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為您介紹了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其中一部分
這些作品不但大有來頭
而且每幅作品背后都有著傳奇般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和您繼續探尋這些
傳世名畫背后的傳奇故事
城市
文化范
洛神賦圖:甄妃與曹植的奈何情
中國古代的書畫名作中
要說最感人的一段描繪
那一定是曹植與洛神相逢
并與洛神無奈離別的這一段
中國古代的書畫名作中
要說最感人的一段描繪
那一定是曹植與洛神相逢
并與洛神無奈離別的這一段
畫中洛神已經在慢慢地離去
她依稀的回過頭來
凝望著遠處的曹植
是如此萬般無奈
帶有深重的哀怨的嘆惋
而曹植就靜靜地坐在那里
有一種“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的落寞
也算是“相見不如懷念”吧?
原文中主人公雖然對宓妃充滿愛戀
但最終卻不得不離去的故事情節
表現了曹植對現實生活的傷感與無奈
而顧愷之在這幅畫里卻將結局做了修改
最終就和國外的童話故事結尾一樣
最后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洛神賦圖》的結尾
主人公與宓妃有情人終成眷屬
曹植其實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悲劇人物,曹操的幾個兒子里,他是最有才華的,也是最能威脅曹丕太子地位的。所以他一直郁郁寡歡。
朱邈
書畫作品中的甄妃
有人說曹植是借著“洛神賦”的故事
去抒發自己對嫂子甄妃的情感
話說曹丕登上帝位之后
甄妃色衰失寵
最后慘死的狀態十分凄慘
而就在這一年一直愛慕甄妃的曹植
來到洛陽拜見自己的哥哥
曹丕將甄妃的遺物送給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
在坐船回家的途中
恍惚間他與甄妃洛水相遇
相傳這就是后來《洛神賦》中
主人公與洛神相遇的原型
也成就了這段中國古代的戀愛悲劇
城市
文化范
清明上河圖:宋代生活的大百科全書
說到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那一定是這十幅作品中最大的頭牌
這幅作品可以說對當時
民俗、社會狀態、城市建筑、政治背景
等等方面研究的一本大百科全書
這幅作品里有挖掘不盡的宋代社會生活的信息。
朱邈
這幅作品用筆兼工帶寫,設色淡雅
構圖采用的是鳥瞰式全景法
大到寂靜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墻
小到車船里的人物
小販攤位上的貨物
招牌上的文字
樣樣都描繪的極為精細
而且這其中還穿插著各種情節
讓觀眾看下來別有一番情趣
在這樣長的一幅長卷上
一共繪制了多少個人物?
每個人還如此的惟妙惟肖
有人用小米去一一比對人物
結果測算出了800多個人物
但是據說這個數據也不準確
網上有《清明上河圖》的完整高清版圖片
有機會您也不妨算一算
老郭
宋代的《清明上河圖》和《千里江山圖》都是在宋徽宗趙佶的年代出現的,他當政的這段時期是中國繪畫的一個巔峰年代。
宋代以前,山水畫只能做為人物的背景出現。并沒有形成一個單獨的畫科。由于宋代將山水畫單獨提出來,才會有《清明上河圖》和《千里江山圖》這樣的珍品佳作。
朱邈
就像“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都都可以從《清明上河圖》中
讀出不一樣的味道
例如有人就認為
《清明上河圖》表現的季節是夏季
因為畫中有人用扇子乘涼
個別的店面照片有“暑”的字樣
也有人說表現的是秋季
因為按照北宋汴梁的民俗資料
畫卷右側的10簍木炭驢子
是為了為冬季取暖做準備的
甚至有的專家認為
張擇端的這幅作品是
表現了宋代盛世下的一些危機
例如畫作中士兵的倦怠
百姓的疑似“稅負繁重”等等
當然這些解讀
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城市
文化范
韓熙載夜宴圖:打小報告 容易嗎?
如果有人要把您宴請賓朋的
一舉一動都畫下來
您會是怎樣的感受呢?
這幅《韓熙載夜宴圖》就是一幅
完整呈現韓熙載夜宴群朋的作品
這幅作品從琵琶演奏、觀舞
到 宴間休息、清吹和送客
那為什么話這樣一幅作品呢?
其實韓熙載是北方非常有才華的官員
后來投順了南唐
李煜繼位后對從北方來的官員
百般猜疑
分明就是一個被迫害妄想狂
自己紙醉金迷
唯恐下官醉生夢死
所以韓熙載就成了被懷疑對象
李煜就派畫院的畫師去觀察
并把韓熙載的夜宴過程畫下來
其實那個時候如果有個GO PRO
不是全都解決了嗎?
老郭
這幅作品說是“連環畫”,倒不如說是一場“投拍”
總之正是李煜這一次懷疑
造就了這樣一幅傳世佳作
城市
文化范
唐宮仕女圖:沒有美圖秀秀也無妨
宮樂圖
唐代是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
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
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
“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
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
《唐宮仕女圖》就展示著
“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眾生像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莫過于
《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
《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宮樂圖》
它們所表現的貴族婦女生活情調
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征
簪花仕女圖
搗練圖
虢國夫人游春圖
揮扇仕女圖
城市
文化范
漢宮春曉圖: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別猜
如果問現在的女孩子
如何讓自己最潮最炫
肯定會給你舉出一堆時尚網站
和 一批《潮流熱門志》
那古時候的美女們如何追逐時尚
讓自己走在時尚的最尖端呢?
看看《漢宮春曉圖》吧
這里沒有愛豆街拍
這里講的是古時候女人玩點兒什么
在這幅作品中表現了
妝扮、澆灌、折枝、插花
飼養、歌舞、彈唱、圍爐
下棋、讀書、斗草、對鏡
觀畫、圖像、戲嬰、送食、揮扇
古時候的女人可真會玩兒呀
說到這幅畫的作者
他可是大有來頭
那就是和沈周、文徵明、唐伯虎
并稱“明四家”的仇英
他早年可不是什么才子
僅僅是一個漆工
為一些有錢人的家里
畫一些建筑物上的彩繪
后來開始賣畫為生
后來仇英臨摹宋代的畫作幾乎可以亂真
終于找到造假的源頭了
哈哈!開個玩笑
總之當您見過仇英畫得《清明上河圖》
您就知道他的技法已經爐火純青了
仇英臨摹版《清明上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