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巨來(1904-1984),原名斝,字巨來,后以字行,號塙齋,別署安持,安持老人、牟道人、石鶴居士,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乍浦鎮人,寓居上海。其篆刻被稱為“三百年來第一人”,其師趙叔儒許其“近代圓朱文第一人”,施蜇存謂其“以圓朱文雄于一世”。
陳巨來
陳巨來在《安持精舍印話》中如是說:“篆法純宗《說文》,比劃不尚增減,宜細宜工,細則宜弱,至柔軟無力,氣魄毫無;工則易板,猶如剞劂中之宋體書,生梗無韻。必也使布置勻整,雅靜秀潤,人所有,不必有,人所無,不必無,則一印既成,自然神情軒朗。”可見入印文字形態的塑造是極為重要的。以文字為表現對象,加以文化的滋潤,以線條表達自己內心的理性與感性,這才是藝術的最終追求。陳巨來涉及的印章形式并不少,但是其創作極具個性,秦璽,古銅印,九疊篆,鳥蟲篆,漢白文,漢玉印都是他取法的資源,趙之謙,黃牧甫,吳昌碩的篆刻技法都有借鑒,這些資源融匯貫通最終形成了自己獨居特色的圓朱文。
巨來畫松
陳巨來入印章法并不拘泥刻板,其入印章法主要圍繞入印文字展開,文字是主要的表現對象。章法為輔,印章空間之內文字是相對自由的,空間的調整要在充分展現篆字原生美感的基礎之上進行。在構建印面結構的時候要根據實際需要對文字所占的空間做出調整,以求達到和諧的布局。文字的美是純粹的、是不加粉黛的,所以刻圓朱文要盡量保存文字的原始美感,章法布局只為服務文字表現,這樣才能夠窺得其中玄奧。
大千居士
在上文我們說到,陳巨來是極其尊重入印文字原生形態的。他對文字的處理主要體現在入印文字的線條表現上。其作品無論是圓朱文還是漢印類最具特色就是線條的質感特別鮮明。他將“玉箸篆”的運用賦予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觀其作品撲面而來的就是工整的美感,線條細膩毫無拖沓感,似乎在他的作品中完全不存在一絲一毫的多余,也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缺失。可以看出:陳巨來篆法就是尊重文字表現形式,在線條上做足功夫。這就是使他的印作如此美的訣竅了。
京兆
在《安持精舍印話》有這樣一段論述:“客有就余而問曰:君于篆刻歷有歲月矣,于刀法必究之有素,何謂沖刀,何謂澀刀,何謂切刀,何謂留刀,此中微妙,可得聞歟?余曰:否!夫治印之道,要在能合于古而已。章法最要,刀法其次者也。舊傳一十四種刀法之說,是古人故為高談炫世之語,未足信也。”可見陳巨來所用刀法無需爭論,陳巨來篆刻不拘泥,不從眾,直抒胸臆,無所顧忌。我們說字如其人,又何嘗不能說‘印如其人呢'?對于其使用刀法的使用,筆者采用時下大部分篆刻研究者的意見:“沖刀”。或許大師的過人之處就在于此,刀法通神,字法通神。
洗桐
圓朱文線條雅靜秀潤。在陳巨來的創作中得以完美體現。其行刀爽健,無意線條的“形”,而在于追求線條的“質”。這一表現落實于每一根線條之中,所以有人評論他的線條“有真氣在,充滿生命力”。陳巨來的線條在各類印章的創作中都是統一的,拋開文字結構,單看印章的留紅留白都可以體會到他線條的魅力。他的線條是簡潔明快,流暢精微的。
子谷
謝謝大家訂閱收看,小編會持續為大家更新篆刻方面的知識與趣事。如果有錯誤遺漏之處,請廣大看官批評指正,小編一定及時修改。傳播篆刻知識,弘揚傳統文化!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天天開心!
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