睋尵荣Y本主義”政策,美國國內的建筑業興起,工業出現新高漲;
1929年10月,美國又爆發經濟危機,進入大蕭條時期,并波及到世界各國引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1932年,羅斯福就任總統,通過羅斯福新政使美國經濟危機得到暫時緩解;1937年美國再次出現經濟危機,至二戰爆發后美國大力拓展軍備,國內經濟才恢復并得以發展。
在第二次世界中,美國參戰的情況與第一次世界大戰類似,基本屬于最后參戰的國家,雖然也在戰爭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和其余國家的滿目瘡痍相比,美國本土并沒有受到戰火波及;因此才能在二戰結束后大量貸款給歐洲國家進行戰后重建,和蘇聯一同成為戰后的超級大國。
大蕭條時期的美國
冷戰時期
隨著杜魯門成為美國總統,美國和蘇聯在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展開競賽;通過一系列的代理人戰爭使德國分類為東德和西德,朝鮮經朝鮮戰爭后分裂為朝鮮和韓國,引發了古巴導彈危機,并由于介入越南戰爭深陷戰爭泥潭。
同時美國國內的黑人民權運動高漲,在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努力下,美國于1964年通過民權法案啊。
隨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冷戰結束,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
進入21世紀后的第一年,美國就發生了911恐怖襲擊事件;
911事件
隨后美國以反恐的名義先后發動了阿富汗戰爭(2001年,建立阿富汗臨時政府)、伊拉克戰爭(2003年,建立伊拉克臨時政府)、利比亞戰爭(2011年,美國為首的北約支持利比亞國內反對派),敘利亞戰爭(2011年-至今,美國同樣支持反對派);這些有美國軍事介入或支持的地區至今依然沒有實現真正的和平,付出巨大的傷亡后,情況反而遠比不上戰爭開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