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歷史里面,南越國一直是中國的領土,秦始皇在位時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一個大統一的國家,然而秦始皇并不滿足當時的版圖,并以蒙恬為大將軍統領五十萬大軍進攻當時的百越地區,當時南夷人是非常難征服的,秦始皇當時也是花了7年的時間才擺平南夷的。
征服之后設立了三郡,秦始皇死后,政權崩坍,秦二世又是一個昏庸的皇帝,不僅害死了公子扶蘇,還間接害死了大將軍蒙恬,南海郡尉趙佗也是一個野心家,起兵造反吞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后建立了南越國。
漢文帝推翻秦二世的政權后,趙佗又向西漢俯首稱臣,到了第四位君主的時候,不甘心依附西漢,南越國內爆發內亂由當時的丞相殺死了當時的君主趙興,并立其兄長趙建德為新君主,與西漢對峙。
漢武帝時期,發動十萬大軍前來圍剿,最終滅亡,自持南越國93年的歷史就此終結,到了東漢光武帝時期又發動過一次叛亂,被當時的東漢將軍馬援給平定了。
漢武帝在消滅南越國的叛亂之后,將南越國領地設置了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實施直接統治。自此以后千年越南一直在中國的版圖之中,因此越南在當時也被成為了千年郡縣。
之后越南該名為安南,為什么改名呢?因為在隋唐時期越南一直叛亂并不安分,直到大唐政權的建立為了安定這個地方便取名為安南,到了唐玄宗時期在嶺南建立了安南都護府,統領安南。
雖然之后安史之亂的爆發,讓大唐領土從阿富汗一直撤退,到今天的甘肅一帶,領土喪失了將近一半,但是安南仍然牢牢掌控在中央統治之下。
到了唐朝末年,黃巢起義,當時安南的曲承裕也是一個野心家,趁機像某日王朝索要了節度使的身份,其實就是為了霸占整個安南地區,到了五代十國這個地區一個是安南節度使掌控的,最后到了吳權這里自立為王。
當時的中國石敬瑭(五代十國時期后晉開國皇帝)被契丹族壓得抬不起頭來,沒空理會安南地區,話說吳權稱王的時候心中還是有點怕的,便派了使者來到中原請求石敬瑭冊封,就跟當時冊封節度使一樣,石敬瑭都是一臉懵逼,心想我這邊還在跟著契丹周旋呢,你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便隨便打發了事了。
直到趙匡胤登基后,才有這個雄心統一中國,可是當時契丹直指北宋,打破了趙匡胤的計劃,只好把兵調遣回來先對付契丹,趙匡胤滅了南唐后不幸駕崩了,后來的宋朝就越來越不成氣候,一直被契丹壓著打。
到了宋太宗的時候,越南趁機名正言訓的獨立了,到了元朝的蒙古鐵騎震懾整個歐洲的時候,忽必烈對越南發動了三次進攻都無功而返,直到他去世都沒有收復回來。
直到明成祖也就是朱棣派兵收復了越南,并派兵駐扎在安南,設立了布政司,可以朱棣一死,黎氏將明軍趕出了越南,此后中國再也沒有直接管轄過安南地區了。
而在越南的歷史書上從不承認被中國統治過的地位,只是一直說他們叫趙朝,而且越南人也從不承認趙佗是他們國家的祖先,如果承認的話就說明古代南越國就是越南古代的地盤,這就跟韓國人非得說唐朝的高句麗國是他們的前身一樣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