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杭州生活通可查詢下面療方:
咳嗽、發燒、失眠、上火、咽炎、鼻炎、頭痛、牙痛、口臭、打嗝、打鼾、脫發、白發、磨牙、耳鳴、近視、弱視、老花眼;暈車、昏迷、解酒、中暑、中毒、中風、黑眼圈、腹瀉、腹痛、胃痛、狐臭、灰指甲、凍瘡、肝病、養肝、乙肝、骨質增生、腰間盤突出、勁椎病、抽筋、腰痛、腳氣、泡腳、痔瘡、腳氣、便秘、壯陽、貧血、避孕、癌癥、抑郁癥、怕冷、腎虛、濕氣、寒氣、痛風、淤血、霧霾、風濕、濕疹、陰虛、陽虛、豐胸、減肥、氣血虛、坐月子 、月經不調、痛經、暖宮、經期保養、乳腺增生、乳腺癌、安全期、不孕、更年期、祛痘、祛斑、過敏、皺紋、美白、排毒、養顏、衰老...更多生活妙方。
一般下雨天的時候都會聽見很多的老人喊自己的膝蓋真的是好疼呀,這其實都是風濕病惹的禍,風濕病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一些潮濕的天氣環境中,風濕病的復發是非常容易的,那么為什么人會得風濕病呢?得了風濕病該怎么辦?風濕病可以預防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下面就和豆豆一起去聽專家講解一下到底人類怎么患上風濕病的。
人為什么會得風濕病
人為什么會得風濕病?很多風濕病患者有這樣的疑問。但據專家說在生活中人們對其不太重視,風濕是指以肌肉、關節疼痛為主的一類疾病。 根據臨床的觀察和實驗得知,風濕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主要與感染、遺傳、免疫、性激素、藥物等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越來越多的資料表示風濕病與遺傳因素有關。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均有遺傳傾向,痛風、風濕熱與遺傳因素也有緊密關系。
2、感染因素
有關專家表明,風濕病是和感染有很大的聯系的。比如風濕病的發病與A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有關,強直性脊柱炎與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關,類風濕關節炎與微生物感染有關。
3、內分泌因素
雌激素可刺激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
4、免疫因素
免疫異常在風濕病的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風濕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異常引起的。如類風濕關節炎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5、個人因素
通常與受涼、潮濕、勞累、精神創傷、營養不良、外傷等因素也有關。
6、其他因素
風濕病的原因有很多的,例如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環境因素、機體素養等這些都是引起風濕病的重要原因。
以上內容講述的是為什么會有風濕病,可以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風濕,而且還要積極的治療風濕病,避免風濕病對人們的傷害。那么如何治療風濕病,一起來看看。
如何治療風濕病
風濕性疾病是一類侵犯多種組織多系統和內臟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程度不同的免疫性炎癥反應,可致成各種組織和器官損傷,嚴重影響其正常功能,甚至造成致命性損害。此外,大多數風濕性疾病都有關節癥狀。每個病人,同一種疾病,不同病程都有其特殊性。應該仔細評價,以制訂出其個人的治療計劃。
治療目標應包括緩解癥狀,改善病情,恢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盡可能延續患者的生命。由于大部分風濕性疾病目前還不能根治,因此要爭取病人的合作,長期堅持治療。治療的方法包括藥物,理療,休息及鍛練,矯形及手術。要教育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配合治療。
風濕病屬于免疫系統疾病,有時候,這種病來的非常突然,但是并不是這種病的發生并不是沒有征兆。怎樣預防風濕病,下面一起來看看。
怎樣預防風濕病
1、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雖然本病的致殘較高,但患有關節腫痛的病人只要對本病保持足夠的警惕性,早期診斷及早期合理的治療,仍可控制其發展,減少致殘率,甚至治愈。
2、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生產勞動,強健體魄,提高病能力及防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
3、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干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4、注意勞逸結
過度勞累,正氣易損,風寒濕邪可乘虛而入。因而,做到勞逸結合,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做,活動與休息適度是很重要的。
5、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6、預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風濕病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于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面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盡量避免以上致病因素,那么風濕病就不會發生。
得了風濕病怎么辦?
風濕性疾病大多發病機制不清楚,也沒有患者所期望的可以根治神藥,被人們稱之為「不死的癌癥」。
部分患者在得知自己得了風濕病后,徹底喪失了治療的信心,單用對癥的藥物進行姑息治療,甚至拒絕治療,最后導致殘疾而生活不能自理,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那么,得了風濕病,應該怎么正確應對呢?
最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心態,正視自己患有疾病的既定事實;然后要有信心,雖然風濕病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經過及時正規的治療,大多數風濕性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4種拔罐法治療風濕病
中醫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是益氣養血、祛風除濕、搜風通絡、化痰祛淤。而拔罐具有活血通絡、溫通經脈的作用,對風濕性關節炎具有良好的療效。
1.火罐法:腰下部位及上肢部關節炎取大椎、身柱、風門、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關節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腸俞。先取大小適宜之火罐于主穴處拔4-6罐,然后依據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選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時間為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兩周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5-6天。
2.藥罐法:取疼痛所處的經絡穴位、阿是穴。用直徑4-10厘米的竹管,經藥汁(透骨草、防風、川烏、草烏、荊芥、獨活、羌活、寄生、艾葉、紅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鐘后取汁)煮沸3分鐘后,在所選擇的治療部位拔罐。病情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
3.針罐法: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貞、肩髎、肩髃;在軀干者配命門、腎俞(雙);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針刺。配穴針刺得氣后用閃火法,將針扣留在火罐內,留針、罐15-20分鐘。每周3次,10次為1療程。
4.刺絡拔罐法:取病變關節附近穴位,常規消毒后,用皮膚針叩刺,然后進行拔罐,使拔后皮肉發生紅暈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鐘。2-4天施術1次,5次為1療程。適用于急性風濕性關節炎。
民間的偏方,來對風濕病進行治療
1.常飲蜂王漿。每天服用5~10m l蜂王漿,連服2~3個月,可使關節疼痛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得到改善。
2.常飲鮮牛奶。每天服用鮮牛奶500ml有助于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因為類風濕病在整個病程中,均缺鈣,牛奶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富含鈣離子。
3.生姜加蔥敷。取鮮生姜、鮮蔥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搗爛如泥,乘熱敷于患處,每48小時更換1次。
4.生姜外敷。鮮生姜切片炒熱敷于膝上,兩個晚上后再將陳小麥打碎,炒熱包之。
5.苡仁粥。取苡米仁末,用粳米煮粥常食。對急性期風濕熱型或濕熱型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生活通 從此生活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