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經/脾經】
足三里為胃經的合穴屬土,為土經土穴,是治療各種胃病的首選。若能同時配上中脘穴拔罐,再點揉脾經公孫穴,會有即時緩解胃病之效。慢性胃病可在足三里刺血拔罐(找專業針灸醫師),效果更加顯著。足三里也是個'消氣穴',但與太沖消的'肝膽怒氣'不同,足三里消的是胃腸的濁氣。有許多人整天肚子都是脹脹的,那就常揉揉足三里吧。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刺激足三里可以降低血糖。對胃下垂的患者,足三里也有升提之效。
第一,足三里為強壯穴,能增強體質,所以對所有疾病都會有效;第二,足三里是胃經的合土穴,通治一切與腸胃有關的病癥;第三,中老年人艾灸足三里,療效往往更佳(小兒不灸此穴)。
公孫穴,是脾經絡穴,脾胃相表里,所以一穴可治脾胃兩經之病。所以胃痛、胃脹、胃下垂,都可按公孫取效。就連胃經頭痛(眉棱骨痛),揉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
【大腸經】
手三里,曲肘取穴,在肘橫紋頭下2寸。提起足三里,向來聲名顯赫,而手三里卻默默無聞,其實經絡歌訣中“肚腹三里留”,這個三里,也包括手三里在內的。此穴也善治胃腸病,與足三里并用,效果更佳。手三里可增強體質,是人體的強壯穴,所以平日也可多揉以健身。
【三焦經】
中渚(俞木穴):此穴在手背側,四、五掌骨間。俞主“體重節痛”,木氣通于肝,肝主筋,所以此穴最能舒筋止痛,腰膝痛、肩膀痛、臂肘痛、手腕痛、坐骨神經痛,都是中渚穴的適應癥。此穴還可治偏頭痛、牙痛、耳痛、胃脘痛、急性扁桃體炎。此外,四肢麻木、腿腳抽筋、臉抽眼跳等肝風內動之癥,都可掐按中渚來調治。
【膀胱經】
如果胃痛,只要在后背胃俞點按一下,疼痛馬上就可以緩解。胃痛除了點按胃俞,也要把胃倉穴一道按了才好。
【膽經】
肩井穴。凹陷深處為井,此穴在肩膀上較深的凹陷中。右手隨意搭在左肩上,右拇指貼于頸左側,右中指尖下即為此穴。肩井穴之'井',從字型可以看出其'四通八達'之象,其意正是如此。此穴最善通經活絡,消腫散結,善治'不通則痛'之癥,對偏頭痛、胃脘痛、乳房疼痛有即時緩解之效。
【井穴】
井主'心下滿',是指胃脘部痞滿,郁悶之癥。五臟六腑皆有可能成為'心下滿'的原因,如果因脾胃不和引起,可刺激脾的井穴'隱白',胃的井穴'厲兌'。若因肝氣郁結引起,可刺激肝經的井穴'大敦'。若因大便不通引起,可刺激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