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爾蘭,最有名的“旅行許愿”場景之一,是親吻位于愛爾蘭南部小鎮(zhèn)布拉尼的“巧言石”。在過去的200多年來,數(shù)以百萬計的人們?yōu)榱双@得好口才,都竭盡全力去親吻那塊其貌不揚的石頭。
誰不想親吻一塊石頭之后就可以能言會道、口若懸河呢?每年有接近40萬人親吻過這塊石頭。而在中國也有這么一塊石頭,偏偏受到女性的喜愛,這塊石頭就在太昊陵內(nèi)。
在河南淮陽的太昊陵廟的顯仁殿東北角青石臺基上面有一個圓孔,天天有無數(shù)的人蜂擁至此,只為摸摸這塊石頭。
凡是來太昊陵的游香客,尤其是女性,都要用手摸一摸這個“窯”,既可以多子多孫,又可以使子孫健康,所以被稱為“子孫窯”。
就這個名為“子孫窯”的小洞,引得每年幾十萬的女性游客不厭其煩的前來觸摸,更有不少上了年紀的女性。
這一摸便是幾十年的光陰,帶有“子孫窯”的青石板不知換了多少塊,這塊青石上的“子孫窯”又成了幽深的黑洞。
至今,貴州的苗族婦女還保留著往深山拜石祈求生育的習(xí)慣;白族婦女不育,則去劍川拜“阿央石”,即女陰石。
四川鹽源縣左所地區(qū)有一個石洞,人們?yōu)榱饲笥屯蠢飦G石塊,當?shù)丶{西族人把這個洞稱之為“打兒窩”。
在歷史演變的過程中,撫摸子孫窯就變成了能夠多子多孫的習(xí)俗。由于每年撫摸子孫窯的人很多,子孫窯會磨損變形,不管有沒有用,也算是一種信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