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康復在歐美國家已經普及,而在國內是個相對陌生的概念。傳統意義上認為做完心臟手術的人適宜靜養,而現代科學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心康服務與肢體復健一樣,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健康生活。
關于心臟康復
心臟康復是對手術后的心臟進行保養。
除了運動還包括:
生活方式改變(包括戒煙限酒,飲食營養,體重與睡眠管理);
心臟與心理健康服務;
藥物使用和劑量調整;
生活質量評估和職業康復。
此外,心臟康復能夠調整身心狀態從而早日康復,并且能夠預防疾病復發,提高生活質量。
場景重現
人物背景:王先生,男,50歲煙齡25年,20支/日。高血壓 , 高血脂 , 工作壓力大。00年心臟病發作,確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同時植入3個支架。
06年植入2個支架期間未按康復中心建議改變生活習慣。12年初植入3個支架,8月植入1個支架,12年間總計植入了9個支架。
此時,王先生意識到自已沒有復發心臟病或SCD已是十分幸運。于是,他遵循心臟病科醫師的建議,積極主動地改善自已的生活方式,并且參加了心臟康復計劃。
01:改變生活方式
減肥
低脂飲食
戒煙
釋放壓力
02 運動療法:
使用動感單車、臂力器、跑步機、Octane健身器、美國賽樂彈力帶、啞鈴等鍛煉身體
運動時間由最初的40分鐘,逐漸增加到70分鐘。
靶心率為心臟病科醫師許可的最大預測心率的50%-70%,感知用力比值(RPE)11-13,范圍:6-20。RPE是指患者感覺完成動作的難度。11-13是指難度從很輕松到有點吃力。
每周運動3次后續在該計劃的指導下,自2012年起,王先生的心臟病再未復發過。目前他繼續遵循醫囑進行定期鍛煉,現已成功減肥,飲食合理健康,并且按醫囑服用藥物。醫生總結患者首次確診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AD)很幸運,因為50%以上的男性只有在心臟病發作或發生心源性猝死(SCD)時才得知自已患有CAD。此外,他具備了長期吸煙,高血壓高血脂,久坐不動且工作壓力大等風險因素,如果不改變生活方式,單靠支架維持健康很危險,所以心臟康復對于減緩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發展十分有幫助。